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06篇
  免费   3005篇
  国内免费   1807篇
耳鼻咽喉   245篇
儿科学   416篇
妇产科学   220篇
基础医学   2125篇
口腔科学   441篇
临床医学   3315篇
内科学   2975篇
皮肤病学   308篇
神经病学   1014篇
特种医学   9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347篇
综合类   6079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2557篇
眼科学   543篇
药学   3185篇
  39篇
中国医学   2650篇
肿瘤学   1608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473篇
  2022年   1012篇
  2021年   1494篇
  2020年   1256篇
  2019年   878篇
  2018年   870篇
  2017年   958篇
  2016年   829篇
  2015年   1248篇
  2014年   1531篇
  2013年   1743篇
  2012年   2420篇
  2011年   2587篇
  2010年   2091篇
  2009年   1781篇
  2008年   1879篇
  2007年   1558篇
  2006年   1380篇
  2005年   1122篇
  2004年   798篇
  2003年   715篇
  2002年   589篇
  2001年   483篇
  2000年   360篇
  1999年   212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49年   1篇
  1938年   2篇
  1928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上肢骨肿瘤切除后的自体骨移植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骨移植对上肢骨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修复重建的效果。方法1998年8月~2004年3月,收治上肢骨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16例。男8例,女8例。年龄7~45岁。经病理确诊,肱骨近端尤文肉瘤和骨肉瘤各1例;肱骨远端尤文肉瘤2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8例,高分化软骨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骨肉瘤各1例。2例肱骨近端肿瘤行自体锁骨代肱骨;2例肱骨远端肿瘤行自体腓骨代肱骨;12例桡骨远端肿瘤中,1例行自体髂骨移植,11例行自体腓骨代桡骨进行重建。采用MSTS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结果2例肱骨近端自体锁骨移植患者分别随访36个月和12个月,术后保持部分肩关节前屈和后伸功能,但外展功能丧失;MSTS评分分别为23分和22分。2例肱骨远端自体腓骨移植患者分别随访4个月和6个月,肘关节功能良好,移植骨连接处已经出现骨愈合;MSTS功能评分分别为24分和19分。12例桡骨远端自体骨移植患者中11例随访6~75个月,功能良好,无明显并发症;1例髂骨植骨的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术后3个月移植骨完全愈合,至今随访75个月,肿瘤无复发。MSTS功能评分18~27分,平均22.6分。结论自体骨移植在上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建,尤其是儿童的骨缺损重建中,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3株长蠕孢属真菌对苗期毛脉酸模根中7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长蠕孢属真菌孢子悬浮液对苗期毛脉酸模叶面进行处理,使毛脉酸模感染长蠕孢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苗期毛脉酸模根样品中的7种生物活性成分进行测定,并对其生物活性成分的量和产量分别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3株长蠕孢属真菌叶面侵染苗期毛脉酸模对其根中白藜芦醇苷、大黄酚苷、大黄素甲醚的量在整个处理期内都没有显著性影响;对其根中白藜芦醇、酸模素、大黄素、大黄酚的量有显著性影响。结论从生物活性成分白藜芦醇的角度考虑,选择大斑病长蠕孢001进行诱导处理,处理时间不宜超过40d。本实验结果将为中药种植及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3.
对PET/CT检查的385例患者和169例健康体检者给予精心、科学的检查前、检查后护理,并注意自身的放射性防护。结果554例均检查顺利,医务人员近期血常规正常。  相似文献   
34.
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探索密闭式吸痰管应用在机械通气病人气道护理中的利弊.提出临床问题后,用主题"Endotracheal and Closed suction"检索Cochrane CDSR,ACP Journal Club,DARE,CCTR(OVID平台)、Medline、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获得相关证据.吸痰时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可明显减轻由吸痰引起的并发症症状,从而降低病人对吸痰的恐惧程度,避免由吸痰导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高转换型肾性骨病中骨保护素及其配体 (OPG,RANKL)的表达,并与骨形态计量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方法 选择10例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和3例正常人进行髂骨活检术,获得骨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OPG和RANKL蛋白质的表达。采用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结果 10例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经骨病理学检查证实均为高转换型骨病,以破骨细胞活化形成骨吸收陷窝伴或不伴骨矿化不全为特点。免疫组化显示尿毒症患者骨组织中以RANKL阳性表达为主。与正常对照相比,RANKL阳性表达细胞数目显著增加,OPG阳性表达细胞数目显著减少。尿毒症患者RANKL的阳性表达细胞数目与骨吸收面积和破骨细胞数目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高转换型肾性骨病中,PTH的溶骨作用可能是通过OPG/RANKL/RANK系统介导的。  相似文献   
36.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方法:200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90例采用MPCNL进行治疗;110例采用URL治疗,其中46例接受辅助ESWL治疗。结果:MPCNL组术后3天结石清除率为97.7%(88/90),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90/90)。URL术后3天结石清除率为25.4%(28/110),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81.8%(90/110),均显著低于MPCNL组(P<0.05)。结论: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URL手术治疗效果稍差,可以联合ESWL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7.
目的对国产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进行动物的实验研究,以初步证明奥美定是安全的软组织填充剂。方法将5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实验组注射奥美定配制液,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配制液,空白组不行任何注射。分别于注射后的第1、3、6、11、12个月做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同时将兔的内脏组织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注射奥美定后1~6个月兔内脏的组织学观察有轻度改变,6个月后逐渐转为“正常”;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和空白组比较(P>0.01),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初步认为奥美定是安全的软组织填充剂,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及长期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38.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白质损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白质损害的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16例AD患者和12名年龄及性别相当的健康老年人行DTI、T1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及T2-FLAIR检查,测量胼胝体膝部和压部、内囊前肢和后肢、额颞顶枕叶白质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值(FA)和平均弥散度(MD),分析FA、MD值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AD患者胼胝体压部、额叶、顶叶、颞叶FA值分别为0.602±0.043、0.270±0.034、0.294±0.043、0.302±0.032,与健康老人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且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关系,而内囊前后肢、枕叶、胼胝体膝部的FA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胼胝体压部、顶叶白质的MD值分别为(0.918±0.029)、(0.826±0.015)×10-9m2/s,与健康老人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且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而内囊前后肢、额叶、颞叶、枕叶和胼胝体膝部的MD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AD患者表现为脑白质的选择性损害,且损害程度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这种选择性损害反映了AD病理机制中皮质-皮质及皮质-皮质下联系的丢失;DTI技术可以用来监测疾病的进展情况及评价AD治疗药物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9.
Abstract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is a recently described mesenchymal tumor that can develop in any portion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The occurrence of a GIST in the urinary tract is rare, but GIST can present as tumor of the urinary tract or invade the urinary tract.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ed case of GIST in the ileal neobladder, which presented as a submucosal tumor. The patient underwent an open exploration and partial resection of the neobladder pouch.  相似文献   
40.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轻中度痔疮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轻中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动痔疮套扎器对156例轻中度痔疮患者施行自动痔疮套扎术,观察手术疗效、并发症和病人满意度.结果共施行套扎治疗287例次,平均每人1.8次.术后全部患者的痔疮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症状完全消除者143例(91.7%),以便血为主要症状者术后便血全部停止.术后主要不适有急便感或坠胀感51例(32.7%);术后痔块回缩不全8例(5.1%);无出血、感染、肛门狭窄等并发症.问卷调查病人的满意度,表示满意者149例(95.5%),基本满意6例(3.9%),不满意1例(0.6%).结论RPH对轻中度痔疮不仅具有极好的疗效,而且无需麻醉和住院,操作简便,术后痛苦轻微,几无并发症,病人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