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3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9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睾丸肿瘤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睾丸肿瘤是15~45岁青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几十年来,其全球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尤其在一些西方国家,发病率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1-4].在军队,由于青年男性占大多数,睾丸肿瘤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得多,我军每年至少有60~120例新发睾丸肿瘤病例,因此其又被称为"士兵癌".  相似文献   
32.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33例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将淋巴细胞大致分为“活跃的淋巴细胞”与“不活跃的淋巴细胞”两类,对它们各自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描述。认为胃癌组织内淋巴细胞的状态备例间差别较大,未分化型癌细胞间的淋巴细胞不活跃,而分化型癌细胞间的淋巴细胞浸润则比较活跃。观察到淋巴细胞与癌细胞间的3种接触方式,和淋巴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现象。对胃癌组织中淋巴细胞的类型和杀伤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3.
应用锡类散和甲氰咪胍治疗了25例经内窥镜确诊的活动性十二指肠球溃疡患者。分别在疗前及疗后3周取溃疡旁活检组织进行HE、AB(pH2.5)、PAS和AB(pH2.5)-PAS染色。根据形态学特点,将其分为肠型、胃型及过渡型上皮。并测量游离腔面细胞密度及长度百分比。结果:溃疡愈合早期(3周),杯状细胞的恢复主要出现在溃疡旁上皮;可见到较多移行上皮。两组形态学变化无明显差异。根据内窥镜观察,溃疡愈合后仍有胃型粘膜及移行上皮存在。在大多数肠绒毛还可发现胃化生粘膜。并对上述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阿片类药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有效,但其疗效不甚满意,而且全身或中枢给药所致的潜在毒性反应导致患者的治疗顺应性明显降低.针对外周阿片受体的研究旨在探求有效的局部给药途径、减轻治疗相关副作用.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了解不同损伤条件下外周神经阿片受体不同亚型的表达情况、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提高外周阿片受体表达以及研制并采用不同选择性外周受体激动剂,对疗效进行判断和改进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价盐酸替利定口服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方法,以盐酸吗啡片为对照药。144例手术后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73例)口服替利定1支和安慰剂1片;对照组(71例):安慰剂1支和吗啡1片。58例癌性疼痛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26例)口服替利定每天2支×4次,同时口服安慰剂;对照组(32例)口服吗啡每天2片×4次,同时口服安慰剂,疗程均5天。以疼痛强度差(PID)作为镇痛效果主要疗效判定指标。结果术后与癌性的疼痛患者,试验组与对照组PID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结论替利定可治疗各种手术后引起的急性中重度疼痛和慢性癌性疼痛,与吗啡相似,是一种强效、安全的镇痛药。  相似文献   
36.
4.老年癌痛的处理 4.1原则 尽管老年人接受镇痛药物治疗可能有很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但这也不能作为疼痛治疗不足的借口。镇痛药物的使用需要更加慎重、规范。下面归纳了美国老年病协会1997年和2002年推荐的治疗慢性疼痛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7.
多种原因导致癌症患者肝功损害 癌症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比较常见,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 (1)癌症患者常因化疗、放疗而造成药物性或放射性的肝损伤; (2)肝脏血流丰富,是不少肿瘤(如结直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转移灶的寄居地,常存在影像学提示的肝转移灶,或虽无影像学证据但高度怀疑存在隐形癌细胞微小转移灶;  相似文献   
38.
在我国,结直肠癌近几年已由较少见的癌症窜升至发病率为第四位的常见癌,在一些大城市,已经成为值得全民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国际抗癌联盟第21届世界癌症大会的主题是"预防可以预防的肿瘤"从2000年起,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2月4日定为世界抗癌日,今年的主题是"癌症同样可以预防"。与此一脉相承的是,刚刚在深圳召  相似文献   
39.
"三阶梯止痛原则"是19186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在世界范围雅广的癌痛治疗规范的一个通俗说法,主要是为了开展止痛教育的方便易懂。1990年我国卫生部组织编写《癌症病人三阶梯止痛疗法的指导原则》一书,将"三阶梯止痛"介绍到我国。其主要内容是:按疼痛的不同程度"阶梯"选择治疗药物、尽量口服给药、按时给药、根据病情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及时处理副作用。  相似文献   
40.
本期刊发的《面对死亡,医生如何选择》是编译于外科医生肯?穆尤睿(Ken Murray)2011年11月23日发表在一英文网站上的文章,文章的编译者是陆军总医院在读研究生高伟健医生.一个未到而立之年的年轻人能够关注"面对死亡,医生如何选择",本身就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然,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因为作为一个对医学的本源和自己从事的职业有正确认知的医生,无论年纪长幼,都应该对自己必然要面对的死亡有一个现实的考量,否则,如何帮助患者理性地认知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