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62.
目的 评价腹高压(IAH)及腹腔间隔综合征(ACS)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90例SA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测定的腹内压值分为:腹内压<12 mm Hg组(腹内压正常组,n=16);腹内压≥12 mm Hg (IAH组,n=56);腹内压≥20 mm Hg (ACS组,n=18).收集患者入院后的临床资料和血气分析结果,比较不同水平腹内压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90例SAP患者入院时ALI/ARDS 38例,发生率42.0%,其中腹内压正常组发生率31.3%,IAH组为44.6%,ACS组为66.7%.两两比较显示:ACS组ALI/ARDS发生率显著高于腹内压正常组患者(P<0.05).入院第3、7天时,ACS组ALI/ARD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腹内压正常组和IAH组(P均<0.05).腹内压正常组与IAH组的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在入院后第1、3、7 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PaO2、PaO2/FiO2与腹内压正常组和IAH组比较明显下降(P均<0.05).ACS患者中机械通气比例66.7%,与腹内压正常患者(31.3%)及IAH患者(37.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AH组机械通气的比例与腹内压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H的程度对SAP患者呼吸功能产生明显影响.采用合适的方式减轻、解除ALI是治疗SAP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不同舌苔脓毒症血培养阳性患者病原学和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回顾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资料完整的入院时血培养阳性脓毒症患者,记录当日患者舌苔颜色,同时记录患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中心粒细胞比例(N%),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APACHEⅡ)。结果共入选73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血培养阳性患者,根据患者舌苔颜色分为黄苔组(40例)和白苔组(33例)。①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WBC、N%、CRP、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白苔组比较,黄苔组PCT[(19.66±19.45)比(8.05±14.89),P=0.006]明显升高。②共分离出菌株73株,其中革兰氏阳性(GP)菌36株,革兰氏阴性(GN)菌37株,黄苔组感染革兰氏阴性菌明显高于白苔组(GN菌75.0%比21.2%,χ~2=20.93,P0.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T(χ~2=9.578,P=0.002)和苔色(χ~2=7.048,P=0.008)是患者感染革兰氏阴性菌的独立预测因素;④以苔色和PCT作为病原菌种类预测因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苔色和PCT对病原菌种类有预测价值,苔色和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3和0.890。当截断值为6.20ng/ml时PCT预测病原菌为阴性菌的敏感度为89.2%,特异度为77.8%。结论不同苔色的脓毒症患者病原菌种类差异明显,苔色可作为判断脓毒症病原菌种类的指标。  相似文献   
64.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腹部手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它主要发生在胃十二指肠手术后,也发生在非胃十二指肠手术中,是一种具有胃动力障碍和胃肠道非机械性阻塞特征的功能性疾病[1]。PGS的发病率随着手术的展开和手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据报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PGS发生率达到20%-50%,远端胃癌切除术后其发病率约为4%~5%[3]。大多数胃瘫患者单纯使用药物难于治愈,目前胃瘫的治疗都是综合治疗,包括饮食调整,血糖控制,止吐药物,促动力药物和手术干预,如胃电刺激(gastr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GES),肉毒杆菌注射,幽门成形术等[4]。但是其临床疗效依旧不理想,因此在临床上尽量避免引起其致病的危险因素至关重要,本文对可能引起胃瘫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确定引起胃瘫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危重病患者全胃肠外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危重病患者急性期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的意义。方法: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淋巴细胞计数,分析两组医院感染率、病死率及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问。结果:危重病患者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淋巴细胞计数在两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TPN治疗组呼吸机通气时间显著短于非TPN治疗组,P<0.05。两组医院感染率、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营养评价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淋巴细胞计数对危重病患者急性期无评价作用。TPN治疗可缩短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且不会增加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66.
倪海滨  张铮  刘汉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1):806-808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控制患者血糖与危重颅脑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感染发生率等预后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64例危重颅脑疾病患者分别给予常规(n=32)和强化(n=32)胰岛素治疗。常规治疗是指当患者血糖≥11.1mmol/L时,给予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11.1mmol/L以下即可;强化治疗是指患者血糖水平超过正常时,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血糖接近于正常水平(3.9—6.1mmol/L),直至患者出院或死亡。分析两组病例在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血尿素氮等营养指标及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治疗7d后,两组血浆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白蛋白水平强化组高于常规组(P〈0.05),血尿素氮浓度强化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病例在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及血培养阳性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颅脑疾病患者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高血糖,控制血糖于正常范围,可相应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发生率,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7.
早期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对危重患者保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给予谷氨酰胺(Gln)强化肠外营养对危重患者脏器功能的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谷氨酰胺对危重患者保护的内在机制.方法 选择本院急诊ICU及脑外科收治的44例危重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常规组和Gln强化组,每组22例.两组患者均行肠内、外营养, Gln强化组另予静脉注射Gln 0.4 g·kg-1·d-1,连续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内热休克蛋白70(HSP70)、Gln水平、机械通气时间、细胞免疫功能状况.结果 治疗前常规组和强化组Gln、HSP7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常规组Gln、HSP70水平较治疗前稍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强化组治疗后Gln、HSP70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1),且两组治疗后Gln、HSP7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强化组体内Gln与HSP70存在正相关性(r=0.65,P=0.001).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强化组CD3、 CD4、CD4/CD8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患者早期肠外补充Gln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体内HSP70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估第十二届急性透析质量倡议会议推荐的四时相液体管理法(急救、优化、稳定、维护)在脓毒症休克治疗中的安全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脓毒症休克病例,根据容量管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组(EGDT组)和优化管理组(ROS-D组),记录分析两组血流动力学、容量管理以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等,比较两组的复苏效果,评估两组差异。结果两组ICU住院时间和28d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72h时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值(Lac)、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总输液量、液体平衡、氧合指数(PO2/Fi O2)、B型钠尿肽(BNP)、机械通气时间、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时间等指标ROS-D组优于EGDT组(P0.05)。结论 ROS-D法在脓毒症休克救治中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倾向于个体化的液体复苏方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心肺脑复苏规则新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猝死指看来健康的人或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的患者,突然发生的非暴力性、未能预料的瞬间自然死亡。WHO规定其从发生到死亡的时间:1970年为24h,1976年为6h,目前改为〈1h。猝死的判定:①突然意识丧失,可伴有抽搐,对刺激无反应,多发生在心脏停跳后10s内。②大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③呼吸停止,胸壁无起伏,口鼻无气流,发生在心脏停跳后30s内。④心音消失;面色发绀并苍白。⑤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多在心脏停跳后40—60s后出现。  相似文献   
70.
有创机械通气在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探讨连枷胸患者胸壁反常运动的固定方法、固定时间、机械通气管理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04-01~2006-07收治的16例严重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分析在SpO_2<90%,PaO_2<60mm Hg时立即行机械通气后各种参数的变化、气管内固定效果、固定时间、机械通气管理出现的并发症及采取的措施。结果机械通气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及心率(HR)值明显改善,与通气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械通气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高于机械通气前(P<0.05)。本组治愈14例,死亡2例,出现肺部感染9例。结论有创通气固定胸壁可靠,患者SpO_2稳定,对脑外伤GCS<8分或多发伤APACHEⅡ评分>15者可首选有创通气治疗,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高,采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治疗是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