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38篇
  免费   5646篇
  国内免费   2819篇
耳鼻咽喉   452篇
儿科学   831篇
妇产科学   427篇
基础医学   3361篇
口腔科学   918篇
临床医学   6305篇
内科学   5077篇
皮肤病学   518篇
神经病学   1187篇
特种医学   17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490篇
综合类   13546篇
现状与发展   10篇
预防医学   5560篇
眼科学   856篇
药学   6296篇
  69篇
中国医学   5813篇
肿瘤学   2492篇
  2024年   182篇
  2023年   766篇
  2022年   1817篇
  2021年   2524篇
  2020年   2068篇
  2019年   1223篇
  2018年   1199篇
  2017年   1544篇
  2016年   1207篇
  2015年   2273篇
  2014年   2865篇
  2013年   3498篇
  2012年   5051篇
  2011年   5188篇
  2010年   4490篇
  2009年   3919篇
  2008年   3931篇
  2007年   3753篇
  2006年   3220篇
  2005年   2465篇
  2004年   1785篇
  2003年   1405篇
  2002年   1095篇
  2001年   897篇
  2000年   688篇
  1999年   296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应用99mTc-DTPA肾动脉显像评价Stanford不同分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左、右侧肾功能及总体肾功能受损程度,帮助临床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8日至2019年7月19日,在本院核医学科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48例,评价患者双肾血流灌注、总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分肾的GFR,比较Stanford主动脉夹层A型(简称A型)患者和主动脉夹层B型(简称B型)患者之间总肾功能及分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及血尿酸水平的差异。结果:B型患者术后总GFR低于A型患者(67.5 vs.80.6 m L/min,P<0.05),其中以左肾功能受损为著(30.9 vs.40.3 m L/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动态显像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早期评价肾功能有重要价值。主动脉夹层B型患者GFR较A型减低,且左侧肾GFR减低更明显,临床可以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技术,探讨房性心律失常对二尖瓣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房性心律失常拟行射频消融的患者49例纳入观察组,另外选取21例正常窦性心律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经胸超声心电图(TTE)和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检查,将两组患者的瓣环投影面积(A2D)、瓣环周长(C3D)、瓣环高度(H)、瓣环前后径(DAP)、瓣环前外侧至后内侧直径(DAIPm)、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前后径(Lad)等参数进行比较,并分别计算对合面积和对合指数,之后采取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或逐步线性回归对各参数及临床因素与对合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LVEF和对合面积方面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A2D、C3D、H、DA、PDAIPm、Lad方面的比较,房性心律失常组患者明显高于正常窦性心律组患者(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对合指数明显降低(P<0.05).将49例观察组患者以不同心律失常类型分为持续性房颤、阵发性房颤、房扑、混合型房性心律失常4个亚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LVEF、C3D、Lad、对合指数方面的比较,各亚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是导致对合指数低的危险因素,另外对合指数较低、房性心律失常是导致二尖瓣返流的重要因素.结论:房性心律失常对患者二尖瓣的A2D、C3D、H、DA、PDAIPm、Lad等都会造成较大影响,从而降低对合指数,影响二尖瓣的正常功能,导致二尖瓣返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经脉包括经(气)络和血(脉)络,清代周学海《读医随笔》将气络末端称为"气之细络",脉络末端称为"血之细络"。心之气络涵盖心脏起搏与传导系统等广泛调控机制,心之脉络涵盖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心之气络与脉络相互协调,营卫相偕而行,共同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营卫异常而发为心律失常,基于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损其心者,调其营卫"(《难经·十四难》)治疗原则指导心律失常辨证论治,同时充分结合现代致病因素和致病特点,分别选用调节卫气营血之方药,标本兼治,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Stellate ganglion (SG) modifica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for arrhythmia treatment. In this study, transesophageal SG imaging and intervention were explored using a homemade 30F integrated focused ultrasonic catheter in healthy mongrel canines in vivo. Anatomic details of SGs were ultrasonically imaged and evaluated. SG had a heterogeneous echoic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 profiles sketched by hyper-echoic outlines in an ultrasonogram. Left SG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uccessfully ablated through the esophagus under ultrasonic guidance provided by the catheter itself. Two weeks after the ablation, the QT and QTc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sham group and at baseline (both p values < 0.001). Histologic examination revealed that left SGs were destroyed. No major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This approach may be further explored as a method for ganglia remodeling evaluation and as a strategy of ganglia modification for arrhythmia and for other diseas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部超声在早产儿肺部感染评价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肺部感染早产儿80例为观察组,无肺部感染的早产儿80例为对照组,均给予新生儿肺部超声检查,比较2组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呼吸指数,比较观察组不同病情、预后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呼吸指数,分析肺部超声评分和氧合指数、呼吸指数的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对照组,呼吸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极危重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危重和非危重患儿,呼吸指数高于危重和非危重患儿,危重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非危重患儿,呼吸指数高于非危重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超声评分与呼吸指数呈负相关(r=-0.455,P<0.05),与氧合指数呈正相关(r=0.470,P<0.05)。观察组死亡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存活患儿,呼吸指数高于存活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超声评分预测患儿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高于呼吸指数和氧合指数(P<0.05),其截断值为20分时,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8.50%和75.00%。 结论 新生儿肺部超声在早产儿肺部感染评价中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灸中脘穴对脾胃虚寒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激素、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脾胃虚寒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重灸中脘穴治疗。疗程结束后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胃动力学(胃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率)、主要临床症状评分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AS、MTL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胃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重灸中脘穴治疗脾胃虚寒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可调节胃肠激素,改善胃肠动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小汤山地区儿童贫血分布情况,并指出合理化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日本产西斯美康xs-800i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0-3岁儿童末梢血的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2013年儿保门诊0~3岁儿童体检人数为1334人,其中贫血患儿为176名,贫血的发病率是13.19%。其中,本地儿童616人,贫血发病率是9.42%;流动儿童718人,贫血发病率是16.43%,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男性儿童贫血发病率为13.02%,女性贫血发病率13.46%,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1);6个月-1岁儿童贫血发病率为35.79%,1-2岁为4.48%,2-3岁为2.61%,三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纯母乳喂养儿童贫血人数为47人,贫血的发病率是6.15%,混合喂养儿童贫血人数为29人,贫血的发病率是8.19%,人工喂养喂养儿童贫血人数为100人,贫血的发病率是46.30%,三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母孕期贫血儿童贫血人数为97人,贫血的发病率是18.29%,母孕期无贫血儿童贫血人数为79人,贫血的发病率是10.75%,三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地区0~3岁儿童贫血患病比6个月-1岁儿童显著增高,流动儿童比本市儿童贫血患病率显著增高,此外母孕期贫血及婴儿喂养方式的不同也是影响儿童贫血的原因,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正确指导6个月后婴儿家长的喂养方法及加强预产妇孕期营养指导应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植物代谢组学技术比较青海产区枸杞子与其他产区(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枸杞子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收集5个产区共97份枸杞子样本,其中青海61个样本,采用50%甲醇提取,检测~1H-NMR图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比青海产区枸杞子与其他产区枸杞子的化学差异性,并对各产区样本的枸杞多糖进行含量测定(以无水葡萄糖计),检测波长490 nm。结果:枸杞子的~1H-NMR图谱共检测到32个化学成分,多元统计分析表明青海产区枸杞子与其他产区样本相比,无明显分离趋势;青海产区枸杞子与宁夏产区相比,以及青海省6个不同地区的枸杞子相比,重叠样品较多,均不能显著分开。相似度结果表明,大多数样品的相似度0.85;化合物的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除了蔗糖、葡萄糖、脯氨酸等个别代谢物在各产区样本中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余代谢物在各产区样品中的含量分布基本一致。青海与其他产区样本中枸杞多糖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且枸杞多糖含量与~1H-NMR指认的小分子化合物的相关系数处于-0.2~0.4。结论:采用~1HNMR植物代谢组学技术从整体化学组成上分析了青海产区枸杞子的化学特征,并结合枸杞多糖含量测定,显示青海产区枸杞子与其他产区枸杞子的化学差异较小。建立的基于~1H-NMR的枸杞子质量评价方法可为其质控水平提升及种植产区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