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综述了1994年度反义核酸在抗肿瘤、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基因功能、细胞凋亡、发育和遗传、神经系统、受体研究和Ⅰ-Ⅱ期临床试验研究中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12.
反义核酸(ASON)特异地结合和干扰与RNA和(或)DNA互补序列的能力,对控制细胞和病毒基因的表达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工具。但由于它们在血清和细胞中能很快被3'外切核酸酶降解,所以用于治疗是不稳定的。为了防止ASON被各种核酸酶降解,已有人在低聚物里对磷酸二酯主链进行化学修饰,以提高ASON对酶的稳定性,但磷被替代修饰后产生一个新的手性中心(New center of  相似文献   
113.
人骨髓成骨细胞培养法的改良及其体外成骨能力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卢丙仑  刘宝林  冯志华  洪咏龙 《医学争鸣》1999,20(11):S081-S083
目的:探讨简便、易行的人达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研究骨髓基质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成骨能力。方法:抽取人骨髓组织,梯度离心后置于含100mL/L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换液,稳定伟代后改用含地塞米松和β-甘油磷酸钠的条件增大2液,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组织化学染色、四环素荧光标记等方法进行观察。结果:传代细胞4天~5天即可传代,在条件培养液中2WK形成多层结构,并聚集成黑色结节。培养细胞A  相似文献   
114.
ASODN对白细胞抗原I类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观察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特异性反应核酸(ASODN)对2215细胞表面白细胞抗原I类基因(HLA-I)表达的影响。方法 人工合成互补于x基因关键区的三段反义核酸,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SODN对2215细胞表面HLA-I表达的影响,细胞原位杂交观察作用细胞内HLA-ImRNA含量变化,同时用PAP-ELISA法检测作细胞上清中HBxAg的含量,结果 三段ASODN均能抑制HBxAg  相似文献   
115.
佐剂CpG ODN对HBV基因疫苗诱导抗体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人工合成的CpG ODN作为佐剂对乙肝病毒基因疫苗诱导小鼠产生抗HBs的影响。方法 构建编码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蛋白S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R3.1-S作为HBV基因疫苗,人工合成含CpG motif的硫代磷酸寡核苷酸作为佐剂,以BALB/c小鼠作为实验动物进行免疫接种,采用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的抗HBs应答。结果 与生理盐水作为佐剂组相比较,应用CpG DON组小鼠产生更  相似文献   
116.
构建编码HBsAg 蛋白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R3-1S作为HBV 基因疫苗, 免疫接种Ba1b/c 小鼠。以重组质粒pCR3-1S转染的Sp2/0 细胞作为靶细胞, 采用51Cr 4h 释放法, 体外检测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杀伤功能。结果显示, 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较, HBV基因疫苗可诱导Balb/c 小鼠产生HBV 特异性细胞毒性T 细胞应答( P> 0-05) , 提示以Sp2/0 基因转染的细胞作为靶细胞, 检测免疫Balb/c 小鼠淋巴细胞的杀伤功能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分析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ME-NBI)和醋酸-靛胭脂染色联合多层螺旋CT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202例疑似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ME-NBI、醋酸-靛胭脂染色和多层螺旋CT检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以胃癌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四格表,分析ME-NBI、醋酸-靛胭脂染色联合多层螺旋CT和三者联合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ME-NBI和醋酸-靛胭脂染色两者联合检查的图像质量明显高于各自单独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特征中的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E-NBI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3,准确度为85.64%,敏感度为88.37%,特异度为83.62%,醋酸-靛胭脂染色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AUC为0.814,准确度为81.68%,敏感度为83.72%,特异度为80.17%,多层螺旋CT...  相似文献   
118.
单以乙肝病毒S区基因疫苗 (pCR3 1 S)或联合IL 2真核表达载体 (pDOR IL 2 )注射BALB/c小鼠 (H 2 d)股四头肌 ,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4h5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活性。免疫 8周后 ,单注射pCR3 1 S及共注射IL 2真核表达载体的小鼠血清 45 0nmA值分别为 1 2 4± 0 1及 1 98± 0 17。CTL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 (5 0 5± 6 4) %、 (6 1 9± 7 1) % ,两组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1)。脾细胞悬液经抗CD4+ 单克隆抗体处理后CTL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 (4 8 3± 5 9) %、 (5 6 2±6 1) % ,抗CD8+ 单克隆抗体处理后分别为 (10 6± 1 4) %、 (13 6± 1 3) %。结果表明 ,IL 2的真核表达载体能够提高小鼠对DNA疫苗的免疫应答 ,CTL细胞杀伤活性主要由CD8+ 执行。基因疫苗可能用于预防及治疗HBV感染。  相似文献   
119.
人DC-SIG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含人DC-SIG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DC-SIGN在K-562细胞中的表达,为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与DC-SIGN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提取细胞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设计上下游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DC-SIGN片段,连接入克隆载体pGEM-T easy;应用双酶切回收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通过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pCDNA3.1-DC-SIGN和空载体转入K-562细胞,应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DC-SIGN的K-562细胞,以DC-SIGN单抗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K-562细胞的表达产物.结果 PBMC体外成功刺激分化为DC,含DC-SIGN基因的克隆载体pGEM-DC-SIGN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分析正确,pCDNA3.1-DC-SIGN经酶切、PCR鉴定分析正确,DC-SIGN可在K-562细胞表面稳定表达.结论 DC-SIGN可在K-562细胞中大量表达,为进一步研究DC-SIGN在HCV感染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观察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对急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消化内科接诊的急性胃炎患者中抽取12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硫糖铝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对照组只单纯使用法莫替丁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5)。结论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能够对急性胃炎产生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比单独使用法莫替丁更为有效,具有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