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5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104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213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410篇
内科学   253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100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121篇
综合类   1210篇
预防医学   34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30篇
  2篇
中国医学   481篇
肿瘤学   13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目的:研究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s,FDC)对T细胞活化、凋亡及受体表达的作用.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扁桃体FDC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将FDC或FDC培养上清与淋巴细胞共培养5天,收集培养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共培养后T细胞活化受体(CD38)、凋亡受体(CD95)及第二受体(CCR5、CXCR4)表达情况,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中TNF-α含量.结果:FDC和FDC培养上清能够显著增强CD4 T细胞表面活化标志CD38、第二受体CX-CR4的表达(P<0.05),并且能够显著抑制CD4 T淋巴细胞凋亡标志CD95的表达(P<0.05).FDC和FDC培养上清能够促进T淋巴细胞分泌TNF-α(P<0.05).结论:FDC可促进CD4 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第二受体CXCR4的表达,抑制CD4 T细胞的凋亡,并且能够促进T细胞分泌TNF-α.  相似文献   
992.
边缘区是用免疫组织化学与束路追踪相结合的方法,在大白鼠纹状体发现的一个新区,其间的P物质、脑啡肽等免疫反应神经终末的数量,比纹状体的其他部分多。本文用包埋前免疫电镜方法,研究了该区的P物质免疫反应神经终末的突触特点。发现4种主要的突触类型,最常见的是轴-树和轴-棘突触,几种由两个以上突触组成的复合型突触群也较常见,偶尔可见轴-轴突触。同时也观察到未标记的轴突终末与P物质样免疫反应树突形成突触。P物质样免疫反应轴突终未形成对称型和非对称型突触。非对称型突触、突触后小型树突以及突触构成的复杂性,证明该区的P物质样免疫反应神经终末的来源可能与纹状体其他部位不同,并且提示该区的功能与纹状体其他部分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993.
何首乌不同切制方法的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mb.的干燥块根。生品味甘、微苦 ,性平 ,具润肠通便、解毒消痈之功。制何首乌味甘涩 ,性微温 ,具补肝肾、益精血之功。关于何首乌的炮制方法 ,从古至今全国各地有许多种 [1] ,究竟何种炮制方法比较理想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已做了大量的研究报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发现了何首乌的饮片厚度及炮制方法对其在煎煮时溶出成分有很大的影响 ,为此 ,我们对何首乌饮片厚薄与炮制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 ,现将实验方法介绍如下。1 实验药品与仪器1 .1 实验药品 何首乌…  相似文献   
994.
克乳痛治疗实验性乳腺增生病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应用克乳痛中药复方制剂,对大鼠实验性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进行治疗。方法 用苯甲酸雌二醇复制乳腺增生症大鼠模型。制模中和制模后,分别用不同剂量克乳痛对照观察乳腺的组织学形态,乳腺上皮细胞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变化,并做核仁组成相关嗜银蛋白(AgNOR)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 中药克乳痛能抑制乳腺上皮增殖并通过降低大鼠乳腺组织ER,PR的含量。结论 中药克乳痛对实验性乳腺增生病有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已知纹状体边缘区内有密集的五羟色胺(5-HT)纤维及终末分布,在此认识的基础上观察5-HT2A 受体mRNA是否在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内表达,从基因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进一步证明大鼠纹状体边缘区能否合成5-HT2A受体。方法 用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研究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内5-HT2A 受体mRNA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原位杂交结果发现,5-HT2A受体 mRNA阳性杂交信号在纹状体内的分布不均匀,尾壳核内只有少量中等大小的阳性胞体,苍白球内也只有少量较大的阳性胞体,而在尾壳核和苍白球之间的边缘区部位则可见许多中等大小的梭形阳性神经元胞体,并呈现密集的带状分布。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观察到5-HT受体阳性神经元胞体在纹状体内的分布与原位杂交结果一致。结论 推测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内可以合成5-HT2A受体,具有接受和整合5-HT神经递质的功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氟永唑注射剂治疗深部真菌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在170例深部真菌病患者中作了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结果 试验组(T组)与对照组(C组)临床综合疗效痊俞率(50.9%和50.9%)、有效率(83.6%和89.1%)、致使菌株清除率(83.9%和89.1%)和不良反应发生率(8.9%和9.1%)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国产与进口氟康唑注射液都是安全、有效的抗真菌药  相似文献   
997.
以红花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13个播期处理,测定红花叶片生理特性、产量、活性成分含量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处理各指标间相关关系,以期探究播期对宁夏六盘山地区红花产量和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和春季提前播期种植对红花植株叶片光合参数、叶片SPAD、抗氧化酶活性、氮代谢酶活性、花丝产量、籽粒产量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等指标有显著影响。其中,11月中旬播种和3月下旬顶凌播种处理效果最佳,叶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增幅分别达44.9%、52.4%、15.9%、60.8%、10.3%、38.3%;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降低10.8%、4.1%、20.9%;红花光合生理特性的改善促进了其干物质累积和生殖生长,最终花丝和种子产量增幅分别达15.5%、11.7%,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山柰素分别提高17.9%、20.0%。可见,适期早播可促进宁夏六盘山区红花生长发育,并显著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有利于红花优质高效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998.
用WGA-HRP顺行和逆行追踪法研究了大鼠纹状体边缘区的传入投射。当WGA-HRP微电泳入纹状体边缘区时,逆行标记胞体见于黑质外侧部及背外侧区,包括脚周核、丘脑后板内核等;当WGA-HRP庄射于黑质外侧部及背外侧区时,纹状体边缘区中可见顺行标记纤维从腹侧向背侧走行,并可见许多终末终止于此。结果表明,黑质外侧部及背外侧区,包括脚周核及丘脑后板内核等投射到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可能和听觉、运动及边缘系统等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99.
激肽释放酶5及9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之一,至今缺乏有产的早期诊断方法,5年生存率仍较低,徘徊在25%-30%,严惩威胁妇女的健康,如何对卵巢恶性肿瘤做出早期诊断已成为国内外学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通过对上消化道出血患儿的胃镜、病理活检、Hp检测,观察其病理变化以及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4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胃镜检查、病理诊断和Hp检测。结果 儿童上消化道出血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胃窦炎最多见,病理检查以胃窦慢性浅表性胃炎明显高于胃粘膜慢性炎症,Hp检出率10岁以上明显高于10岁以下;病理炎症重组Hp检出率明显高于中、轻组。结论 儿童上消化道出血以十二指肠溃疡并胃窦炎多见,病理改变以胃窦慢性浅表性胃炎为主要表现,Hp感染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胃窦炎症越严重,Hp检出率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