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74篇
  免费   2849篇
  国内免费   1723篇
耳鼻咽喉   319篇
儿科学   476篇
妇产科学   136篇
基础医学   1575篇
口腔科学   446篇
临床医学   3357篇
内科学   2562篇
皮肤病学   320篇
神经病学   574篇
特种医学   1214篇
外科学   2687篇
综合类   7805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3104篇
眼科学   335篇
药学   3157篇
  36篇
中国医学   2589篇
肿瘤学   1248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350篇
  2022年   884篇
  2021年   1111篇
  2020年   1006篇
  2019年   501篇
  2018年   523篇
  2017年   807篇
  2016年   569篇
  2015年   1062篇
  2014年   1387篇
  2013年   1801篇
  2012年   2558篇
  2011年   2720篇
  2010年   2416篇
  2009年   2207篇
  2008年   2204篇
  2007年   2193篇
  2006年   1854篇
  2005年   1533篇
  2004年   1087篇
  2003年   879篇
  2002年   710篇
  2001年   640篇
  2000年   417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 毫秒
31.
目的 观察和评价含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 (MDR PTB)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将 177例MDR PTB患者分为治疗组 88例和对照组 89例。化疗方案 :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为主 ,联合利福喷汀、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吡嗪酰胺 ;对照组用链霉素、乙胺丁醇 ,联用药物同治疗组 ,疗程均为 2 1个月。结果 共有 16 1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 ,治疗组 82例 ,痰菌阴转率 83% ;对照组 79例 ,痰菌阴转率 5 8% ;痰菌阴转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病灶显效率 5 0 % ,空洞闭合率 6 3%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 31% ,对照组为 35 %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的方案治疗MDR PTB ,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变吸收好转 ,药物不良反应低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体重指数分级标准应用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按照体重指数分级标准计算出的体重值应用表的实用价值。方法将身高作为选定变量,其变量值间距为1 cm,按照体重指数分级标准上、下限值,分别乘以身高2(m2),即求出相对应的体重(kg),依此制成应用表。判定时依据身高和实测的体重,对照应用表得出其体重指数分级范围。结果制成并列出以体重值查对其相对应危险值应用表。结论本查对表适用于大规模的预防性健康体检。在人体生长发育阶段能做到自身动态监测,对早期预防肥胖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糖监测的苇要指标,反映检测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存在贫血、酸中毒、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血液透析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应用等因素,对HbA1c的测定会造成影响.糖化血清蛋白(GSP)反映检测前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仅受血浆蛋白的影响,几乎不受血红蛋白和EPO治疗等以上因素的影响,且对短时间内的血糖变化更为敏感.将GSP作为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血糖监测指标可能比HbA1c更理想.  相似文献   
34.
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分别测定了正常组、特布他林组、特布他林十曲尼司特组豚鼠的肺组织β受体最大结合力和解离常数,结果显示:给特布他林后豚鼠肺组织β受体发生明显的向下调节.曲尼司特可预防此向下调节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38例非小细胞癌脑转移的综合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对38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头部、胸部放疗并结合全身化疗的综合治疗.结果近期疗效的有效率为76.3%(29/38).神经精神症状缓解率73.7%(28/38),肺部症状缓解率60.5%(23/38).1年生存率31.5%(12/38),2 a生存率10.5%(4/38).结论合理采用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6.
目的为抑制脑血栓形成,合成与TF基因启动子区切应力反应元件(SSRE)形成三链DNA的硫代磷酸酯寡核苷酸(TFO)。方法设计TFO序列14条,采用固相亚磷酰胺三酯固相法合成TFO。硫代磷酸酯修饰在TFO的3'末端进行。应用电泳迁移分析(EMSA)观察寡核苷酸和硫代脱氧寡核苷酸的亲和性。结果在设计合成的14条寡核苷酸中,与靶序列能形成三链DNA的TFO只有T21GTa、T14GTa和T15GTa,其Kd值分别为3.6×10-10、1.0×10-9和1.0×10-8(M),经硫代磷酸酯修饰后分别为:2.3×10-9、3.8×10-9和1.5×10-8。结论硫代磷酸酯修饰的T21GTa-ps、T14GTa-ps和T15GTa-ps能够与TF基因启动子SSRE的3个位点形成三链DNA。  相似文献   
37.
目的: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胆道残余结石,方法:应用介入方法经T管窦道网蓝取石,结果:治疗3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成功率达92.3%,结论:经T管窦道网蓝取石治疗胆道残余结石,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a(TNF a)诱导Graves病甲状腺细胞凋亡与相关蛋白表达在Graves病 (GD)发病关系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方法检测 5 0例Graves病患者TNF a,并检测对照组对Fas表达的影响。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方法进行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液中的sFas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Fas/sFasmRNA检测采用半定量RT PCR法。结果 含有TNF aGD组细胞凋亡率为 92 6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凋亡率 (36 0 % ) (P <0 0 1)。其含有TNF aGD组甲状腺细胞sFas、Fas/sFasmRN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TNF a诱导Graves病甲状腺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sFas、Fas/sFasmRNA有一定水平的表达 ,这些改变可能是TNF a破坏甲状腺细胞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细胞线粒体膜电势(△ψm)的变化及NMDA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MK-801对这一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7日龄新生SD大鼠HIBD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n=6),HIBD组(n=10)和HIBD+MK-801组(n=10)(MK-801于低氧处理前按0.3mg/kg剂量腹腔注射).于缺氧缺血后立即断头处死动物,制成脑细胞悬液后,以罗丹明123(Rho123)标记、以流式细胞仪测定△ψm的变化.结果围产期HIBD时双侧脑细胞△ψm值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以损伤侧(右侧)为甚,右侧脑细胞△ψm由正常状态下的(18.93±0.74)MFL降至损伤后的(7.59±0.32)MFL,右左△ψm比值由正常状态下的1.06±0.05降至损伤后的0.80±0.06(降低了24.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HIBD后脑细胞△ψm明显降低,提示线粒体功能明显受损;MK-801可减轻这一变化,提示NMDA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可通过减轻线粒体功能受损程度治疗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40.
纳米血管生成素-2小干扰RNA质粒制备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血管生成素-2小干扰RNA(Ang-2siRNA)质粒纳米微粒,并观察其基因转染能力和基因沉默效果.[方法]应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Ang-2siRNA质粒,将其与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用水/油/水(W/O/W)双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纳米微球,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和粒径.然后转染原代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观察纳米Ang-2siRNA微粒干扰Ang-2基因表达的效果及其细胞保护功能.[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到Ang2siRNA纳米微球呈球形和椭球形,粒径150~200 nm,大小分布均匀,包封完整,分散性良好.有较强转基因能力,良好的RNA干扰效果和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功能.[结论]成功制备纳米Ang-2siRNA微粒,并证实其载基因能力和RNA干扰效果,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因素有良好保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心肌梗死的血管修复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