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2篇
  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听力重建的鼓室成形术在中耳疾病中的合理运用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随访资料完整的58例(58耳)慢性中耳炎行听力重建的鼓室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12个月术后平均干耳时间22天,移植瓣膜成活率为85.7%.鼓膜穿孔7例,听力平均提高12.8dB.结论:鼓室成形术后影响听力提高的因素:①是否能形成尽量接近于正常解剖结构的传音系统及增压效应,植入听骨的位置要正确;②术中尽量避免过度触动镫骨;③理想的病例是术前电测听显示手术耳骨气导间距尽可能大.  相似文献   
62.
本文对MEDLINE、CBMdisc和CMCC数据库收录的6种血液学期刊1998年度的载文量、栏目设置、出版时滞、引文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和比较研究,希望能找出我国血液学期刊与国外较优秀的同类期刊的差别,使我国血液学类期刊逐步同国际同类先进水平期刊接轨.  相似文献   
63.
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利用SPSS软件的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军队137家医院2006-2013年发表的SCI论文研究方向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指出军队医院近8年内的研究主题、热点、常态研究领域和新出现领域,为军队医院今后制定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索一种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活化子5(JAK2/STAT5)通路特异性抑制剂——苯亚甲基丙二腈脂类衍生物AG490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骨髓造血细胞细胞因子及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建立MDS—RA骨髓造血细胞培养体系JAK2、STATS、Bcl-xL基因表达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方法;粒单集落刺激因子(GM-CSF)激活10例MDS—RA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液JAK2、STAT5、Bcl—xL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AG490组、空白对照组培养体系上清细胞因子自细胞介素(IL)-2、IL-3、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FQ—PCR检测上述两组培养体系单个核细胞JAl(2、STATS、Bcl—xL基因表达拷贝数。结果AG490组IL-3、IFN-γ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IL-2、INF-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AG490组JAK2、STAT5、Bcl-xL基因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AG490可以调整MDS-RA骨髓造血细胞培养体系上清细胞因子水平,进而影响JAK2/STAT5通路信号转导,下调Bcl-xL表达。  相似文献   
65.
目的采用超声瞬时波强技术评估全麻诱导期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全麻手术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30例、依托咪酯组33例。应用超声瞬时波强技术(WI)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全麻诱导前、后的右侧颈总动脉相关参数的检测,包括瞬时加速度波强(W1),瞬时减速度波强(W2),负向波面积(NA)等数值,统计分析组别间参数的差异。结果 1丙泊酚组全麻诱导前后的参数对比中,全麻诱导后血压、心率、W1、W2、NA降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依托咪酯组全麻诱导前后的参数对比中,血压、心率、W1、W2、NA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两组全麻诱导后的比较中,丙泊酚组血压、W1低于依托咪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诱导后丙泊酚组LVEF、心率、W2、NA与依托咪酯组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瞬时波强技术能对全麻诱导期患者心脏与血管系统的综合功能进行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评价,为临床选择全麻麻醉药物及其监测的层面上提供无创、更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检测老年人群血尿酸(UA)水平,分析高尿酸血症(HUA)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抽取6180例青年、5632例中年和5338例老年人静脉血,检测UA、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HUA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老年人UA水平和HUA患病率均高于中、青年人(P<0.01),且随体重指数(BMI)增加而升高;老年男性的UA水平和HUA患病率均高于老年女性(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人UA水平与年龄、BMI和TG呈正相关(P<0.05),与FBG和HDL-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TG和超重或肥胖是HUA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而高FBG和高HDL-C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HUA是老年人的高发病;其危险因素为年龄、高TG和超重或肥胖,保护因素为高FBG和高HDL-C。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清TPO水平变化及中药复方生血灵的干预作用。方法检测34例ITP患者血清TPO水平,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对ITP患者予生血灵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TPO水平、外周血小板、骨髓巨核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组血清TPO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治疗后,血清TPO水平、PLT、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清TPO水平无异常变化;生血灵复方具有促进特异性造血调控因子TPO分泌,促进巨核细胞增殖、分化和血小板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价提前注射解痉药物加心理干预在子宫输卵管造影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258例病员于子宫输卵管造影前30分钟注射阿托品0.5mg,并由专人进行专门心理干预。对照组218例用常规方式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进行两组病人手术后输卵管阻塞假阳性率、焦虑值、疼痛程度、血压、心率、心理感受比较。结果输卵管阻塞的假阳性率对照组(14.71%)明显高于观察组(2.35%);对照组的焦虑值、疼痛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对照组的血压、心率升高多于观察组,观察组的心理感受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前肌注阿托品加心理干预对子宫输卵管造影减少假阳性结果、以及减轻焦虑、疼痛、不过度升高血压、心率,获得较好的心理感受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
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治疗的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前、术后的护理方式和技巧.其中男17例,女9例,中位年龄46岁;右侧12例,左侧14例;Ⅰ级瘤栓6例,Ⅱ级11例,Ⅲ级6例,Ⅳ级3例. 结果 制定严密的护理计划,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围术期患者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并积极应对,24例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 结论 对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经腹腔和静脉双途径应用治疗胃癌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35例晚期胃癌伴恶性腹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5例采用腹腔和静脉同时用药方法,用药方案为多西紫杉醇37.5mg/m2腹腔注入,同时多西紫杉醇37.5mg/m2静脉滴注,顺铂2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5-氟尿嘧啶每天750 mg/m2持续输注120小时,B组20例全部采用静脉用药方法,药物种类与剂量同A组,21天为1周期,每2个周期按WHO标准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5例入组患者中完成2个周期者4例,3个周期者10例,4个周期者21例。3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A组CR 3例(20.0%),PR 7例(46.7%),SD 3例(20.0%),PD 2例(13.3%),总有效率(CR+PR)为66.7%;B组CR 1例(5.0%),PR 7例(35.0%),SD 8例(40.0%),PD 4例(20.0%),总有效率(CR+PR)为4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6.8月,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5.2月;B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5.9月,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4.6月,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肌肉关节痛、口腔黏膜炎和脱发等,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未见过敏反应及明显的肝肾功能受损,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多西紫杉醇腹腔应用对胃癌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