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7篇
外科学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5年发现了在睾丸中有能够抑制FSH(促卵泡成熟激素)分泌的抑制素(inhibin),经过分离和纯化成功获得抑制素-B(inhibin-B,INH-B)具有生物活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睾丸中的抑制素参与了垂体功能的调节,并在睾丸生精过程中通过旁分泌的方式调节支持细胞的功能[1],尤其INH-B与男性不育的病因学和组织学密切相关.本文就此综述.  相似文献   
2.
阮芳赋教授预言:21世纪是华人性学研究的第三高峰。如何缔造和实现性学研究的第三高峰,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提出管窥之见,供参考。任何研究都不能离开研究的目标和主体,而性学的研究"人"是研究的对象和主体,我们必须了解并根据主体的条件、内涵、关系、需求和可能性进行研究,且必须尽可能搞清楚主体(躯体)的功能与能力,以及客体(自然环境)的关系,才有可能接近客观和真实的客观规律。笔者基于人体生殖生理学和生殖病理学提出了性学研究进入微观世界的一条途径和6个方面的说明:1.人体两个性腺轴-下丘脑-垂体-睾丸轴;颌下腺-睾丸轴;2.睾丸间质细胞与支持细胞功能与性功能关系;3.睾丸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和生殖细胞凋亡;4.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殖健康的影响;5.支持细胞凋亡与支持细胞骨架脱落;6.精液中支持细胞凋亡与细胞骨架脱落的检查与分析等。从精液脱落细胞学和口腔颌下腺细胞学与激素水平结合关系,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结果,藉以作为评价睾丸生殖功能与性功能的指标。并提出中医中药是我们国家的瑰宝,有着丰富的养生之道,我们应该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严密科学设计,深入细致进行研究,挖掘这颗璀璨的明珠,为生殖健康与性健康服务,造福人类,创建世界"中医药(汉方)时代"性学研究的第三个高潮。  相似文献   
3.
4.
睾丸生精小管界膜和管周肌样细胞调控睾丸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子的发生除了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分泌的激素调节外,还受到睾丸组织本身分泌的一些因子的调控.旁分泌是指某种组织中的一种细胞产生的因子作用于同一组织中的另一种细胞,从而起到调节靶细胞的功能.睾丸内多种细胞分泌的因子是通过旁分泌起作用的,可对精子发生进行更精细的调控.《美国实验生物学会联合会杂志》(FASEB Journal) 2009年12月刊上,Michelle Welsh等研究证实睾酮作用于睾丸中的另一类细胞——管周肌样细胞(peritubularmyoid,PTM)上的受体(AR),调控支持细胞的功能,进而调节精子形成.本文就界膜和管周细胞与旁分泌以及激素对精子的调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小儿和青少年常见病,约18%~30%伴发睾丸炎,但实际可能超过这个数字[1].病毒除易侵犯腮腺,对生殖器官、神经组织和胰腺等也有侵犯,特别容易侵犯男孩的睾丸组织,引起病毒性睾丸炎,单侧受累约占2/3,双侧占1/5~1/3.30%的患者发生睾丸组织的广泛破坏和萎缩,生精功能发生不可逆的破坏[2].对于腮腺炎睾丸炎(parotiditis orchitis)生精细胞内包涵体的检出未见报道,笔者在临床生精细胞检测中,发现生精细胞被病毒感染后形成包涵体[3],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细胞病变效应和包涵体侵入细胞过程进行了介绍.对血管内皮细胞脂质体的形成,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内包涵体类型,精液中生精细胞内检出的6种包涵体类型和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由病毒感染对精子运动的影响和生精细胞凋亡与男性不育,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7.
曹兴午(1992)首次提出对精液中的生精细胞进行形态观察和分类[1],可作为分析睾丸生精功能的一项客观指标并在临床加以应用[2],从而建立了评价睾丸生精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睾丸微结石症(testicular microlithiasis,TM)是以睾丸内多发钙化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微结石症由Priebe等[1]于1970年首次报道.1987年Doherty等[2]首次描述了TM的声像图特征.虽然TM的预防及治疗目前尚鲜见报道,但TM的病因、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及超声表现,特别是与男性不育的相关性,已引起学者的重视,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常人发病率在8%~20%,在男性不育症患者可达39%.协和医院统计1310例男性不育症中VC为466例,占35.57%[1].柯明辉(2010)统计中日友好医院不育症2599例,有VC者703例,占27.05%.VC是慢性渐进性对睾丸生殖功能有损伤的疾病,每增长1岁精液异常危险性提高0.023倍(2.3/100倍),是非VC精液异常危险率的1.2倍[2].发生于左侧睾丸者约为70%~90%,虽然发生在单侧,但它是一种双侧睾丸损伤性疾病,还具有累积性损害的特征,长时间的VC会引起睾丸功能下降,出现睾丸生殖功能障碍[3].青少年患者应该尽早治疗[4].本文就VC精子形态学、精子和生精细胞凋亡检出率与VC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细胞死亡认识的概述 多细胞生物的发育及生存依赖于其细胞分裂增殖和死亡之间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发生胚胎发育异常、退行性疾病以及癌症等.所以在进化过程中,多细胞生物逐渐拥有了复杂而精密的调节机制维持这种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