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2篇
  免费   1389篇
  国内免费   755篇
耳鼻咽喉   120篇
儿科学   256篇
妇产科学   98篇
基础医学   903篇
口腔科学   234篇
临床医学   1599篇
内科学   1309篇
皮肤病学   158篇
神经病学   486篇
特种医学   483篇
外科学   1349篇
综合类   367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332篇
眼科学   182篇
药学   1528篇
  24篇
中国医学   1449篇
肿瘤学   639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444篇
  2021年   604篇
  2020年   543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326篇
  2017年   386篇
  2016年   301篇
  2015年   539篇
  2014年   769篇
  2013年   836篇
  2012年   1259篇
  2011年   1354篇
  2010年   1126篇
  2009年   967篇
  2008年   1052篇
  2007年   972篇
  2006年   838篇
  2005年   695篇
  2004年   523篇
  2003年   470篇
  2002年   389篇
  2001年   264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D-CTA检查疑似颅内动脉瘤病人52例,根据造影结果决定直接手术或进一步行3D-DSA检查。术后均复查3D-CTA。结果共发现58个动脉瘤,6例查3D-CTA及3D-DSA均未发现动脉瘤。3D-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似然比分别是94.8%、100%、0.052。诊断颅内动脉瘤病人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似然比分别是97.8%、100%、0.022。术前3D-CTA在估计动脉瘤大小及形态方面与术中所见 3D-CTA结果相似。3D-CTA清晰显示了动脉瘤的自身形态和周边的关系。结论3D-CTA是诊治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快捷、安全、操作简便的方法,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兔关节软骨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基因转染兔关节软骨细胞后对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形态、分裂增殖及代谢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bFGF基因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Hβ。AP 1中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pHβ bFGF ,转染兔关节软骨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 ,检测阳性细胞bFGF基因的表达水平。测定培养软骨细胞的DNA含量、糖醛酸含量、软骨细胞增殖情况及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 bFGF基因转染软骨细胞表型未见显著变化 ;bFGF基因转染组、载体对照组、空白对照组DNA含量分别为 ( 77.37± 6 .2 1)、( 40 .39± 4.33)、( 33 .77± 4.2 5 ) μg/瓶 (P <0 .0 1) ,糖醛酸含量分别为 ( 30 8.8± 10 .2 )、( 77.9± 8.7)、( 80 .2± 10 .5 ) μg/瓶 ( P <0 .0 1) ,软骨细胞G1期分别为 5 9.3± 2 .1、6 9.5± 4.0、73 .1± 3 .9(P <0 .0 5 )。结论 bFGF转染关节软骨细胞后 ,可显著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并缩短细胞周期 ,为软骨组织工程研究提供新的技术路线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CT检查对判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 85例HIE患儿分别在生后 1周内、2周~ 2个月、3~ 6个月、1~ 1 5岁进行CT检查 ;同时在生后12~ 14d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在 1~ 1 5岁测定发育商判断预后。结果 生后 1周内CT结果分度为重度者预后不良率为 4 0 9% (9/ 2 2 ) ,为中度者预后不良率为 5 7% (3/ 5 2 ) ;2个月时CT随访结果异常者预后不良率为 6 0 0 % (6 / 10 ) ;CT结果中度且 12~ 14d的NBNA评分≥ 35分与 <35分者的预后差异无显著性 ,CT结果重度且 12~ 14d的NBNA评分 <35分者有 72 7% (8/ 11)预后不良。结论 生后 1周内CT分度及生后 1个月左右随访结果 ,同时结合临床、生后 12~ 14dNBNA评分对判断HIE患儿的预后、制定治疗方案及疗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 通过临床应用膀胱腔内灌注抗人膀胱癌免疫毒素 (BDI- 1-MT) ,观察治疗膀胱癌和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 18例术后和 5例未手术的膀胱癌病人 ,膀胱腔内灌注BDI- 1-MT 1个疗程以上 ,观察疗效、复发情况及毒副反应。结果 术后 18例随访 6~ 2 0个月未见复发 ,未手术 5例随访 6~ 2 1个月 ,其中 3例显效 ,2例有效。所有病例均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膀胱腔内灌注BDI- 1-MT治疗膀胱癌和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有良好效果 ,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5.
A survey by questionnaire was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level of nursing staff satisfaction with the acute psychiatric services. 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views of older psychiatric hospitals and newer district general hospital units, and before and after the closure of Friern Barnet Hospital, London, England when the service was reorganized to include fewer beds. The importance of nurses having their say is emphasized, and areas in which improvements can be made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总结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某些特殊情况下近端内漏的治疗方法,比较延伸移植物(cuff)延伸释放法和后撤释放法的价值。方法 2001年以来,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中发生近端内漏6例,分别采用向近端延伸法和后撤法植入cuff封闭内漏。结果 3例采用延伸法,其中1倒采用1枚cuff,1例采用5枚cuff,均完全封闭内漏;1例采用1枚cuff封闭不完全,带漏返回。3例采用后撤法,各用l枚cuff一次性将近端内漏消除。结论 主动脉弓远端或降主动脉近端成角明显时,如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中发生近端内漏,采用后撤法植入cuff是一种效果满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CT和MRI是研究舌咽、迷走、副神经和舌下神经解剖和神经病变的重要方式,软组织肿块在MRI图像上有特征表现,CT则对骨质的改变十分敏感.就舌咽、迷走、副神经和舌下神经的正常解剖、影像学检查技术和部分神经病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8.
前臂逆行骨间背侧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前臂逆行骨间背侧皮瓣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前臂逆行骨间背侧皮瓣,并结合文献阐明其变异程度及变异的处理。结果骨间背侧血管在前臂中1/3缺如1例.皮瓣边缘坏死;皮瓣向近端延伸超过4cm者4例,远端坏死,延迟愈合;其余均一期愈合:结论虽然前臂骨间背侧血管有变异,但前臂逆行骨间背侧皮瓣仍是修复手背中等大小创面较为理想的方法,以近点皮肤穿支向近端延伸皮瓣不要超过4cm。  相似文献   
59.
设计了一种结构新型的多孔陶瓷固定床生物反应器,与传统的固定床相比,该反应器具有氧传递性能好,能够均匀接种等优点,通过模拟,考察了反应器内的流体流动和气液传递性质,计算证明反应器的供氧能力能够满足链霉菌发酵过程对氧的需求。  相似文献   
60.
多巴胺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多巴胺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作为神经递质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生理功能。多巴胺系统调节障碍涉及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Tourette综合征,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和垂体肿瘤的发生等。本文综述了多巴胺受体的共同特征和各个受体的独特特征,以及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和功能,重点强调了多巴胺受体与学习记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