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背景:严重肢体骨折常合并有腹部创伤,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保障。损伤控制骨科理论(DCO)符合严重肢体骨折合并腹部创伤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正确地应用DCO理论是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关键。目的:探讨DCO理论在严重肢体骨折合并腹部创伤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8例严重肢体骨折合并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骨折情况:单纯四肢骨折20例,骨盆骨折6例,骨盆合并四肢骨折4例,脊柱骨折4例,脊柱合并四肢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21例,开放性骨折17例。腹部损伤情况:脾破裂20例,肝破裂8例,肝脾破裂5例,肠破裂3例,肝破裂+肠破裂1例,肝破裂+肾破裂1例。损伤严重度(ISS)评分平均39.3分。结果:本组38例患者经DCO理论救治后死亡2例,36例患者病情稳定后行骨折确定性手术,实施确定性手术的时间为6~62 d,平均12.5 d。其中12例发生各种并发症。除2例死亡、4例失随访外,其余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25个月,平均15.4个月。其中28例骨折正常愈合,愈合时间为12~25周,平均21.2周;3例骨折出现延迟愈合,经石膏外固定后愈合,总愈合时间为10~12个月;1例骨折术后10个月发现骨不连,经二期手术并植骨后愈合。所有随访者均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结论:DCO理论符合严重肢体骨折合并腹部创伤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尽早进行针对性的损伤控制手术和ICU复苏是实施DCO的关键,可提高严重此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62.
研究表明外源性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对脑缺血损伤时的神经元有保护作用,但关于内源性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神经元保护作用目前机制不清。鉴于此,实验以正常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高表达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和采用RNAi技术沉默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作用于缺血神经元,观察不同条件培养基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结果验证RNAi靶向沉默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可促进神经元凋亡,氧糖剥夺预处理可上调星形胶质细胞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能明显降低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了解Rad18敲除雄小鼠生殖细胞的变化。[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6、12月龄Rad18-/-雄小鼠生精小管生殖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TRA98的表达及分布,并与野生(WT)雄小鼠比较;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Rad18在1周龄WT雄小鼠生精小管未分化精原细胞中的表达。[结果]缺失TRA98标记的早期精原细胞的生精小管比例在12月龄Rad18-/-和WT雄小鼠中分别为39.50%和2.7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Rad18-/-退化生精小管中保留正常的Sertoli细胞,其附睾中未见TRA98阳性的生殖细胞,且精子形态正常;1周龄WT小鼠睾丸未分化精原细胞中有Rad18蛋白表达。[结论]Rad18可能对精原干细胞有维持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 (1)探讨在单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手术中植骨重建椎间高度的重要性;(2)比较单纯颈椎间盘摘除术(ACD)、自体取髂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ABG)、钛合金Cage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TTC)3种术式之间的差异。方法 对154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前3组病人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TTC组在住院观察指标、颈部症候群(术后6、12个月)、脊髓型术后日常活动功能评分(Odom)标准(术后6、12个月)及影像学指标(术后6个月)方面明显优于ACD、ABG组(P<0.05)。结论 (1)TIC、ABG对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优于ACD;(2)TTC病人术后改善优于ACD、ABG,可代替后二者,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6.
血细胞分析仪形态学复检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7.
应用VentroFix前路重建腰骶段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经前路切除腰骶段病变,植骨后,行下腰椎到骶1,2的VentroFix内固定,评价腰骶段稳定性. 方法:对接受手术的6例患者术前、术后的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 结果:6例患者经过平均18 mo的随访,内固定无松动、变形,植骨融合腰骶段稳定性良好. 结论:对一些必须前路行腰骶段病变切除的患者,可以在可靠植骨后,行下腰椎到骶骨1,2的VentroFix内固定.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介绍纵劈形断掌的损伤特点及再植要点。方法 采用血管移植再植季5例纵劈形断掌,术中局部及术后全身应用神经生长因子,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5例断掌再植全部成功,再植手掌的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果 血管彻底清创及高质量血管移植重建循环是纵劈形断掌再植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9.
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总结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体会,探讨皮瓣血供特点及扩大皮瓣面积的方法。方法:对26例应用该皮瓣修复小腿骨折后骨外露并感染,骨不连,胫前皮肤溃疡长期不愈。踝关节开放骨折脱位并肌腱外露。足跟皮肤缺损跟腱断裂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2例远端边缘少许表皮坏死,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感染无复发;骨折愈合;外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该皮瓣不伤及重要血管,血供可靠,是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尤适用于小腿主要血管损伤时。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ORION颈前路锁定型钢板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8例颈椎病或颈椎损伤的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用ORION钢板固定。结果 48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所有病例植骨均完全愈合,无一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ORION钢板操作简单,安全,应用于颈前路手术可以提高植骨愈合率,维持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