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后双输尿管一侧汇合皮肤造口术进行尿流改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膀胱全切术后双输尿管一侧汇合皮肤造口术32例的临床资料。主要技术包括:①左右输尿管均游离至肠系膜下动脉分叉附近,于腹主动脉表面穿过后腹膜转到腹腔;②左右输尿管汇合后,远端纵行剖开约6 cm,侧-侧吻合3.54 cm,留末端22.5 cm皮肤造口用;③皮肤造口在右侧标准腹壁造口部位,采用3角缝合固定法;④输尿管末端与皮肤的造口吻合采用双“V”形皮瓣嵌入双输尿管瓣之间成形术;⑤左右双“J”的留置大于2月后拔除。结果所有病例获随访,平均为(22.3±8.1)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粘连性肠梗阻1例,上尿路积水2例,逆行感染1例。结论双输尿管一侧汇合皮肤造口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易操作,不涉及肠道、术后并发症率低,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尿液改道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延迟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DLDVC)技术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RP)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纳入2011年1月—2015年6月浙江大学金华医院泌尿外科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75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年龄49~74岁,平均63.7岁;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平均13.0 μg/L,活检Gleason评分平均6.8分,前列腺体积平均56.8 mL,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IIEF-5)评分均≥15分。TNM临床分期cT1期49例、cT2期 26例。根据住院号的奇偶分为DLDVC组(33例)和标准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SLDVC)组(42例),两组术前PSA、活检Gleason评分、性功能IIEF-5 评分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均行LRP治疗,其中DLDVC组33例术中采用DLDVC技术,SLDVC组42例术中采用SLDVC技术。观察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切缘阳性率、术后控尿率和IIEF-5 评分。结果 DLDVC组和SLDVC组手术时间[(240±87)min、(220±74)min]、术中失血量[(410±92)mL、(370±79)mL]、术后住院时间[(9.2±1.1)d、(9.4±1.3)d]、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手术切缘阳性率[21.2%(7/33)、16.7%(7/4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平均随访21(6~53)个月。术后拔除尿管即刻及1、3、6个月控尿率DLDVC组分别为60.6%(20/33)、78.8%(26/33)、87.9%(29/33)和93.9%(31/33),SLDVC组为23.8%、54.8%、71.4%和90.5%,其中早期(拔尿管即刻及1个月)控尿率DLDVC组高于SLDVC组(P值均<0.05),后期(拔尿管3个月及6个月)控尿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3、6、12个月IIEF-5 评分DLDVC组分别为(8.4±7.2)、(9.1±7.3)、(14.4±7.1)分,SLDVC组为(7.3±6.1)、(7.4±6.7)、(11.1±9.3)分;术后12个月恢复到术前水平患者比例两组分别为38.1%(8/21)和16.7%(5/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92, P>0.05)。结论 LRP中,DLDVC能早期恢复控尿功能,对术后早期性功能的恢复优势不明显,但不影响肿瘤学的手术切缘阳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取2004年8月至2012年9月本院开展的利用MPCNL治疗的孤立肾肾结石病例24例,对该24例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均采用单通道取石,其中18例一次性取石,3例两次取石,其余3例残余小结石经ESWL清除小结石,结石总取净率87.5%,2例出现术后大出血,经介入栓塞治疗后痊愈。平均手术时间90分钟,平均出血量90ml,平均住院时间8天,随访4~18个月,14例肾功能不全患者中,12例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大出血介入栓塞患者肾功能有所改善。结论超声引导下MPCNL治疗孤立肾结石具有创伤小,结石取净率高,肾功能影响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效果确切的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2年6月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677例的临床资料。B超测量结石长径7—53mm,平均13.2mm。并发尿路感染39例,行积极抗感染后再手术,急性肾功能衰竭38例行急诊手术,其余患者常规术前准备后手术。结果一次碎石成功率92.9%(629/677),其中上、中、下段结石一次碎石成功率分别为79.2%(80/101)、89.3%(183/205)、98.7%(366/371),上段〈中段〈下段(X2=5.670,P=0.017,X2=26.025,P=0.000)。手术时间10~90min,(33.4±14.6)min。术后住院时间1~21d,中位数5d。27例中转开放手术。19例一次碎石失败留置双J管加行ESWL治愈。术中并发症包括输尿管穿孔36例,输尿管撕脱伤1例。569例获随访3~6个月,平均4.8月,无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高效,尤其适用于ESWL失败或结石被包裹和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患者。熟练掌握输尿管镜钬激光操作技巧可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肾小球泸过率(GFR)是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而肾动态显像测定GFR是目前公认的准确量化分肾功能的“金标准”,但该检查不能提供肾脏及病变部位精细的解剖结构,而CT 扫描具有提供精细解剖结构的优势,并可通过肾脏形态学指标来科学评估分肾功能。作者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7月本院收治的36例成人先天性单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性疾病患者,采用螺旋CT 扫描测量肾实质厚度作为评价梗阻侧GFR 的潜在性指标,通过分析二者的相关性,评价梗阻侧肾实质厚度在判断分肾功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显微外科曲张精索静脉结扎术对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性不育患者106例,入院后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3例为A组行显微外科精索静脉结扎术,剩余53例为B组行腹腔镜下精索血管集束结扎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明显大于B组,而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两组术前精液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而术后3个月精液分析各项指标均较术莆得到改善,A组精子数量和精子活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精子密度和(a+b)级精子数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精液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而术后3个月精液分析各项指标均较术前得到改善,A组精子数量和精子活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精子密度和(a+b)级精子数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曲张静脉精索结扎术相比于腹腔镜下精索血管集束结扎术虽然手术时间长,但是对患者损伤小,所以精子质量改善情况较好,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都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用螺旋CT平扫测量肾实质厚度判断梗阻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rate,GFR)的价值。并比较2种测量方法得出的肾实质厚度与梗阻侧GFR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组71例慢性单侧上尿路梗阻患者,采用螺旋CT平扫扫描双肾:①选择包含肾脏集合系统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层面的内、外、后三个位置上测量肾实质厚度;②选择中间和其上、下各第三层共三个层面测培肾外侧实质厚度。取平均值作为肾实质厚度,并分别计算梗阻侧肾实质厚度占总的肾实质厚度百分比(%CTt1和%CTt2);另采用^49m锝-二乙三胺五醋酸(^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技术,应用肾动态显像(Gates法)测定分肾及总的GFR值,计算梗阻侧肾脏GFR占总GFR的百分比(%GFR),进行%CTt与%GFR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伞部患者梗阻侧肾实质厚度与梗阻侧GFR有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658(Pearson相关分析,t1=7.31,P〈0.01)和0.566(Pearson相关分析,t2=5.7,P〈0.01),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GFR=0.08+0.756%CTt1(P〈0.01)和%GFR=0.133+0.587%CTt2(P〈o.01)。结论:螺旋CT平扫测量肾实质厚度可以作为临床上一种实用的评价慢性梗阻侧肾脏GFR的方法。通过肾脏集合系统的第一和最后一个层面上测量肾实质厚度与梗阻侧肾脏GFR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徐礼臻  朱再生  周鹏飞  刘全启  徐旻  胡亮 《浙江医学》2023,45(15):1609-1614,1625
目的 探讨驱动蛋白(Eg5)小分子抑制剂SB-743921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迁移的影响以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人CRPC细胞株DU145,设置对照组、NC小干扰RNA(siRNA)组、Eg5 siRNA组、SB-743921(4 nmol/L)组、SB-743921(8 nmol/L)组。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PI单染实验、划痕实验检测SB-743921对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迁移的影响;进一步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SB-743921对细胞中c-Myc、SP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1、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Eg5 siRNA组、SB-743921(4 nmol/L)组、SB-743921(8 nmol/L)组生长抑制率、细胞凋亡率、G2/M期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细胞迁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Eg5 siRNA组、SB-743921(4 nmol/L)组、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