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1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217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2篇
  2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31.
目的观察VAD方案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蛋白C、蛋白S活性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就诊的10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VAD治疗组(56例)和T-VAD治疗组(52例)两组。分别给予VAD化疗方案及T-VAD方案治疗,检测两组的蛋白C和蛋白S活性变化,观察血栓发病情况。结果 2个治疗组均导致蛋白C和蛋白S活性降低,治疗后6月T-VAD组比VAD治疗组降低更明显,T-VAD组治疗后6个月发生静脉血栓率约为VAD治疗组的3倍。结论 VAD化疗方案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如联合沙利度胺蛋白C和蛋白S活性降低,静脉血栓发病率升高,蛋白C、蛋白S活性检测可作为应用抗凝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2.
133.
目的:通过miR-let-7-Imp轴探讨五子衍宗方(WZ)对老龄大鼠精原干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18月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老龄模型组,WZ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另以10只2月龄大鼠作为青年组。WZ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药0. 4,0. 8,1. 6 g·kg~(-1),青年组、老龄模型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每周停药2 d,持续给药4个月。末次给药后麻醉处死大鼠,快速取出睾丸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iR-let-7,Imp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睾丸精原干细胞增殖相关信号通路磷酸化(p)-两面神激酶2(JAK2)/JAK2,p-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STAT3蛋白的表达与定位,免疫荧光检测精原干细胞数量及增殖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青年组比较,老龄模型组miR-let-7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 01),Imp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1),而给予WZ干预后,miR-let-7 mRNA水平明显降低(P 0. 05,P 0. 01),Imp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 05); 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精原干细胞增殖相关信号通路蛋白p-JAK2,p-STAT3表达降低(P 0. 01),WZ处理后,p-JAK2,p-STAT3表达明显增多(P 0. 05,P 0. 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青年组比较,老龄模型组中精原干细胞数量减少,PCNA表达下降,WZ处理后,精原干细胞数量增多,PCNA表达上调; HE结果也显示,WZ能够明显改善自然衰老所致的睾丸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结论:WZ能够促进老龄大鼠精原干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睾丸内miR-let-7-Imp轴有关。  相似文献   
134.
目的:通过电生理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和动物行为学实验观察芫花对热敏通道瞬时变体电位香草素受体1(TRPV1)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电生理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不同浓度中药芫花的75%乙醇提取物对瞬染人源TRPV1的HEK293细胞(h TRPV1/HEK293细胞)诱导产生的跨膜电流,运用TRPV1特异性拮抗剂辣椒平,观察其是否可以抑制中药芫花诱导产生的跨膜电流;行为学检测使用雄性C57BL/6小鼠30只,将其分为空白组6只,芫花高剂量组6只,芫花中剂量组6只和芫花低剂量组6只,布洛芬组6只。芫花治疗组以低、中、高(0. 195,0. 39,0. 78 g·kg~(-1)·d~(-1)) 3个剂量进行灌胃,1 h后,观察在(0±2)℃冷板和(55±1)℃热板中小鼠冷痛、热痛行为潜伏期的变化。结果:全细胞膜片钳实验显示在h TRPV1/HEK293细胞上芫花75%乙醇提取物可以激活TRPV1通道产生明显的跨膜电流,该跨膜电流与TRPV1激动剂辣椒素诱发的电流在电流密度和电流-电压关系各方面均类似;量效实验显示,与细胞外液对比,10 g·L~(-1)芫花醇提物能够激活h TRPV1/HEK293细胞诱导其产生明显的跨膜电流(P 0. 01)。10 g·L~(-1)芫花醇提物产生的跨膜电流 3 g·L~(-1)(P 0. 01)。TRPV1特异性拮抗剂辣椒平可以完全抑制10 g·L~(-1)芫花醇提物诱导产生的跨膜电流;小鼠冷热板实验中,芫花延长小鼠的冷痛和热痛行为潜伏期,与剂量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冷板实验中,与空白组小鼠比较,芫花中剂量组小鼠冷痛行为潜伏期延长(P 0. 01),与空白组比较,芫花高剂量组冷痛时间也显著延长(P 0. 01),布洛芬组小鼠冷痛行为潜伏期较空白组延长(P 0. 01)。在热板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芫花高剂量组热痛行为潜伏期显著延长(P 0. 01),布洛芬组的热痛行为潜伏期明显延长(P 0. 05)。结论:芫花的75%乙醇提物中含有TRPV1的激动剂,芫花所具备的温性、止痛和抗炎功效可能是热敏通道TRPV1活化后产生的系列效应。  相似文献   
135.
刘鹏  姚雷  王雪松  刘珍  安康 《重庆医学》2021,50(3):482-485
目的 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PKE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拟实施前列腺手术治疗的120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TPKEP组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TPKRP)组,各60例.比较两组手术过程指标、手术前后尿动力学参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尿失禁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24 h血红蛋白(Hb)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KEP组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均低于TPK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PVR)、IP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Qmax升高,PVR、IPSS降低(P<0.05).术后7 d TPKEP组尿失禁发生率高于TPKRP组(33.33%vs.11.67%,P<0.05).术后2周及术后3个月两组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KEP治疗BPH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6.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羚羊清肺散中绿原酸、栀子苷、芍药苷和甘草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HPLC法,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327 nm(绿原酸),237 nm(栀子苷、芍药苷、甘草苷)。结果:绿原酸、栀子苷、芍药苷和甘草苷4种成分进样量分别在1.579~78.96μg(r=0.999 8),1.261~63.04μg(r=1),0.364~18.2μg(r=0.999 9),0.329 6~16.48μg(r=0.999 9)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97.6%,97.1%和99.8%,RSD分别为1.0%,0.7%,1.2%和1.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羚羊清肺散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且资料完整的238例L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放疗联合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检测并记录患者在进行放化疗综合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影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单、多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3.4个月,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6.5%、31.2%、15.3%。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等,而≥3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34.7%,≥3级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为19.4%,有临床症状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9.7%,≥2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33.8%。患者的年龄、是否吸烟、PS评分与疗效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家族史等与疗效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为年龄、性别、吸烟、家族史、功能状态评分(PS)等,〈60岁、不吸烟、PS评分在0~1分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60岁、吸烟、PS评分≥2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患者的年龄、是否吸烟和PS评分均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S评分和是否吸烟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的因素。结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LSCLC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效果显著。PS评分和是否吸烟为影响L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38.
方咏  郎世平  殷新  刘珍银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657-4658
目的:观察过敏煎加减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男性免疫不育症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过敏煎加减治疗;对照组32例,予以强的松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78.26%,对照组65.2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过敏煎加减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具有较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查吴茱萸汤减轻福尔马林诱导的内脏痛模型小鼠的疼痛作用机制。方法 4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吴茱萸汤低剂量组、吴茱萸汤中剂量组和吴茱萸汤高剂量组。吴茱萸汤各剂量组分别灌以吴茱萸汤水煎液[3.12、6.24、12.48 g/(kg·d)],共4天。第4天,吴茱萸汤各剂量组灌胃后2小时,以瞬时感受器电位锚蛋白-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nkyrin 1,TRPA1)激动剂10%福尔马林,10μL/只灌肠,在福尔马林诱导的急性内脏痛模型小鼠上,观察吴茱萸汤干预后的疼痛行为变化和运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吴茱萸汤干预后的小鼠结肠组织中TRPA1的表达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吴茱萸汤各剂量组干预均可使小鼠结肠中肌层、黏膜层坏死减轻,炎性浸润减少,受损的隐窝修复;行为学实验观察吴茱萸汤高、中、低剂量预处理4天后与模型组对比,小鼠疼痛行为频次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实验,吴茱萸汤高、中、低剂量预处理后,与模型组对比,肌层的TRPA1阳性表达明显下调(P0.05);蛋白条带密度分析提示,吴茱萸汤高、中剂量预处理后能使小鼠结肠组织中TRPA1表达下调,与模型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热敏通道TRPA1是吴茱萸汤发挥止痛作用,尤其是缓解内脏痛的重要靶点。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调查青岛市介入放射诊疗资源及防护用品和个人剂量计佩戴情况,为加强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辐射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对全市范围内所有开展介入放射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汇总分析,数据统计时间为2020年4月1日—2021年3月31日。结果 青岛市共有31家医疗机构开展了放射介入诊疗。其中三级医院23家(74.20%),二级医院8家(25.80%)。全市共有介入放射诊疗设备88台,89.77%的设备位于三级医院。介入诊疗专业人员921人,其中三级医院865人(93.92%),二级医院56人(6.08%)。平均每年每千人口介入诊疗人次为5.72。个人防护用品配置率最高的为铅橡胶围裙(铅衣)、铅橡胶帽子和铅橡胶颈套,配置率均为100%。介入防护手套配置率最低,仅为51.61%。辅助防护用品配置平均每台设备均不足1件。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双剂量计的佩戴率84.36%。结论 青岛市开展介入放射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以三级医院为主。配备的个人防护用品最多的是铅橡胶围裙、铅橡胶帽子和铅橡胶颈套,介入铅防护手套以及辅助防护设施和双剂量计的配置率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