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评价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应用。方法使用HD-2OO1A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C12)联合检测2007年2月至2010年2月消化科住院患者393例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恶性肿瘤组和良性疾病组C12单个肿瘤标志物阳性率分别为67.44%和30.68%,肿瘤组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P〈0.01)。肿瘤组敏感度较高的前四项组合为:肝癌组CA19-9、AFP、CA125、CEA;结直肠癌组、胃癌组、胰腺癌和胆管癌/胆囊癌、小肠癌CEA、CA19-9、CA242和CA125;食管癌CEA、CA125、CA153、FER。而肿瘤标志物在良性疾病的表达:急性胰腺炎组CA19-9(53.66%);胃十二指肠溃疡组CEA(40.91%);胆囊炎组CA19-9(57.89%);肝硬化组CA125(87.5%)。结论运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多肿瘤标志物可以明显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度,可作为肿瘤诊断及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等辅助检查。同时,多肿瘤标志物在消化道良性疾病也有表达,提示是否可作为疾病发展进程的监测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2.
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2000年至2007年胃镜检查确诊的110例胃息肉患者(胃息肉组)和273例慢性胃炎患者(慢性胃炎组)分别进行Hp感染检测.同时对110例胃息肉患者不同部位的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胃息肉组的Hp感染率为10.9%,慢性胃炎组为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体部分别与胃底贲门、胃窦部比较,Hp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胃底贲门与胃窦部比较,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与胃息肉发生相关性不明显,Hp感染不是息肉发生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星形细胞瘤和髓母细胞瘤患儿血清IL-6、IL-8和MIP-1α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Luminex 200多功能液相芯片分析仪检测54例健康儿童和55例星形细胞瘤、46例髓母细胞瘤患儿血清IL-6、IL-8和MIP-1α浓度.结果 两肿瘤组血清IL-6、IL-8、MIP-1α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而且星形细胞瘤组IL-6水平显著高于髓母细胞瘤组(P<0.01),两组患儿血清中三种细胞因子浓度两两正相关(均P<0.01).男、女患儿间比较,星形细胞瘤组只有IL-6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母细胞瘤组IL-6、MIP-1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IL-6、IL-8和MIP-1α浓度变化与儿童恶性脑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三种因子彼此间协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患者血清作为流式荧光免疫法检测肿瘤标志物室内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日常工作中检测出的异常患者血清,选取其中4个样本(包含9个检测项目的高值、低值)作为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实验室自制质控品.在Luminex-200流式点阵分析仪上同时测定实验室自制质控品和透景原厂质控品的9项肿瘤标志物,计算批内变异系数和批间变异系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室自制质控品各项指标的批内变异系数(除外β-HCG、Free PSA、Total PSA三项)<10%,批间变异系数(除外β-HCG、Free PSA两项)<15%.结论 患者血清可以满足Luminex-200测定肿瘤标志物室内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Provisional支架术中分支开口严重受累的病例续行球囊扩张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常规行Provisional支架术,分支受累开口狭窄≥50%且血流TIMI 3级患者194例,其中115例采用单纯球囊行分支扩张术,为球囊扩张组(BD组),79例采用分支导丝保护技术未行分支扩张术,为对照组(C组)?主要研究终点为术后9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再次靶血管重建,次要终点为9个月血管造影主支血管再狭窄率和分支TIMI血流分级?结果:BD组与C组的MACE分别为15例(13.0%)和7例(8.9%),主支血管再狭窄分别为12例(10.4%)和5例(6.3%),两组间MACE差异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的分支血流TIMI 3级比例为96.2%,显著高于BD组87.8%(P < 0.05)?结论:Provisional支架术中分支开口严重受累病例,如果血流良好,行分支球囊扩张术并不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06.
近20年来,笔者在《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基础上进行反复研究,结合临床经验,将具有活血、溶栓、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涤痰、益气、补肝肾的中草药与之有机地结合,自拟回春汤治疗中风偏瘫患者数百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冠脉成形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研究术后CRP浓度与远期临床疗效的联系。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47例,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PTCA术前、术后48h及术后1周血清CRP,并随访9个月内临床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之间血清CRP值,另25例冠脉造影(CAG)术前、术后48h的血清CRP作为对照。结果:PTCA术后48hCRP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而术后1周CRP值和术前无差异。CAG术前、术后的CRP无显著变化。随访期间有13例患者诊断为临床再狭窄,其术后48hCRP较非再狭窄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PTCA术后48h血清CRP较术前显著增高,与PTCA术后远期临床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8.
结肠憩室伴憩室炎的双对比造影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对比造影对结肠憩室伴憩室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双对比造影共明确诊断结肠憩室10例,伴有憩室炎6例。结果 位于盲肠、升结肠憩室4例,位于升结肠、全横结肠、降结肠2例,位于左半横结肠及降结肠上段2例,位于升结肠1例,位于盲肠1例,憩室直径为2~20mm,数目单发2例,多发8例,10例结肠憩室中有6例伴有憩室炎。对其中2例憩室内钡剂排空进行观察。结论 双对比造影在显示结肠憩室的位置、形态、大小及有无炎症上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9.
不同的梗死相关血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梗死相关血管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2组,A组76例为右冠状动脉(RCA)闭塞,B组24例为左回旋支冠状动脉(LCX)闭塞,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电图ST段抬高STⅢ>STⅡA组显著高于B组(P<0.05);ST段抬高STⅢ0.1mVA组显著高于B组(P<0.05);合并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病变的患者数在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患者中显著多于无胸前导联ST段压低患者(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A组显著低于B组[(51±14)%vs(57±10)%,P<0.05];合并右室心肌梗死A组显著高于B组(P<0.05);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住院死亡率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Ⅲ、Ⅱ及V4R导联ST段变化能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提示LAD病变,RCA闭塞所致下壁心肌梗死LVEF低于LCX闭塞者,但临床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0.
矽肺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和-DQB1·基因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我国北方汉族人矽肺的易感性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DQB1*位点等位基因多态的相关性。方法 用序列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方法,分析48名汉族矽肺患者及100名汉族无血缘关系对照者(均为有过14年以上接尘史的井下凿岩工)HLA-DRB1*、DQB1*位点的基因频率分布,以相对危险度(RR)代表相关程度。结果 在矽肺患者组中,DRB1*1401、DQB1*05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61,P=0.0066,RR=17.40;χ^2=10.70,P=0.0011,RR=3.81);而DRB1*09的等位基因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5.70,P=0.0187,RR=0.21);其他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LA-DRB1*1401、DQB1*05可能与矽肺的易感性有关,而DRB1*09则可能与机体抗矽肺的保护性有关。HLA-DR位点与机体易感及保护的双重作用有关,等位基因之间的共同作用可能是影响矽肺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