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楔形切除术治疗淋球菌感染后继发男性尿道旁管扩张的疗效.方法 高频超声指导下,用楔形切除术切除男性淋球菌性尿道旁管扩张11例.详细记录患者术中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并发症.手术后4周内尿道外口小孔消失,挤压原小孔处,无分泌物自原小孔处溢出,高频超声未能检测到管道状回声判为痊愈.手术4周后尿道外口仍有小孔,挤压后仍有分泌物自小孔处溢出,高频超声仍能检测到管道状回声判为无效.结果 11例患者手术时间14~23 min[(19.19±2.71)min]、术中出血量8~14 ml[(11.09±2.07)ml]、伤口愈合时间13~17 d[(14.91±1.45)d].10例痊愈,1例无效.均无并发症,龟头均无缺损.结论 楔形切除术治疗男性淋球菌性尿道旁管扩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s,TLR4)在不同癌症类型的表达水平、预后结果、免疫浸润等。方法使用GEO数据库、TCGA数据库、人类蛋白质图谱(humanproteinatlas,HPA)和多种生物信息工具对TLR4进行泛癌分析,从分子水平、基因表达水平、生存状态、免疫浸润、基因突变以及相关细胞代谢途径等方面来探讨TLR4在不同类型癌症发生发展和癌症患者临床预后中的作用。结果 TLR4在大多数癌症中呈现低表达(P<0.05),并且与癌症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TLR4在多数癌症的表达与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fibroblasts,CAFs)浸润有关。TLR4参与到免疫应答、DNA转录调控、肿瘤增殖、凋亡、翻译后修饰和自噬等多种生物过程。结论TLR4表达与癌症患者临床预后和免疫细胞浸润存在统计学相关性,这将有助于人们从临床角度认识TLR4在癌症发生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内皮细胞微粒(EMP)水平的改变并初步观察其形成的机制。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8月—2021年6月60例AP患者的血液标本,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n=23)、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组(MSAP组,n=23)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组,n=14),取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使用差速离心法获得贫血小板血浆,流式细胞仪检测CD31+CD41-EMP水平,ELISA检测内皮素(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使用AP患者的血浆刺激HUVEC细胞,使用流式细胞术和qRT-PCR分别检测EMP、细胞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VCAM-1、NADPH氧化酶及P-选择素的表达。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Kr...  相似文献   
104.
骨肿瘤截除术时,常需考虑重建骨骼,保持骨骼的连续性。一般应用二种方法:一为植骨术,取自体骨移植,融合邻近关节或用异体骨移植,则可保留关节。一为人工代替品。这两种方法均存在各自问题。本法采用酒精灭活再植,手术方法较简便,不需特殊材料,骨愈合好,关节稳定并有适当活动范围,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现介绍经治的1例如下: 患者男,24岁。1.5年前右小腿前侧碰伤后继而出现疼痛和包块。于1989年12月13日拟  相似文献   
105.
经B超、CT检查胆囊癌11例确诊仅2例;其余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和胆囊息肉、病理结果,胆囊腺癌8例,鳞癌1例,胆囊乳头状腺瘤,腺机瘤恶变各1例。  相似文献   
106.
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的康复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患者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1年1月于大连市某医院行剖宫产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风险评估的康复护理,2组患者均持续干预1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负面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量表(SF 36)评分],比较2组患者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恶露持续时间、正常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VA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精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2.04%,低于对照组的1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风险评估的康复护理能促进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快速恢复,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缓解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7.
叶绿素染色在喉癌下咽癌颈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喉癌、下咽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方式。方法 :对 5 0例喉癌、下咽癌患者于颈清扫术前 ,在喉及下咽粘膜下注射叶绿素使颈淋巴结系统染色 ,指导施行颈清扫术并收集淋巴结 ,进行连续切片观察。结果 :颈淋巴结被染成深绿色 ,与周围组织颜色对比明显 ,便于颈部手术和采集淋巴结 ;经病理检查证实 ,颈淋巴结总的转移率为 4 8% ,Ⅰ、Ⅴ区转移时均伴有其它区域的转移 ,Ⅱ、Ⅲ区转移率高于Ⅰ、Ⅳ、Ⅴ区 (P <0 .0 1) ;临床诊断颈淋巴结阴性 (cN0 )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 2 3.5 % ,转移区域均在Ⅱ、Ⅲ区。结论 :临床诊断颈淋巴结阳性 (cN+ )喉癌、下咽癌患者的颈清扫手术 ,首先要保证清扫II、III区淋巴结 ,术中所见决定选择性颈清扫术式 ,对cN0 的下咽癌或声门上癌可行单侧或双侧颈深上、中淋巴结清扫术。叶绿素染色清晰 ,安全无毒 ,便于手术 ,可以在颈清扫术中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C-sis基因对暴发性肝衰竭(FHF)的影响.方法 将重组质粒pcDNA3.1/C-sis注射入鼠尾静脉导入大鼠肝脏,48 h后用内毒素(LPS)联合D-半乳糖胺(D-GalN)处理大鼠建立FHF模型;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FHF+林格氏液注射组,FHF+空载质粒组,FHF+C-sis质粒组;利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sis 的表达;计算实验大鼠的死亡率;利用TUNEL来检测细胞凋亡;检测实验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结果 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和FHF+空载质粒组比较,FHF+C-sis质粒组的C-sis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P均<0.01).在24 h观察期内,正常对照组大鼠均存活,在FHF+林格氏液注射组和FHF+空载质粒组24 h内分别有70.00%和80.00%的大鼠死亡;而FHF+C-sis质粒组在24 h的观察期内死亡率仅20.00%.TUNEL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HF+林格氏液注射组肝脏组织中细胞凋亡增多(P<0.01);与FHF+空载质粒组相比,FHF+C-sis质粒组肝脏组织中细胞凋亡减少(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HF+林格氏液注射组的ALT(P<0.01)和AST(P<0.05)含量升高;与FHF+空载质粒组比较,FHF+C-sis质粒组的ALT(P<0.01)和AST(P<0.05)含量降低.结论 C-sis基因能抑制LPS联合D-GalN诱导的大鼠FHF.  相似文献   
109.
丁浩  曹娟  章旭  李海涛  印荻  危志强 《重庆医学》2017,(36):5093-5097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在该院肾内科住院的CKD患者107例,另外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Klotho蛋白水平,采用腹部侧位X线片评估患者的腹主动脉钙化(AAC),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肱动脉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颈动脉中膜厚度(cIMT).比较CKD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Klotho蛋白水平的差别;探讨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血管功能紊乱如血管钙化、内皮功能紊乱、cIM T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CKD组患者血清Klotho蛋白水平和FMD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IM T和AA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CKD进展,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也显著降低.CKD患者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年龄(r=-0.348,P<0.01)、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对数(log iPTH,r=-0.366,P<0.01)、cIMT(r=-0.192,P<0.05)及AAC评分(r=-0.251,P<0.01)呈负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r=0.387,P<0.01)、1,25-二羟维生素D3(1,25-(O H)2-D3,r=0.311,P<0.01)及FM D(r=0.190,P=0.048)呈正相关.FM D≥6.0%、cIM T<1.0 mm及AAC评分等于0分的患者血清Klotho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FMD<6.0%、cIM T≥1.0 mm及AAC评分大于0分的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3.63,95%CI:1.75~8.89,P=0.002)、平均动脉压(MBP)(OR=2.98,95%CI:1.45~7.69,P=0.09)、蛋白尿(OR=1.97,95%CI:1.16~3.73,P=0.022)、血清Klotho蛋白水平(OR=0.60,95%CI:0.39~0.98,P=0.007)是血管钙化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随着CKD进展,血清Klotho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下降是血管钙化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微炎症状态和蛋白质能量消耗(PEW)在维持性腹膜透析(MPD)患者中发病特点,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MPD患者96例.采用改良SGA法、汉化营养不良原炎症评分(SMI)评分和清蛋白(Alb)进行营养评估,微炎症状态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同时检测Alb、血清总蛋白(TP)、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胆固醇(Tch)等指标.结果 MPD患者PEW发生率36.50%,其中大于65岁患者占62.86%,透析龄大于2年患者占57.10%,糖尿病肾病患者占40.00%;MPD患者hs-CRP>5 mg/L占58.33%,其中大于65岁患者占42.86%,透析龄大于2年患者占60.71%,糖尿病肾病患者占32.14%.PEW组糖尿病肾病患者、年龄、透析龄、hs-CRP、TNF-α、IL-6高于非PEW组,而BMI、TP、Alb、PA、Hb、Tch、中臂围(MAC)、中臂肌围(MAMC)的比例低于非PEW组(均P<0.05);hs-CRP>5 mg/L组年龄、透析时间、TNF-α、IL-6高于hs-CRP≤5 mg/L组,而TP、Alb、PA、TF、Hb、Kt/V≥1.72的比例低于hs-CRP≤5 mg/L组(均P<0.05).校正性别、年龄、透析龄影响因素,MPD患者hs-CRP水平与Alb、PA、TF、Tch、Scr、TG水平呈不同程度负相关;患者IL-6水平分别与Alb、PA、TF、Tch、TG呈不同程度负相关;患者TNF-α水平与Alb、PA、TF、TG、Tch水平呈不同程度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透析龄、微炎症状态、低蛋白血症是PEW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PD患者PEW、微炎症状态发生率高,PEW、微炎症状态发生具有高龄、透析龄长的特点,糖尿病患者更易并发PEW、微炎症状态,高龄、透析龄、微炎症状态、低蛋白血症是PEW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