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82篇
  免费   2315篇
  国内免费   1325篇
耳鼻咽喉   195篇
儿科学   403篇
妇产科学   164篇
基础医学   1362篇
口腔科学   401篇
临床医学   2978篇
内科学   2110篇
皮肤病学   310篇
神经病学   365篇
特种医学   949篇
外科学   2459篇
综合类   6404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2747篇
眼科学   259篇
药学   2760篇
  27篇
中国医学   2106篇
肿瘤学   908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664篇
  2021年   901篇
  2020年   770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435篇
  2017年   636篇
  2016年   467篇
  2015年   842篇
  2014年   1199篇
  2013年   1497篇
  2012年   2201篇
  2011年   2245篇
  2010年   2027篇
  2009年   1940篇
  2008年   1898篇
  2007年   1910篇
  2006年   1632篇
  2005年   1332篇
  2004年   872篇
  2003年   778篇
  2002年   590篇
  2001年   570篇
  2000年   446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治疗性疫苗基因的合成、表达及其产物的抗原性。方法设计、并合成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抗原基因BPT,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WR450-1,构建重组质粒PWR/BPT。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乙型肝炎多表位抗原蛋白并纯化该蛋白,并用Western-blotting方法初步检测该抗原蛋白的抗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WR/BPT,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乙型肝炎多表位抗原蛋白,Western-blotting 检测显示该蛋白具有良好抗原性。结论HBV多表位治疗性抗原基因的设计是成功的,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能是较理想的HBV治疗性疫苗候选物。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讨小鼠树突状细胞(DC)负载前列腺癌细胞株RM-1的裂解产物后,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及其抗肿瘤的免疫作用。方法 将RM-1细胞的裂解产物(T-lysate)作为肿瘤抗原负载小鼠骨髓来源的DC,构建DC瘤苗(T-lysate/DC),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四唑氮蓝(MTT)还原法检测其免疫活性;ELISA法检测其诱导细胞因子白介素(IL)-2和γ-干扰素(IFN-γ)的作用;体内实验检测DC瘤苗的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和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DC负载RM-1细胞的裂解产物后,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Ⅱ)及共刺激分子(B7-1、B7-2)的表达明显增高;T-lysate/DC能够诱导小鼠产生RM-1特异性CTL,使细胞上清液中IL-2和IFN-γ水平升高,对小鼠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并能有效抵抗肿瘤细胞的攻击;经T-lysate/DC治疗的荷瘤小鼠瘤体生长减慢,存活期延长,瘤体出现坏死和炎细胞浸润。结论 DC负载前内腺细胞解产物后,能够有效诱导搞肿瘤免疫反应,为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探索良性脑膜瘤的复发与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的关系 ,并寻找能预测其复发的指标。 方法 :对 1 5例复发的良性脑膜瘤和 2 2例非复发的良性脑膜瘤共 4 9份标本分别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Ki 6 7的免疫组化染色 ,计数阳性细胞数的比率即标记指数 (LI) ,比较各组间的PCNALI和Ki 6 7LI。 结果 :复发的良性脑膜瘤的PCNALI和Ki 6 7LI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 (P <0 .0 5 ) ;复发组中同一患者前后两次手术标本的PCNALI和Ki 6 7LI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复发的良性脑膜瘤的细胞增殖性高于未复发组 ,当PCNALI>2 .0 %时 ,提示肿瘤有复发倾向。良性脑膜瘤复发后其增殖特性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白介素13受体(IL-13R)基因表达与肿瘤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对6例正常脑组织,50例人脑胶质瘤和2个脑瘤体外细胞系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13R。结果人脑胶质瘤组织IL-13RαmRNA总阳性表达率70%,正常脑组织中仅1例有极弱的表达;2例恶性胶质瘤体外细胞系均高表达。IL-13RαmRNA表达率和表达丰度与胶质瘤分级(前者rs=0.87,P〈0.01;后者rs=0.69,P〈0.01)、肿瘤增殖活性Ki-67LI(r=0.64,P〈0.01)呈正相关,即胶质瘤恶性程度越高,IL-13RαmRNA表达率和表达水平越高。结论IL-13Rα基因在人脑胶质瘤中表达上升,与肿瘤的分级和肿瘤增殖活性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某些肿瘤治疗效果及监测复发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5.
为筛选大叶紫薇叶中具有降血糖活性的成分,采用3T3-L1细胞葡萄糖消耗模型作为检测手段,对大叶紫薇叶提取物采用HP-20树脂吸附、溶剂萃取、制备薄层分离和制备高效液相分离,导向筛选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各分离组分.结果发现,大叶紫薇叶中corosolic acid、熊果酸和总三萜具有降血糖活性.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血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6例主动脉夹层血肿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特点、误诊情况、影像学诊断及内科治疗。结果  86.1%的病例有高血压史和现症高血压 ,其中合并冠心病 7例、糖尿病 4例、高脂血症 17例 ;88.9的病例有胸、腰背或腹痛并呈游走性 ;经治疗病情缓解出院 2 8例 ,占 77.8% ;死亡 8例 ,病死率为 2 2 .2 %。结论 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发现内膜撕裂口、钙化的内膜内移或真假腔 ,是确诊主动脉夹层血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7.
内镜治疗老年总胆管结石3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焱  朱玉华  张彪 《海南医学》2003,14(1):12-14
目的:探讨内窥镜治疗老年总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我院普外科收治的30例70岁以上的老年总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B超或螺旋CT明确诊断并接受内镜治疗,治疗方法包括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乳头括肌切开(endoscopic shincterotomy,est)和取石术,碎石术,测定患者内镜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变化。结果:30例老年总胆管结石患者行ERCP检查,成功率100%,28例行EST,总胆管结石直径<1.0cm者成功率100%,结石直径1.0-1.5cm者成功率86%,结石直径≥1.5cm者需进行机械碎石取石,成功率75%;另有2例患者植入塑料支架作长期引流。1例患者发生与内镜有关的并发症,死亡例,30例患者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内镜治疗老年总胆管结石成功率增高,避免了手术创新,安全性好,缩短住院时间,是当前治疗老年总胆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利用不同的人巨噬细胞株 ,观察其在卡介苗 (BCG)诱导下产生一氧化氮 (NO)的可能性 ,探讨人体巨噬细胞在吞噬、杀灭结核分支杆菌过程中NO的作用。方法 :培养THP 1及U 937巨噬细胞 ,用抗酸染色方法 ,观察THP 1及U 937巨噬细胞对BCG的吞噬率 ;设不同细胞数组 ,添加不同剂量BCG ,用Griess法检测上清液中NO的含量。结果 :U 937巨噬细胞、THP 1巨噬细胞对BCG的吞噬率分别为 (14 .82± 2 .12 ) % ,(5 5 .71±8.4 2 ) % ,与U 937相比 ,THP 1对BCG有更强的吞噬能力 (P <0 .0 1) ;在不同细胞数组中 ,添加BCG均可以明显提高U 937和THP 1两种巨噬细胞对NO的分泌 ,并随着添加BCG剂量的增加而分泌增加。只有在添加大量BCG后 ,才有较大量NO产生。结论 :NO参与人巨噬细胞吞噬、杀灭结核菌的过程 ,在大量结核菌感染后 ,NO可能发挥更大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提高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意识和诊断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 3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基础疾病、诱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以及诊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32例肺动脉栓塞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主要病因 ,病死率 34 .4 % ;误诊率 75% ;误诊与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特异性不高。结论 医生的诊断意识不强和诊断水平不高有关 ,提高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意识和诊断水平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0.
马显杰  夏炜  张辉  鲁开化  郭树忠  韩岩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7):787-788,i0004
目的:探讨烧、创伤后,足背瘢痕挛缩所致仰趾畸形的治疗。方法:术中将足背瘢痕切除,彻底松解挛缩,将弓弦状伸肌腱切除部分或切断,切除部分挛缩的跖趾关节背侧关节囊,使关节复位,克氏针外固定,在拇指内侧或小趾侧,以跖趾关节处为蒂设计逆行皮瓣,转移覆盖外露的跖趾关节,供区及瘢痕切除后创面行全厚或断层皮片修复。结果:本组7例,均采用逆行皮瓣修复,畸形完全纠正,无继发畸形。结论:应用拇指及小趾侧方逆行皮瓣转移,治疗仰趾畸形可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