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纳米碳示踪技术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5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5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在行肿瘤组织周围黏膜或浆膜下纳米碳注射后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直接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及淋巴结检出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手术切口总长度、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除肠旁组淋巴结获取数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78),研究组在淋巴结清扫总数目、5mm淋巴结数目、阳性淋巴结数目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联合纳米碳淋巴示踪技术,能弥补腹腔镜手术触觉感的不足,做到了微创与精准并重,明显提高淋巴结检出率。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手术室风险管理在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于医院就诊的进行腔镜手术的患者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不同阶段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2017年1月—2018年1月为对照组(100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2018年2月—2019年3月为观察组(100例),予以手术室风险管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腔镜手术患者予以手术室风险管理,能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舒适度、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舒适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可提高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舒适度,缩短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提高生命质量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24.
总结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合并多处皮肤软组织感染并发败血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充分评估后果断采取外科清创,减少毒素吸收;控制全身和局部感染;重视化疗期伤口护理;加强营养支持;注重患者心理护理。经过383d的伤口换药和13次全身化疗,伤口全部愈合,患者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25.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一组以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痉挛/闭塞、心肌缺血/损伤/坏死为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在世界卫生组织慢性非传染性流行病中排名第一。近年来,虽然冠心病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斑块切割与旋磨/血栓抽吸)、β受体阻滞剂、溶栓药物、抗血小板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临终关怀教育对老年护理专业学生死亡态度及临终关怀态度的影响。方法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对老年护理专业45名本科生进行4个月临终关怀教育,通过死亡态度量表、临终关怀态度量表来评估临终关怀教育的有效性。结果临终关怀教育后护理专业学生以养老机构为工作志向及志愿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人数较实施前上升(P<0.01);在死亡态度量表中,自然接受、死亡逃避、死亡恐惧3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临终关怀态度量表的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护理本科生进行临终关怀教育,能促使护理专业学生工作志向转变为养老机构;有助于护理专业学生克服对死亡的负性情绪,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30例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降低重度中暑患者病死率的有效途径。方法30例中暑患者,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11508-89),符合轻度中暑12例,重度中暑18例,对30例中暑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中暑患者年龄,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低钠、低氯、低钾血症,酶谱升高,血小板计数下降与轻度中暑患者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中暑患者中,4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3例痊愈,3例遗留脑功能障碍。结论对重度中暑患者及时采取有效降温措施,大量补液,积极给予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可有效降低重度中暑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关系.方法 入选房颤患者80例,根据主诉、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及可引发心房颤动的其他器质性疾病,选取同年龄、同性别的80名健康人(无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估两组受试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两组受试者的情绪情况,通过SPSS 12.0软件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根据HADS评分结果,房颤患者情绪反应阳性(焦虑或抑郁)53例,占66.3%,情绪反应阴性27例,占33.7%;对照组情绪反应阳性5例,占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2.31,P<0.01).将80例房颤患者分为情绪异常组和情绪正常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房颤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与焦虑、抑郁情绪反应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 房颤患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反应;且焦虑、抑郁情绪反应程度越严重,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越明显.  相似文献   
29.
新冠疫情以来,不少人听从政府意见,尽量减少出门。小张本来就爱“宅”在家里,现在更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渐渐的,小张觉得不对了,自己居然爬三四层楼就喘得不行,甚至路走得快些都会明显气喘。小张慌了,自己是不是得心脏病了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