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9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目的分析子宫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2年12月至2012年12月10年间收治的8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75例为子宫ESS,11例为子宫外ESS。结果与子宫ESS相比,子宫外ESS:(1)临床表现不同,最常见表现为盆腔包块(45.5%vs.10.7%,P0.05);(2)术前血清CA125水平相当(中位值77.8U/L vs.24.9U/L,P0.05);(3)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性更大(36.4%vs.9.3%,P0.05);(4)病理亚型及免疫组化特点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子宫ESS相比,子宫外ESS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相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或输卵管)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7年5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因良性子宫疾病、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或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或输卵管)切除术遴选入组进行经阴道NOTES。结果 12例经阴道NOTES均成功完成,无一例中转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患者年龄(49.17±4.28)岁,平均产次1.5次,平均体质量指数23.9 kg/m2,手术时间(98.92±13.39)min,术中出血量(53.75±21.33)ml;子宫重量55~195 g,平均(105.83±39.19)g;术前血红蛋白(119±13.2)g/L与术后血红蛋白(118±12.7)g/L相比,无明显变化。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2.5±0.52)d,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9.42±2.81)h,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3.00±0.74)分,术后随诊时间(4.17±2.04)个月,所有患者的阴道残端切口愈合良好,无瘢痕形成。结论经阴道NOTES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或双侧输卵管)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手术效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及单孔腹腔镜手术相当,且手术无切口瘢痕,在美容效果及术后康复方面与前两者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腹腔镜保守手术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以2004年4月到2007年7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行腹腔镜子宫腺肌瘤病灶挖除术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临床特点、辅助治疗、随访结果和妊娠结局,回顾性分析复发和妊娠的相关因素。结果 (1)腹腔镜子宫腺肌瘤病灶挖除术后2年,患者痛经程度减轻,子宫体积缩小,血清CA125值下降,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症状复发率34.7%,复发中位时间30个月。复发组患者的年龄和子宫体积更大,术后妊娠者的复发率低于未妊娠者(P<0.05)。(3)和单纯手术组相比,术后辅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组患者的子宫体积更大、多发腺肌瘤及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例更高(P<0.05),但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术后妊娠率68.8%,分娩率46.9%。妊娠距离手术的中位时间为13个月。未发现影响妊娠的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因素。结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局限性腺肌瘤患者,腹腔镜子宫腺肌瘤病灶挖除术能有效缓解症状、促进妊娠。年轻、子宫体积大的患者更容易复发,术后妊娠对复发有保护作用。术后联合GnRHa治疗有助于减少复发,但对妊娠的益处尚不肯定。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雌二醇(E2)和孕酮(P4)对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细胞)血小板反应素-1(TSP-1)表达的影响。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8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用不同浓度的E2及P4处理体外培养的ES细胞一定时间(研究组),提取细胞RNA和蛋白,分别用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方法比较研究组和未用激素刺激的对照组之间TSP-1 mRNA和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 E2能抑制ES细胞TSP-1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用10nmol/L的E2处理ES细胞后,其TSP-1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下降(47.6±6.5)%(P<0.05)和(49.0±8.6)%(P<0.05);高浓度P4(10μmol/L)能诱导ES细胞表达TSP-1,与对照组相比,10μmol/L的P4处理ES细胞后,其TSP-1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2.1±0.4)倍(P<0.05)和(2.3±0.6)倍(P<0.05);低浓度(10nmol/L)P4能增强E2对TSP-1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但对其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雌激素和孕激素能有差别地调节ES细胞TSP-1的表达,这一发现为子宫内...  相似文献   
95.
子宫内膜异位症类型及相关因素对血清CA125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具有分布广泛,形态多样的临床病理特点[1].研究发现,内异症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2],且其水平变化与内异症的临床期别有关[3].但目前对不同类型内异症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变化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对不同类型内异症及相关因素对血清CA125水平的影响进行归纳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6.
李雷  冷金花  郎景和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7):2619-2622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和子宫腺肌症(腺肌症)手术治疗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方法 对199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在北京协和医院登记、且经手术证实为内膜症和腺肌症的病例,分析影响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不同时期、不同病理类型、不同手术类型、不同手术入路、不同年龄分组和不同手术操作.结果 记...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我院行保守性腹腔镜双侧卵巢囊肿剔除术并有生育要求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bFSH水平分成A组(bFSH<10IU/L,36例)和B组(bFSH≥10IU/L,9例)。结果:20%(9/45)患者腹腔镜双侧巧囊剔除术后bFSH异常,B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A组,两组多房囊肿/单房囊肿构成比差异显著(P均<0.05)。两组术前术后血清CA125水平、术前用药、囊肿直径、术后月经恢复时间、是否合并腹膜内异症(PEM)、深部浸润型内异症(DIE)和子宫肌腺症(AM)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8月,A组妊娠率(33.33%)高于B组(11.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卵巢的储备功能。年龄和多房囊肿是影响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指浸润深度≥5 mm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盆腔内异症的一种重要类型。由于常常累及重要脏器如肠道、输尿管以及膀胱等,而且与疼痛、不孕关系密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加上治疗困难,手术治疗风险大,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复发机会多,因而成为内异症研究和治疗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99.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简称内异症)是妇科常见病,发病率可高达10%~15%,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表现为子宫内膜异位于宫腔外组织并生长、浸润、反复出血,从而引发疼痛、不孕及结节包块。内异症病变广泛、形态多样,从多个层面影响育龄期女性的生  相似文献   
100.
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效果与肛门括约肌受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肛门括约肌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08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25例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11例累及肛门括约肌(A组),14例无受累(B组),比较两组病例临床病理特点和手术效果与病灶是否累及肛门括约肌的关系.结果 病灶累及肛门括约肌11例,发生率为44%;A组病程中位时间54个月,明显较B组长(中位时间21个月);A组7/11发生于会阴撕裂,而B组仅1例有会阴撕裂病史;A组病灶直径>2cm的10例,而B组仅6例;所有病灶均切除干净,累及肛门括约肌患者同时行会阴修补;无手术并发症.随诊6~72个月,均无症状以及体征的复发.结论 病程长、未及时治疗、有会阴撕裂或侧切伤口延期愈合病史、病灶直径>2cm等与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累及肛门括约肌有关,完全切净病灶是降低复发的最有效治疗方法,累及肛门括约肌者不影响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