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4篇
  1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肾移植围手术期的水电解质平衡维护及营养支持的方法和时机。方法以移植肾动、静脉血流开放时间为分界点,总结患者围手术期的生理特点,分析患者血流开放前、多尿期及恢复期的营养支持治疗及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护,并依据输液方案进行治疗。结果移植肾动、静脉血流开放前的输液应以胶体如浓缩红细胞、血浆及清蛋白为主,多尿期应规律及时补充水及电解质,适当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吻合口愈合,尿量稳定后应预防代谢性酸中毒。结论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内环境复杂多变,及时有效地维护水、糖、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改良Heller手术中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变化,确定食管、贲门肌层切开的长度和比例.方法 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改良Heller加Toupet抗反流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患者15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28~61岁,术前病程6个月~9年.利用台式高分辨八通道胃肠动力监测系统,术中采用定点牵拉法监测食管下段四个方向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变化,并测量食管、贲门肌层切开的适宜长度.结果 全组无手术夕匕亡病例.食管贲门肌层切开的长度为5~8 cm.当食管侧切开长度为(5.3±1.5)am时,胃-食管连接处括约肌压力切开侧由(33.6±13.3)mm Hg(1 mm Hg=0.133 kPa)降至(9.7±4.6)mm Hg.胃侧切开长度(0.8±0.4)cm后,压力降至(4.8±3.1)null Hg.食管、贲门肌层切开前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 术中食管测压可指导改良Heller于术中食管、贲门肌层切开的长度,为提高改良HeUer手术技术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33.
武国军  王禾  袁建林  于磊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6):578-581
目的获得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基因,应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前列腺癌(PC)患者外周血中PSMA mRNA.方法从人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中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PSMA基因,克隆入pUC19质粒中,用全自动荧光测序仪测定其序列.根据PSMA cDNA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应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36例PC患者和23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外周血中PSMAmRNA,结果与巢式RT-PCR方法检测前列腺特异抗原(PSA)mRNA比较.结果获得了PSMA基因(由2 253 bp组成,可编码751个氨基酸),与已发表的PSMA cDNA序列一致.应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PC患者外周血PSMA mRNA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 7%和100.0%,与巢式RT-PCR方法检测PC患者外周血PSA mRNA(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0.6%和87.0%)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成功地克隆了PSMA基因并应用于临床PC诊断,巢式RT-PCR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PSMA mRNA在PC诊断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明显优于PSA mRNA.  相似文献   
34.
2006~2007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成都地区的用药情况趋势.方法:对成都地区17家医院2006~2007年药品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7销售额增长了27.72%,14大类药品销售金额排序没有明显变化,抗感染药物仍然占据第1的位置.结论:成都地区药物使用逐渐趋于更加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35.
产后出血的急救处理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此为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产科危症之一,应特别重视.主要原因为宫缩无力,临床表现为产道出血急而量多,或持续小量出血,重者可发生休克.  相似文献   
36.
<正>景岳虽指出"散者,散表也",但在运用散法时并不拘泥于表证的有无,而是针对邪正盛衰的不同情况,将汗法、和法、补法等多种方法融汇运用其中,从而达到散邪的目的。一、熟知药性,散之得宜。同为发散之药,缓急寒热不同,所治殊异,若不详加辨识,则不能达到散邪之目的。如麻、桂用于阴邪在表,寒毒较深之证,而邪浅气弱者忌之。麻黄不用于阳明、少阳之证,非  相似文献   
37.
斑秃是一种毛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中精神应激机制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作为大脑-皮肤之间的神经免疫内分泌联系的神经肽类的研究:外部应激因素可通过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生长因子、肥大细胞、巨噬细胞、γ8T细胞组成相互作用的网络,这些物质组成"脑-毛囊轴",毛囊对这些应激介质高度敏感,应激正是通过这个途径影响毛发生长;二是对皮肤作为外周类似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单位的研究:皮肤具有自己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皮肤及其附属器也能产生同样的系统性应激反应所需要的介质,人类皮肤也可表达促皮质素释放激素.  相似文献   
38.
解偶联蛋白在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邹飞  于磊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3):1950-1951
棕色脂肪组织(BAT)是哺乳动物体内非战栗产热的主要来源,对于维持动物的体温和能量平衡起重要作用。位于BAT线粒体内膜的解偶联蛋白(UCP)是决定BAT功能的关键因素,其作为质子通道驱散氧化呼吸时形成的H^ 梯度,从而增加呼吸,阻止ATP形成,通过将呼吸链与ATP产生过程解偶联来影响体内能量平衡。这些解偶联蛋白的生物学特性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解偶联蛋白家族成员,主要有UCP1、UCP2、UCP3、UCP4以及UCP5(脑线粒体转运蛋白,BM-CP1)。对年来年关于UCP的动物学研究以及在人体中的研究两个领域中的实验结论做了一个总结,对UCP在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39.
为掌握驻兰州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于2004年对该部属16所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食管下括约肌总长度(LESL)在Nissen胃底折叠术中的监测价值.方法:2003-2007年利用食管测压指导短松式Nissen手术治疗滑动型食管裂孔疝31例.采用台式高分辨八通道胃肠动力监测系统液导法测定.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LESP和LESL、术后并发症、手术远期疗效等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术中LESP较术前升高10-12 mmHg.LESL较术前长1-1.5 cm.术后随访2年以上,手术有效率96.5%.全组仅1例24 h pH监测有明显酸反流,但无症状.结论:通过抗反流手术加术中测压,能够更准确判断胃底折叠缝合的松紧程度,有利于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