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白质高信号(WMH)负荷及分布特征的关系。 方法2013—2015年,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招募年龄匹配的T2DM患者40例,健康对照者20例(健康对照组)。T2DM患者中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者20例(T2DM伴MCI组),无MCI者20例(T2DM无MCI组)。采用Fazekas量表(FS)及改良Scheltens量表(MSS)进行磁共振WMH视觉评估,对比3组WMH负荷及分布特征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WMH负荷与认知功能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随访5年后对比健康对照者与T2DM患者的WMH负荷、分布区域及认知功能变化情况。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及χ2检验。 结果3组研究对象FS、MS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00、9.176,P<0.01),其中T2DM患者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3组研究对象脑室周、额叶、基底节、颞叶、枕叶MS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69、6.575、8.358、4.869、6.037,P<0.01),其中T2DM患者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且T2DM伴MCI组基底节区、颞叶、枕叶的MSS评分均明显高于T2DM无MCI组(P<0.05)。认知功能评分与WMH负荷呈负相关(P<0.05或0.01)。相对于5年前,健康对照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明显降低(t=3.167,P<0.01);健康对照者及T2DM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t=5.734、3.863,P<0.01),FS及MSS评分均明显增高(FS评分:t=3.811、4.564,MSS评分:t=4.839、6.010,P<0.01)。 结论T2DM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WMH密切相关,磁共振WMH负荷及脑区分布特征可能作为T2DM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估潜在的影像标志物。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麦角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 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尼麦角林,观察组在 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服用养血清脑颗粒,均治疗2周。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 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2组的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2 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2组的血清 TNF-α和IL-8水平及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 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麦角林对急性脑梗死有一定的疗效,能降低炎性反应, 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24.
LIS系统与HIS系统数据交换及整合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通过将检验科信息系统(LIS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进行整合,实现了患者信息、诊断信息、检验申请信息及检验结果的同步传输,实现了完整意义上的信息共享。下面对我院LIS系统和HIS系统的信息共享与交换整合的设计和实现进行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25.
小胶质细胞是脑和脊髓中的巨噬细胞,通过产生和分泌炎症因子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道免疫防线。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可清除受损的神经元、大分子聚集体以及感染性物质等,同时,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也会导致炎症损伤而引起细胞死亡。最近的大量研究提示,小胶质细胞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和发展。本文主要综述小胶质细胞的特性、表面受体、相关炎症因子及其与AD样特异性病理改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可用于AD研究的小胶质细胞的种类和特征。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HBV cccDNA)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肝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7例,其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37例,HBeAg阴性20例;肝组织炎症轻度33例,肝组织炎症中度24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同时定量检测其血清HBVDNA和cccDNA。结果HBeAg阳性组血清HBV cccDNA对数值和阳性率分别高于阴性组,8.1±1.3vs6.5±1.9,73.0%vs30.0%(均P〈0.01)。肝组织炎症轻度组(G1~G2)血清HBVcccDNA对数值低于中度组(G3),7.1±0.4vs8.5±0.4(P〈0.01)。血清cccDNA与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呈正相关(r=0.612、0.632,均P〈0.05)。结论血清HBVcccDNA为病毒复制的标志物,与肝组织细胞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心病并发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及对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3月承德市中心医院134例冠心病无房颤(冠心病组)与134例冠心病并发房颤患者(房颤组)进行双中心前瞻性研究,比较两组RDW、Gal-3、NLR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并发房颤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RDW、Gal-3、NLR及三者联合评估房颤价值,应用Spearman分析RDW、Gal-3、NLR与房颤症状严重程度关系。结果 房颤组RDW为(13.59±0.76)%,Gal-3为(57.23±15.08)pg/ml,NLR为(2.87±0.51),高于冠心病组的(12.46±0.88)%、(49.66±11.95)pg/ml、(2.19±0.67)(P<0.05);校正了冠心病病程、CCS心绞痛分级后,RDW、Gal-3、NLR仍与冠心病并发房颤显著相关(P<0.05);RDW、Gal-3、NLR以及三者联合评估冠心病并发房颤的AUC分别为0.7...  相似文献   
28.
乙肝携带者分为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其中,对于慢性HBV携带者依据不同HBVDNA载量是否需要进行肝组织活检尚有争议。因此,本文通过对162例行肝组织活检的慢性HBV携带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分为高载量(≥10^5)和低载量(〈10^5)两组,对两组中〈G2分级、≥G2分级进行率的比较,以判定是否以1×10^5拷贝/ml作为进行肝组织活检的标准。同时对慢性HBV携带者HBV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以了解二者的相关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1(CB1)mRNA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变化,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关系。方法采用10%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第2、4、6、8周留取小鼠的肝组织及血清。通过病理对肝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荧光定量RT-PCR检测CB1 mRNA和ERK mRNA水平,生化法检测血清中ALT和AST的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CB1 mRNA和ERK mRN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且随造模时间的延长,CB1 mRNA和ERK mRNA含量亦逐渐增高,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及HA的水平随造模时间延长而不断升高,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B1 mRNA的含量不但与血清中ALT、AST、HA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41、0.763、0.769,P均<0.01),而且与肝组织中ERK mRNA含量也呈显著正相关(r=0.789,P均<0.01)。结论CB1可能通过激活ERK,以ERK通路诱导肝星状细胞(HSC)增殖,促进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