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8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9 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根据出血病因及出血部位分别行出血动脉的栓塞或缩血管药物局部灌注治疗,对不能明确出血病因及出血部位者行试验性栓塞和/或灌注治疗。结果:本组血管造影有阳性发现21 例,主要表现为肿瘤性病变5 例、血管性病变5例、造影剂外溢和滞留11例。栓塞治疗18例,即刻止血率94.4%(17/18);灌注缩血管药物6例,即刻止血4 例;试验性栓塞和/或灌注治疗5 例,即刻止血2 例。结论:消化道大出血在急诊血管造影的基础上行选择性出血动脉栓塞或缩血管药物灌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止血措施,血管造影对出血病因及出血部位的检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2.
刘冲 《日本医学介绍》2005,26(11):527-528
1.定义组织按相应的分化阶段分为①干细胞(stem cells);②前体细胞(progenitor cells/transit amplifying cells);③成熟细胞(mature cells)三类.组织干细胞或称躯体性干细胞,既有多分化能力,也保持未分化性的胚胎性干细胞特征.干细胞具有多分化能力的同时,也具有干细胞产生干细胞的自我复制能力.这样的由干细胞系统产生的细胞群有血细胞、皮肤表皮细胞、消化道黏膜细胞、睾丸生殖细胞等.干细胞占构成组织的全体细胞的比例很低,例如造血干细胞仅以有核细胞的1/100000的低比率存在.但是,利用多种单克隆抗体和干细胞特有的药剂排泄活性、荧光细胞分离技术(FACS),使分离干细胞成为可能.干细胞的细胞转化周期非常慢,该集团中一部分细胞进入细胞周期后,区别于前体细胞可显示出高的增殖能力.明确什么刺激使干细胞开始增殖、分化、子细胞的不均等分裂,或自我复制(birth)和细胞分化(death)两个不同的方向是由怎样的机制产生的是今后的课题.  相似文献   
373.
刘冲 《日本医学介绍》2005,26(3):142-143
对比回声图像法是通过向血管内注入超声波造影剂,在超声波装置上使血流可视化的方法.超声波造影剂是含有微小气泡的溶液.因为气体和液体对于声音的阻抗差非常大,这些气泡就成了强回声源,近年虽开发、商品化了各种的超声波造影剂,但在日本只有Bebobist可以用于临床,今后预计会有更新型的造影剂被认可,对比回声图像法作为不利用放射线的简便的血管造影方法在各个诊疗领域中正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374.
目的:制备可识别肿瘤细胞表达CD47蛋白的抗CD47单克隆抗体,并鉴定其抗肿瘤作用。方法:利用BL21(DE3)原核表达系统表达CD47胞外段蛋白,利用Ni-NTA层析纯化表达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并筛选分泌抗CD47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利用正辛酸-硫酸铵沉淀方法纯化抗CD47单抗。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纯化抗体的活性。利用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共培养试验,检测抗CD47单抗的抗肿瘤作用。结果:表达并纯化了CD47胞外段蛋白,筛选到了分泌抗CD47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7D4,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抗体具有结合肿瘤细胞的活性,但是对不同肿瘤类型细胞的结合效率存在差异。巨噬细胞与肿瘤细胞共培养试验发现,利用抗体封闭肿瘤细胞CD47信号后,可以增强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结论:抗CD47单抗—7D4可以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5.
目的探讨在行脑深部电刺激(DBS)的帕金森病(PD)患者中电极激活触点位置、激活组织体积(VTA)以及年龄等因素对患者情绪症状和认知功能等非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在北京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行丘脑底核(STN)DBS的PD患者, 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12个月采用国际帕金森和运动障碍协会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MDS-UPD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中年组(年龄<60岁, 39例)和老年组(年龄≥60岁, 62例)探究年龄因素对手术临床疗效的影响。使用Lead-DBS软件将患者的电极重建结果转化到蒙特利尔标准空间中, 根据激活触点位置在STN的亚区分布情况, 将患者分为感觉运动区组(43例)和联合区组(53例);此外, 根据患者12个月时的MoCA量表评估结果, 将患者分为了认知功能改善组(57例)和认知功能恶化组(44例), 统计不同分组之间的电极激活触点的位置信息并计算VTA, 分析电极激活触电位置...  相似文献   
376.
目的 观察结构化判读髋关节平扫MRI对于获得女性髋关节外偶然发现(IEHF)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 052例女性患者髋关节MRI,依据修订后CT结肠成像报告数据系统将偶然发现(IF)分为4类,以其中E2~E4类为IEHF;与原始报告比较,分析IEHF检出率,观察不同年龄段IEHF分类的差异。结果 1 052例中,通过结构化读片于702例(702/1 052,66.73%)中检出1 198处IEHF,196处为原始报告所提及、1 002处(1 002/1 198,83.64%)原始报告未提及。其中980处(980/1 198,81.80%)为E2类IEHF,以宫颈腺囊肿最多(351/980,35.82%);96处(96/1 198,8.01%)为E3类,以卵巢大囊肿最常见(23/96,23.96%);122处(122/1 198,10.18%)为E4类,以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最常见(32/122,26.23%)。1 002处原始报告未提及IEHF中,E2、E3及E4类占比分别为90.00%(882/980)、56.25%(54/96)及54.10%(66/122)。40岁以下、40~6...  相似文献   
377.
目的:对比MRI三期增强扫描对脑转移瘤的敏感性及诊断价值,评估最佳增强扫描时间。方法:对40例临床拟诊为脑转移瘤患者,均行磁共振T1WI轴位即时增强扫描、5 min增强扫描及10 min增强扫描,据此分为三组,统计并比较三组图像中脑转移瘤的数量、体积、信号强度比。结果:40例患者中,三组分别显示病灶136个、163个、173个。整个肿瘤体积的中位数在三组分别为79.2 mm3、102.4 mm3、116.8 mm3,延迟5 min和10 min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即时增强的肿瘤体积(P<0.000 1)。病灶信号强度比在三组分别为0.16、0.19、0.20,延迟10分钟图像肿瘤增强部分信号强度比明显大于即时增强图像肿瘤的信号强度比(P<0.05),延迟5 min和10 min的图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65)。结论:注射钆造影剂后的10分钟左右行MRI增强扫描对脑转移瘤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78.
目的:探讨芝麻酚(SEM)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因子κB(NF-κB)通路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Eca109细胞自噬和凋亡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SEM(0、1.562 5、3.125、6.25、12.5、25、50、100、200、400μmol/L)分别处理Eca109细胞、人食管上皮细胞HEEpiC 48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筛选适宜的SEM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将Eca109细胞分为对照组(CK组,0μmol/L)、低剂量SEM组(SEM-L组,25μmol/L)、中剂量SEM组(SEM-M组,50μmol/L)、高剂量SEM组(SEM-H组,100μmol/L)、高剂量SEM+Compound C(AMPK抑制剂)组(SEM-H+Compound C组,100μmol/L+10μmol/L),所有各组Eca109细胞在对应的药物浓度下处理48 h后,CCK-8法检测Eca109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Eca109细胞内自噬小体,WB法检测Eca109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  相似文献   
379.
目的:探讨基于体重指数(BMI)选择千伏对降低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进行的CT引导下肝脏射频消融术(男55例、女45例;年龄29~90岁)。在以下每个步骤:术前计划CT扫描、术中监测电极针位置CT扫描和术后CT扫描,都记录了辐射剂量。随后,将基于BMI的方案修改的管电压改变应用于肝脏肿瘤消融术(男52例、女48例;年龄30~91岁)。记录每个病例的图像质量和总体操作者的满意度(评分1~5分)。然后计算修改后的剂量减少量。结果:回顾性分析发现,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的CT剂量指数(CTDIvol)为12.83±3.78mGy。方案修改后,平均CTDIvol下降至3.84±2.24mGy,总体降低70.07%。图像质量与修改前相比稍低,但两个阶段的图像质量均可满足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需要。电极针显示和操作者的信心满意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BMI的千伏修改可以显著降低CT引导下经皮肝脏肿瘤消融期间的辐射剂量,而不会显著降低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380.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Primary insomnia,PI)核心腧穴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生物医学、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针刺治疗PI的临床试验,并利用关联规则分析获得核心腧穴。通过文献检索获得核心腧穴的作用靶点,进一步得到腧穴与疾病的共有靶点。构建“核心腧穴-疾病”共有靶点网络后筛选关键靶点,并对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获得针刺治疗PI的核心处方:神门、百会、四神聪、安眠、三阴交、印堂、太溪,检索得到核心腧穴靶点116个,其与疾病共有41个靶点。共有靶点的PPI网络中筛选得到10个核心靶点:TNF、IL1B、IL6、CASP3、MMP9、TLR4、IL10、PPARG、VEGFA、IGF1,共有靶点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结论:针刺核心组穴可以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作用,从而有效治疗P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