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IgA肾病110例病理变化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 7~ 2 0 0 0年 ,本科收治 Ig A肾病 110例 ,均经肾穿活检 ,肾组织免疫荧光检测确诊 ,经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效果良好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0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 6 6例 ,女44例 ;年龄 15~ 6 5岁 ,平均 2 8岁。病程 7天~ 17年 ,平均 1年 9个月 ,所有病例均排除继发性肾炎。1.2 临床类型 :肾病综合征 35例 ,慢性肾炎 33例 ,急性肾炎9例 ,隐匿型肾炎 7例 ,血尿型 2 6例。1.3 临床表现 :110例中 ,仅有血尿者 2 8例 ,以蛋白尿为主 ,尿蛋白定量 >3g/日 ,伴镜下血尿 +~ ++者 44例 ;以血尿为主 ,镜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4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康复情况优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53.
猪苓汤是张仲景清热利水养阴的代表方,可用于治疗少阴阴虚有热,或邪热伤阴,水与热互结证。肾盂肾炎、再发性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肾小球性血尿在其病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湿热蕴结下焦及伤阴的表现,张雪梅主任古方新用,运用猪苓汤化裁治疗多种肾脏疾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4.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体会张雪梅,舒贵扬,程星,严晓华,林笠英350001福建省省立医院笔者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收效颇佳,本文就激素的应用、水肿、低蛋白血症、蛋白尿、血尿的处理等,谈谈治疗体会。1 激素与中药配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55.
双虎清胆颗粒为中药三类新药,为进一步观察该药的疗效特点,从2001年6月~2004年6月,我们对服用双虎清胆颗粒的乙肝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高颅压脑膜脑炎的综合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颅压脑膜脑炎是内科急症,预后差,因此在正确诊断的同时,寻找有效的抢救措施是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唯一途径。为了探讨高颅压脑膜脑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单纯内科治疗及内科治疗加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鞘内注射药物及侧脑室穿刺引流等综合方法治疗49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36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发病率明显高于国外,笔者对确诊的36例HBV—GN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2期潜伏梅毒并发肾损害的临床及肾脏病理表现,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病理诊断及治疗反证,诊断为2期潜伏梅毒并发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本病例特点为:(1)肾病综合征伴镜下血尿;(2)肾脏病理:膜性肾病1期伴系膜增生;(3)免疫组化IgG、IgA、IgM、C3在血管攀部位呈 ~ 沉积,系膜区少量沉积;(4)血浆反应(RPR)及梅毒螺旋体血球凝试验(TPHA)阳性;(5)与肾病同时出现淋巴结肿大;(6)既往无梅毒病史;(7)既往及发病以来无皮疹及硬下疳等皮损现象.结论:梅毒性肾病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潜伏性极易导致误诊误治,提示我们对每个肾病患者都应该注意病因学诊断.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Primary Glomerulonephritis,CPGN)和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了解两组疾病中医体质分布的规律性与差异性。方法将8 0例CPGN和6 2例LN患者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判定体质类型并观察分布情况。并进一步细化临床分型为肾病综合征组、非肾病综合征组,探讨不同临床分型体质分布存在的差异。结果CPGN组与LN组均以虚性体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为主(5 0%),但CPGN患者体质类型以气虚质、阳虚质为主(2 0%);LN患者体质类型以阴虚质为主(2 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表现为非肾病综合征CPGN组最主要体质类型是气虚质(26.82%),而LN组主要是阴虚质(26.8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CPGN痰湿质比例明显高于LN组,LN组湿热质比例明显高于CPGN,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中医体质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与促炎性细胞因子在川崎病(KD) 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检测KD患儿急性期及治疗后外周血单核细胞内11β-HSD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11β-HSD 蛋白的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IL-17A和IL-6水平。结果:病例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单核细胞内11β-HSD1 mRNA表达水平及IL-17A和IL-6水平分别为7.13±0.79、(43.40±5.20) pg/ mL、(68.30±6.26) pg/ mL,较正常对照组1.00±0.07、(24.30±2.26) pg/ mL、(30.04±2.86) pg/ mL明显升高( P <0.01),而治疗后结果分别为3.43±0.52、(27.30±2.50) pg/ mL、(38.30±3.50)pg/ m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11β-HSD2 mRNA表达水平为0.32±0.05,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00±0.06(P<0.01),治疗后水平为0.82±0.04,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免疫印迹检测11β-HSD蛋白表达水平的结果 分析与11β-HSD mRNA表达水平结果分析一致。结论:KD急性期11β-HSD、促炎性细胞因子在调节KD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