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JT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接受为期3个月的治疗.根据卡维地洛用量将患者随机分均为小剂量组(3.125 mg~6.25 mg,每天2次)和大剂量组(12.5 mg~25 mg,每天3次).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接受长程心电图检查.记录QT、JT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的时域、频域指标.所有患者随访半年.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QT、J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时域及频域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大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半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剂量相比,大剂量卡维地洛能进一步减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JT离散度,提高慢性心率变异性,但不降低半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大麦芽碱盐酸盐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MTT法、平板克隆来检测Hela细胞的增殖能力,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来检测Hela细胞的迁移能力,使用凋亡与坏死检测试剂盒来检测大麦芽碱盐酸盐能否诱导Hela细胞出现凋亡,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来检测Hela细胞中Bax、Bcl-2和Caspase3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大麦芽碱盐酸盐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诱导Hela细胞凋亡;经大麦芽碱盐酸盐处理后Hela细胞中Bcl-2呈下调趋势,Bax和Caspase3呈上调趋势,且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大麦芽碱盐酸盐可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且通过上调Bax、Caspase3和下调Bcl-2的表达来诱导该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3.
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检测了50例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C-myc蛋白的过表达,结果38例癌组织显示强弱不一的阳性反应,阳性反应强度与癌组织分化程度间无显著性相关。癌旁组织仅见2例非典型增生上皮有少数细胞弱阳性。c-myc癌基因激活可能是食管癌变过程中的一个晚期事件。  相似文献   
44.
输精管结扎家兔13只,随机分为输精管结扎基础饲料组(V-s)和输精管结扎胆固醇组(V—ch)。同种雄兔12只随机分为对照基础饲料组(C—s)和对照胆固醇组(C—ch)。实验结果表明,视网膜动脉病变的发病率,V—s和C—s分别为14.3%和16.7%,无显著差异。V—ch和C—ch分别为66.7%和83.3%,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视网膜动脉病变的程度与血清胆固醇水平正相关(r=0.54,P<0.05)。与血清抗精子抗体滴度无相关。  相似文献   
45.
根据《内经》“平治于权衡,去菀陈Cuo”理论,介绍其指导治疗重症银屑病、系统性硬皮病,白癜风的体会。认为该理论重点在于“平”、“通”二字。“平”指平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通过论治而重新恢复“平”状态;“通”是去逆以调顺,即通过祛其水气等调畅气血,以恢复其气机,经络,气血和畅。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价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1在乳腺癌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RIP1的表达状态,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如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6例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的有30例,占65.2%,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的只有13例,仅占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组织中RIP1的阳性表达与病人的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无关,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即癌组织中RIP1表达越高,病人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越高、淋巴结转移越多。结论癌组织中RIP1表达增高是乳腺癌恶性程度较高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62例。对照组1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予少腹逐瘀汤加减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1个月后行妇科检查、B超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胃癌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进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咸宁市中心医院普外科于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石蜡标本66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这66例胃癌组织中hMLH1的表达情况,结合病理资料分析hMLH1的表达与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且对这66例胃癌病人进行随访,观察hMLH1的表达与胃癌病人无瘤生存期、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66例标本中阳性表达的有31例,占46.9%.其中高中分化癌和低分化癌的阳性比例分别为36.9%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比例分别为33.3%和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 表明:31例阳性表达的病人术后5年内无瘤生存期平均为27.2个月,5年生存率为58.6%,35例阴性表达的病人术后5年内无瘤生存期平均为10.6个月,5年生存率为29.7%,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MLH1在胃癌的表达与癌的分化状况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