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7 毫秒
31.
目前,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但TACE术后患者的恢复与不良反应的控制是最主要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观察中成药痰热清注射液对TACE术后患者血液NK细胞、CD3^+、CD4^+、CD8^+、CD4^+/CD8^+、IL-2等免疫指标及术后副反应的前后对比,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TACE的辅助作用,包括机体免疫指标及体温变化,结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黄枇烟吸入对肺癌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去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黄枇烟吸入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顺铂组,每组10只。各组给药2周后,处死大鼠,取瘤称重,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HIF-1α、VEGF的表达,光镜观察病记录MVD。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枇烟吸入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顺铂组均能够抑制肿瘤生长,而以化疗药顺铂组作用最强,黄枇烟吸入高、低剂量组次之。各给药组均能抑制肿瘤血管HIF-1α、VEGF因子的表达以及降低MVD计数,以顺铂组作用最明显,黄枇烟吸入高、低剂量组次之。结论:黄枇烟吸入可抑制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其作用机制与下调HIF-1α、VEGF的表达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33.
胃癌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30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术后运用香砂六君子丸配合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化疗DF方案,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香砂六君子丸,均用药4个周期,每周期28天。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Karnofsky评分、骨髓抑制及免疫指标变化均有显着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香砂六君子丸配合化疗可有效控制胃癌术后的复发及全身播散。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超声(US)与CT对肝脓肿的诊断是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先行US检查后再作CT扫描,两者最短间隔30min,最后24h;4例仅作了平扫,13例作了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9例采用动态扫描。结果:14例经US或CT导引下穿刺激同吸及下实肝脓肿,3例经临床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恙CT随访证实肝脓肿;US确诊10例,疑诊2例,漏误诊5例;CT确诊14例,疑诊1例,误诊2例。结论:US与CT对肝脓肿的诊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复方土贝母制剂对MCF-7移植瘤抑制作用及对E-cad(E-钙粘蛋白)、Vimentin(波形蛋白)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雌性Balb/c裸鼠皮下接种造模后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和复方土贝母制剂低(0. 015 g/kg)、中(0. 030 g/kg)、高(0. 060 g/kg)剂量给药组。各给药组予不同浓度(0. 5、1. 0、2. 0 g/m L)复方土贝母制剂连续灌胃30 d,灌胃容积均为0. 6 m L/20 g,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所有小鼠第30天处死,测量各组瘤重、计算抑瘤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cad、Viment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复方土贝母制剂低、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13. 11%、38. 69%、42. 29%,中、高剂量给药组瘤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各剂量给药组瘤组织E-cad、Vimentin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复方土贝母制剂可抑制乳腺癌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E-cad表达、下调Viment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6.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首位,且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肺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与长期大量吸烟密切相关,同时与吸入污染的空气和含有致癌物质的烟尘有关,少部分患者因存在肺部慢性感染,支气管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致使癌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S)占肺癌总数的85%左右,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2]。对于晚期NSCLS,化疗为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但化疗毒副作用大,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毒性等。如何减轻化疗副反应,提高患者耐受性,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中药被广泛用于NSCLS的治疗,在减轻化疗副反应,提高近期疗效等方面,收到满意的效果[3-4]。为了给临床提供更多的借鉴,笔者自拟益气祛痰抗癌汤,用于治疗晚期NSCLS(气虚痰湿证)38例,临床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
叶兴涛  史国军  陆宁  董晶  施航  徐央波 《新中医》2021,53(13):131-13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对肝癌SMMC-7721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P70S6激酶(P70S6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人肝癌SMMC-7721细胞分为肝癌组及冬凌草甲素低、中、高剂量组(以下简称低、中、高剂量组)。肝癌组不作任何处理,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浓度为5、20、40μmol/L的冬凌草甲素溶液处理。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SMMC-7721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和PCR法分别检测各组SMMC-7721细胞中mTOR、P70S6K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肝癌组细胞呈现单层生长,互相堆积,形态为梭形并呈现继续生长;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形态逐渐发生改变,并随着药物浓度的提高,细胞数目减少,核缩严重并出现大面积凋亡。与肝癌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各时间点细胞抑制率均升高(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各时间点细胞抑制率均升高(P0.05);与中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各时间点细胞抑制率升高(P0.05);且中、高剂量组细胞抑制率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与肝癌组比较,中、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mTOR、P70S6K蛋白及mRNA表达均下降(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中、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mTOR、P70S6K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5);与中剂量比较,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mTOR、P70S6K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能够促进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抑制其活性,其减少mTOR/P70S6K信号通路活性可能与细胞凋亡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精液脱落细胞学在少、无精子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4例少精子症和994例无精子症不育者的精液脱落细胞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并对不育者的就诊年龄、婚育年限、睾丸体积及精液细胞观察类型和检出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细胞学检测采用瑞氏-姬姆萨染色,油镜观察。结果:不育者的就诊年龄、婚育年限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体积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1)。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间质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精子症患者的睾丸体积要明显小于少精子症组。精液细胞的异常脱落与精子浓度的多寡密切相关。精液细胞的检测,对评估睾丸功能损伤程度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发热为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埘于其治疗成败与否,特别是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常规的解决癌性发热的方法为应用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及激素,但因其各种副反应,临床上常影响进一步的治疗,并在某种程度上会加速病情的恶化。笔者在临床上运用中药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癌性发热患者42例,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陆宁  徐央波  施航  董晶  史国军 《西部医学》2019,50(5):53-54,65
总结洪善贻教授运用《丹溪心法》名方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副反应的经验。认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副反应为肝肾亏虚、气机郁滞之证,常夹湿、夹火、夹痰、夹瘀,治疗上以补益肝肾、理气解郁为主轴,兼顾夹症。运用"越鞠丸"虎潜丸"大补阴丸"二妙散"等加减治之。并强调对患者情志的调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