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6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目的]观察仁术健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幽门螺杆菌(HP)及HP—cagA基因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择胎CAG伴Hp感染气虚热郁证的患者共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cagA阳性者53例;对照组43例,cagA阳性者29例。治疗组予仁术健胃颗粒1包,冲服,3次/d,对照组予胃复春4片,口服,3次/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征象、病理、Hp及Hp—cagA基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胃镜、病理有效率分别为91.8%、71.8%、65.9%,对照组分别为86.0%、55.8%、41.7%,治疗组胃镜、病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的根除率、有效率分别为36.5%(31/85)、77.6%(66/85),对照组为30.2%(13/43)、69.8%(30/43),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Hp—cagA基因阴转率(64.2%,34/53)高于对照组(41.4%,12/29),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仁术健胃颗粒对CAG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根除Hp,减轻、削弱Hp毒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2.
目的: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的ICAM-1,观察中药灌肠对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的作用机制及环节。方法:大鼠随机分为6个实验组,自由饮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水溶液诱导UC模型,以仙地液灌肠干预后,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的方法,以Actin为内参照半定量检测大鼠结肠黏膜及组织中ICAM-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经中药灌肠干预后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结肠黏膜及组织中的ICAM-1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中药灌肠可能通过下调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中的ICAM-1表达实现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3.
李先生从医生手中接过胃镜检查报告单,眉头顿时拧成了一个疙瘩。原来报告的诊断结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此前。他曾听不少人说萎缩性胃炎容易转成胃癌。正值中年的他,上有老,下有小。一想到那个可怕的字眼.又怎能不忧心忡忡呢?李先生这样的情况,想来也是其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所担心的。那么这萎缩性胃炎真的离癌就不远了吗?还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可阻止其发展呢?本期就请名中医单兆伟教授为大家介绍怎样阻止慢性萎缩行胃炎“变坏”。  相似文献   
164.
益气清热活血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5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悦  单兆伟 《中医杂志》2002,43(2):114-116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导师单兆伟教授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提出脾胃气虚是发病的病理基础,湿热阻络是病理的主要关键,益气健脾、清热除湿、活血通络是治疗的基本原则,并据此研制成治疗本病的中成药——清幽养胃胶囊。临床研究表明,清幽养胃胶囊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治疗组共治疗53例,临床治愈6例,显效18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治疗50例,临床治愈5例,显效13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66.04%,与对照组相近。6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3.33%,对照组复发率41.66%,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清幽养胃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不仅可直接杀灭细菌,而且能改善患者的胃痛、痞满、嗳气、食少、乏力、嘈杂、吞酸等症状,并能使患者胃粘膜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腺体萎缩、肠化、增生等病理状态好转。  相似文献   
165.
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AG)isthecommonandfrequentlyoccuringdiseaseofdigestivesystem.Sinceitiscloselyrelatedtothecarcinomaofthestomach,WHOplacedCAGontheprecancerousconditionsin1978andplacedtheintestinalmetaplasia(IM)anddysplasiaassociatedwithCAGo…  相似文献   
166.
目的 观察益气清热方对Ⅰ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裸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 将80只雄性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芩组、黄芪组、益气清热方组各20只,每日按分组要求以0.2ml/10g给生理盐水及药物灌胃,第14天各组予浓度108cfu/ml的Hp菌液灌胃,每鼠1.3ml,两周后处死,观察裸鼠体重、胃系数、Hp感染及胃黏膜组织病变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和益气清热方组裸鼠体重下降减少(P<0.05),黄芪组的胃系数降低(P<0.01).黄芩组、黄芪组及益气清热方组Hp感染率分别为45.00%、47.06%和35.29%,胃黏膜浅表性胃炎发生率分别为70.00%、58.82%和64.70%,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益气清热方在裸鼠体内对Ⅰ型Hp有一定的抑杀作用,并可减轻其感染后胃黏膜组织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7.
脾胃病的治疗以健运脾胃,升降气机为法则,方药选择多轻灵和缓,注重药物、饮食与精神疗法在脾胃病治疗中的联合应用。临证将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理论相结合,强调宏观与微观辨证互参。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68.
临床常见的免疫相关性胃肠病包括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大多病程迁延,或为终身性疾病。此类疾病以内伤为本,外邪引动为标,究其根本,总不脱离脾虚湿热。临证选方用药宜轻剂缓投,勿过于苦寒辛燥,忌峻剂剋伐,健脾化湿解毒为要,分期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169.
将75例胃镜病理证实的幽门弯曲菌惑染性胃病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以中药扶正祛邪和西药杀菌治疗,观察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及免疫学和幽门弯曲菌的变化,结果提示中药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5),两组的胃镜病理象、细菌抑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临床症状改善显著,病理好转率50%,幽门弯曲菌押杀有效率80%,阴转率30%。  相似文献   
170.
胆囊炎、胆石症是常见病、多发病,我院1982年8月至1991年9月10年间住院收治800例,多为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760例);有胆石症者504例,大多合并胆囊炎,其中少数因胆绞痛急发而就诊;另有部分患者合并慢性胃炎、胰腺炎。均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取得较好疗效,分型和治法如下。1 分型论治1.1 气滞证:右上腹疼痛,痛时走窜,连及后背或右肩,脘胀嗳气,口干口苦,多属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每因情志抑郁或恼怒而发,苔薄黄,脉弦,治当疏肝利胆,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共治27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