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仰涢霞 《当代医学》2013,(14):45-46
目的探究与分析颈部CT扫描和多平面重建共同参照对咽异感症患者诊断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3月就诊的132位咽异感症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首先将这132个病例随即分成两组,A组66例患者只收集其普通X线影片,作为对照组;B组66例患者收集其颈部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影像和普通X线影片,作为实验组。对比A、B两组诊断的准确度,以及两组影像资料的成像细致程度。结果 B组患者借助颈部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影像进行诊断的结果明显比A组仅借助于普通X线进行诊断的结果更准确,而且颈部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成像比普通X线影片成像更为细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部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成像对咽异感症患者的诊断更精确。  相似文献   
72.
孤独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病因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多,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一些营养素可能与ASD发生发展有关,部分营养素缺乏成为ASD发病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因此,营养补充治疗ASD受到关注。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五碳烯酸、维生素A、维生素B12和叶酸、锌、铁等营养素对脑发育和整个生命周期极为重要。由于ASD的发病机制为环境因素与基因相互作用,且ASD具有较明显的异质性,故这些营养素的缺乏或许是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并能够加重ASD的核心症状。另外,益生菌通过脑-肠轴调节脑功能,若调节失衡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吟联用治疗早期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早期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100例,按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患者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单一的甲氨蝶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进行观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在关节肿胀、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等的差值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来氟米特与甲氨蝶呤联用治疗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能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胶囊80 mg口服,1次/d,治疗4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注射1次/d,治疗14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UAlb)和血清肌酐(SCr)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8%(53/60),对照组63%(38/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24 h UAlb和SCr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减少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有效改善肾功能,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金匮肾气方加减,疗程为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缓解、肾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可明显提高治愈率,有效减少复发率,同时可减少药物代谢对肾脏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梗阻性无精子症采用不同方式获取的精子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治疗的妊娠结局.方法 根据获取精子的方式不同将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分为两组:TESA组46例、PESA组80例,两组患者均行ICSI治疗.比较两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等.结果 TESA组与PESA组的卵裂率分别为882%和942%,优质胚胎率分别为622%和62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精率分别为721%和776%,种植率分别为233%、348%,临床妊娠率分别431%、68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SA或TESA结合ICSI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有效治疗方法,附睾精子优于睾丸精子,可首选抽取附睾精子.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Ⅱ、Ⅲ期上段直肠癌根治术后辅助放化疗的价值。方法 2000—2010年本院共收治 3995例直肠癌患者,从中筛选出符合下述条件者进行回顾分析:(1)根治性手术;(2)术前结肠镜检查显示肿瘤下界距肛缘 10~16 cm;(3)术后病理为T3—T4或N1-2M0期(AJCC 7版分期);(4)病理类型为腺癌。结果 共入组 547例患者。5年样本数为 249例。全组 5年OS、DFS、LRFS、DMFS分别为79.0%、76.8%、94.0%、80.1%。采用倾向评分配比法按1∶1平衡基线特征后,术后同期放化疗与未放化疗各 155例。将pT4b期、有癌旁结节、淋巴结转移较多(N2期)者列为高危组,术后同期放化疗 5年LRFS和OS均高于未放疗者(96.3%、82.0%,P=0.0.044;81.6%、59.1%,P=0.019)。结论 Ⅱ、Ⅲ期上段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总体预后较好,术后同期放化疗仍可进一步降低LRR;尤其对伴有高危因素者,术后放化疗可显著提高局部和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78.
仰晨 《现代肿瘤医学》2015,(11):1568-1570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LGESS早期诊断率,以确定手术范围,避免二次手术。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2例LGESS病例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报道。结果: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过多或绝经后阴道流血、下腹痛,偶尔触及包块。HE染色见肿瘤细胞类似增生期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螺旋小血管多见,免疫组化染色2例患者肿瘤细胞CD10、Vimentin、ER、PR均(+)。结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少见,易误诊,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本病预后较好,术前诊断性刮宫是必要的,术中疑有恶性应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采用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辅以化疗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分析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患者治疗模式变化、临床特征、治疗结果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13年收治的 617例女性患者资料。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控制率(LC)、无瘤生存率(DFS)及总生存率(OS),并用Logrank检验分析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随着DCIS收治病例数逐年增多,保乳手术比例逐渐增加,但全乳切除术仍然为主要手术方式。共 374例患者接受全乳切除术,160例患者接受保乳术及放疗,83例患者仅接受保乳术。术后激素受体阳性者中有 366例(83.6%)接受内分泌治疗。45例(7.3%)患者接受化疗。中位随访时间47个月,全组 5年LC、DFS、OS分别为98.4%、97.5%、98.9%。单因素分析显示 Her-2阳性是OS的不良预后因素(P=0.019)。尽管全乳切除术组较保乳术加或不加放疗组具有更多不良预后因素,三者总生存结果相似。全乳切除术比单纯保乳术有较高的LC及DFS。结论 DCIS具有极好的预后,保乳术组及全乳切术组总体生存结果相仿,但全乳切除术组可获得最佳LC。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分析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1~2个阳性乳腺癌患者中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分析2008-201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未行新辅助化疗前哨淋巴结 1~2个阳性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AUC值和校正曲线对Nomogram预测模型进行评估。结果 共 270例患者纳入研究,87例(32.2%)存在NSLN转移。中位年龄46(21~80)岁,中位SLN送检个数4(1~10)个,中位腋窝淋巴结清扫个数20(10~41)个。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SLN宏转移、阳性SLN个数和阴性SLN个数是腋窝NSLN转移的影响因素(P=0.001~0.04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阳性SLN个数和阴性SLN个数是NSLN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0~0.041)。乳腺癌NSLN转移Nomogram预测模型AUC=0.70,当预测患者的NSLN转移率≤15%时,假阴性率仅为10.5%。结论 Nomogram预测模型可作为临床医师进行腋窝处理时的决策参考,对于NSLN转移概率低的患者可以避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或腋窝放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