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322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99篇
  1篇
中国医学   136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 对73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口服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C肽的变化.结果 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C肽治疗后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有效控制患者餐后高血糖.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利用MR扩散加权成像监测CO中毒家兔模型急性期脑组织ADC值的变化并与病理对照,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对CO中毒急性期诊断的价值并尝试寻找一种能预测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指标。方法通过静吸法建立家兔CO中毒模型15只,成功13只。行磁共振功能成像(本文主要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动态观察家兔中毒后1h、第3天、第5天、第7天的脑部损伤情况,动态测量兔脑皮层的ADC值,并结合病理结果分别与中毒前ADC值相对照。与此同时,连续观察染毒家兔临床表现60d,并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两组,即出现迟发性脑病组和未出现迟发性脑病组。结果所有染毒成功家兔在染毒后1h兔脑皮层均出现ADC值不同程度下降,平均ADC值与染毒前对照差别有显著性(P〈0.05),部分出现了异常信号;未出现迟发性脑病的家兔组各时间点脑皮层ADC值与染毒前对照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出现迟发性脑病的家兔组染毒后1h脑皮层ADC值与染毒前对照差异有显著性(P〈O.05)。病理表现与影像学表现一致。结论ADC值对评价急性CO中毒的程度具有重要价值,并且可以初步预测CO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NF-κB活化阻断剂是否对盲肠结扎穿刺所致豚鼠急性肺损伤具有防治作用,探讨NF-κB活化阻断剂防治肠源性肺损伤的机制。方法用盲肠结扎穿刺(CLP)法建立豚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同时经口给予布洛芬167mg/kg和肌内注射维生素E174mg/kg预防和治疗,结合动脉血气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肺湿重/下重比值(W/D)及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肺组织NF-κB的活化。结果CLP组动物在6h后开始缓慢出现症状,呼吸急促100~110次/min(正常呼吸80~95次/min),蜷缩,对外界刺激敏感;16h有少量泡沫状分泌物由鼻腔溢出,呼吸变得窘迫,倦怠,卧伏,不喜活动;24h呼吸窘迫十分显著,泡沫状分泌物(带血性)由鼻腔溢出明显增多,呼吸频率为100-140次/min;CLP24h内死亡率可达10%,24-40h死亡数可达30%,40~56h死亡数可达80%。动脉血氧分压(PaO2)在12h开始明显下降,24h以后有恶化趋势,PaO2持续低于10kP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从12h开始降低,24h明显降低。术后24h已经表现出急性肺损伤。肺组织NF-κB表达活跃。动物于2d左右出现大量死亡;给药组动物治疗和预防症状有缓解,预防组的最终死亡率为40%,治疗组为60%,肺组织NF-κB表达程度均较模型组低。结论在肺损伤早期联合应用NF-κB活化阻断剂进行预防,有助于提高ALI的存活率,能减缓肠源性肺损伤的发生和进展,减轻急性肺损伤症状,进而发挥阻止病程向多器官功能衰竭发展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54.
"戴阳"辨析     
在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专业术语的规范越来越显得重要,而目前中医界对戴阳的认识,尚无确切的定义。如《中华医学大辞典》认为戴阳是“阳气上越而面赤也。《中医大辞典》则认为戴阳有两个含义:“戴阳,证名。指以面颧色淡红如妆,游移不定为特征,下真寒而上假热的危重病证。多因下元虚衰,真阳浮越所致……参之阴盛格阳条。亦可由阳气怫郁在表所致”。七版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则把戴阳等同于阴盛格阳,虚阳浮越,并把戴阳当作一个具体的证候:“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是因久病肾阳虚衰,阴寒内盛,阴盛格阳,虚阳上越所致,属病重”。  相似文献   
55.
①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EB病毒(EBV)感染与Bcl-2基因表达间的关系,分析Bcl-2在与EBV相关胃癌发生中的作 用。②方法 经EBNA1PCR检测为EBV阳性的胃癌组织标本14例,同时随机抽取EBV阴性胃癌病例19例,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 Bcl-2蛋白表达,对其结果进行定性分析。③结果 EBV阳性和阴性胃癌组织中Bcl-2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28.6%和26.3%,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 胃癌组织中EBV感染与Bcl-2基因的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56.
抗肺癌免疫核糖核酸治疗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抗肺癌免疫核糖核酸的疗效,了解免疫疗法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对难以实施放疗、化疗或手术治疗后的肺癌患者给予抗肺癌免疫核糖核酸肌肉注射,2mg/d,隔日1次,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患者的症状减轻,病灶及转移灶缩小,病情有所控制.结论肺癌患者单用或与手术治疗同用抗肺癌免疫核糖核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7.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种具有控制增生和分化等生物过程的自分泌或旁分泌生长因子。TGF-β及其受体、细胞内下游信号转导分子的突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研究TGF-β的不同成员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有助于深入了解它们的来源和作用机制。我们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TGF-β1和TGF-β2在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为研究TGF-β在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单纯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伴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前后前房角的改变。方法单纯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16例(25眼)。术前术后常规做视力、裂隙灯显微镜、非接触眼压计检查、前房深度检查及Goldmann前房角镜检查。随访3~18月。结果前房角镜检查:16例(25眼)术前前房角关闭粘连<1/4圆周者4眼,1/4~1/2圆周者7眼,3/4圆周者5眼,>3/4圆周者9眼。术后前房角均有增宽,前房角关闭及周边虹膜前粘连范围减小,部分患眼前房角重新开放,其中前房角全部开放12眼,仍存1/4~1/2圆周前房角粘连4眼,小于1/4圆周前房角粘连9眼。随访3~18月未见前房角关闭粘连范围扩大。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前房深度增加,眼压正常。结论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术后前房角增宽或开放,原关闭粘连范围减小,眼压正常,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9.
肺癌外科治疗210例的远期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肺癌切除术后患者远期疗效的因素。方法对1987年1月~1999年12月间210例接受肺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9个可能对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全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37.4%,5年生存率为30.1%,10年生存率为23.5%。单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中T和N的不同分期、肺癌组织学类型、手术方式和手术性质对手术后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中T和N的不同分期和手术性质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N2-3期肺癌患者手术后死亡的危险比(hazard ratio)是N0-1者的2.42倍(P=0.0001),T24期肺癌患者术后死亡危险比是T1者的3.50倍(P=0.0330),接受姑息性手术的患者术后死亡危险比是根治性切除者的1.77倍(P=0.0224)。结论p-TNM分期中T和N的不同分期和手术性质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要提高肺癌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早期手术治疗是关键,同时手术中必须彻底清扫淋巴结,避免非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60.
近年高龄肺癌患者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 ,而外科手术仍是肺癌有效的治疗手段。我院自 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手术治疗 70岁以上高危肺癌患者 75例 ,现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体会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中男 6 6例 ,女 9例。年龄 70~ 81岁 ,无症状体检发现者 6例 ,有症状者 6 9例。主要表现咳嗽 2 9例 ,咳嗽痰中带血 39例 ,胸痛 2 5例 ,伴发热 13例 ,声嘶 2例 ,肺外症状有杵状指 (趾 ) 2例 ,骨关节痛 1例。术前 5 7例 (76 .0 % )有长期吸烟史 (>4 0 0支 /年 ) ,32例痰脱落细胞检查中 2 2例阳性 (86 .1% ) ,36例作纤维支气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