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背景:研究表明降钙素具有提高骨量、骨质量,降低骨折发生的效果.目的:评价全身应用鲑鱼降钙素对多孔表面羟基磷灰石植入体骨整合的影响,及其在治疗骨质疏松症同时促进植入体生物学固定的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实验分别于2007-09/12和2008-03/05在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和香港大学医学院矫形外科组织学实验室完成.材料:SPF级5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表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羟基磷灰石棒组、卵巢切除+羟基磷灰石棒组、卵巢切除+降钙素+羟基磷灰石棒组,每组10只.方法:卵巢切除+羟基磷灰石棒组、卵巢切除+降钙素+羟基磷灰石棒组SD大鼠切除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假手术+羟基磷灰石棒组大鼠行假手术作为对照.在大鼠的胫骨平台处开孔植入多孔羟基磷灰石假体,卵巢切除+降钙素+羟基磷灰石棒组大鼠皮下注射鲑鱼降钙素[5U/(kg·d)]12周.主要观察指标:取带植入体的胫骨制备成薄片,运用骨组织计量学及双能射线骨密度检测仪,记录腰椎骨密度变化,观察假体周围的骨量并测量假体的骨结合率.结果:持续皮下注射鲑鱼降钙素,卵巢切除+降钙素+羟基磷灰石棒组大鼠的腰椎骨密度逐渐改善.应用降钙素处理后,大鼠平均骨整合面积比率提高了22.0%,较卵巢切除+羟基磷灰石棒组骨整合比率提高近1倍(t=9.665,P<0.05).结论:骨质疏松条件下,全身给予鲑鱼降钙素能提高骨床和植入体周围骨量、促进主体骨-植入体的骨整合.  相似文献   
12.
背景:降钙素具有提高骨量、骨质量,降低骨折发生的效果。 目的:评价鲑鱼降钙素对羟基磷灰石植入体骨整合的影响,及其在治疗骨质疏松症同时促进植入体生物学固定的能力。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羟基磷灰石棒组、卵巢切除+羟基磷灰石棒组、卵巢切除+降钙素+羟基磷灰石棒组,后2组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建模后分别在3组大鼠的胫骨平台处开孔植入多孔羟基磷灰石假体,卵巢切除+降钙素+羟基磷灰石棒组大鼠皮下注射鲑鱼降钙素12周。 结果与结论:卵巢切除后,大鼠的腰椎骨密度降低,而持续皮下注射鲑鱼降钙素后,大鼠的腰椎骨密度逐渐改善。应用降钙素处理后的大鼠,其骨结合率较卵巢切除+羟基磷灰石棒组提高了22.0%(P < 0.05)。结果证实,全身给予鲑鱼降钙素能提高骨质疏松大鼠骨床和植入体周围骨量、促进主体骨-植入体的骨整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切开复位术后髋关节功能不满意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采用切开复位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76髋) DDH患者临床资料,平均手术年龄(48.8±26.3)个月。按手术方式分为单纯切开复位组、骨盆Salter/Pemberton截骨组以及骨盆三联截骨组。通过X线片评估患髋术前的骨性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Tnnis分级、术后AI、中心边缘角(center edge angle,CEA)、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epiphysis,AVN)和Severin影像学评级。根据患髋的功能评估结果确定髋关节是否存在关节功能不满意,并分析年龄、性别、侧别、术前AI、Tnnis分级、治疗方式(骨盆截骨方式和股骨截骨)、AVN与DDH术后髋关节功能不满意之间的关系。结果末次随访时,22髋(28.9%)出现关节功能不满意。关节功能不满意组的年龄[(53.9±23.0)]个月显著大于功能满意组[(42.4±23.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单纯切开复位组的关节功能不满意发生率(0%)显著低于骨盆Salter/Pemberton截骨组(34.8%)和骨盆三联截骨组(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有股骨截骨的患者髋关节功能不满意发生率(38.5%)显著高于无股骨截骨者(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8髋(23.7%)出现AVN,有AVN的患者关节功能不满意发生率(64.7%)显著高于无AVN组(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AI、性别、侧别、Tnnis脱位程度分级与关节功能不满意的发生率无关。结论骨盆截骨、股骨截骨、AVN是导致DDH切开复位术后髋关节功能不满意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结合实践,在介绍多媒体技术在临床教学中应用优势的基础上,介绍了临床教学中正确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要求,同时指出,二者只有优势互补,才能给医学教育以推动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背景:椎体成形治疗脆性骨折止痛效果确切,但中、长期疗效欠佳,术后有必要开展腰背肌锻炼以改善其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系统性腰背肌锻炼对改善中、远期椎体成形治疗脆性骨折临床疗效的作用。 方法:将接受椎体成形治疗的60例脆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均进行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实验组患者额外接受系统性腰背肌锻炼,先行五点法训练,五点法完成良好者,改三点法,三点法完成良好者改一点法(飞燕式)。 结果与结论:42例患者成功完成2年随访,其中对照组20例,实验组22例。实验组治疗后6个月、1年及2年的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指数优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1,2年的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优于对照组 (P < 0.05)。表明系统性腰背肌锻炼对改善椎体成形临床疗效的作用需要6个月得以体现,起效时间较长,但能够长期维持,是椎体成形后必不可少的康复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评价术后腰背肌功能训练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作用。 方法: 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A组术后仅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B组术后进行抗骨质疏松联合系统性腰背肌训练。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1个月、6个月及1年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配对资料的t检验对组内数据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组间数据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48例患者得到1年以上随访,A组23例,B组25例。VAS评分及ODI指数均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 术前分别与术后3天、1个月、6个月及1年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VAS评分与B组相比较,术后1年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ODI指数与B组相比较,术后6个月及1年数据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术后系统性腰背肌训练能够提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中、长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运动和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5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Basal)、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去卵巢加雌激素干预组(OVX+E)、去卵巢加运动干预组(OVX+Run)。OVX+E组在手术1周后开始每天给予肌肉注射己烯雌酚(0.025mg/kg,持续12周)。OVX+Run组术后1周开始采用大鼠专用跑笼进行运动训练(跑速6.4m/min,1次/天,持续12周)。术后13周,对全部大鼠进行股骨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指标的测定。结果:(1)OVX+E组BMD值与OVX组无明显差别;OVX+Run组BMD分别较OVX组和OVX+E组显著增加(P<0.05);(2)OVX+Run组、OVX+E组极限剪切载荷、剪切强度极限、剪切弹性模量和最大剪应变显著高于OVX组(P<0.05),而与Sham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OVX+Run与OVX+E组比较,剪切弹性模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运动和雌激素均能显著提高去卵巢大鼠股骨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性能,但运动能够更好地提高骨硬度和增强骨抵抗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背景:椎体成形治疗脆性骨折止痛效果确切,但中、长期疗效欠佳,术后有必要开展腰背肌锻炼以改善其临床疗效。目的:评价系统性腰背肌锻炼对改善中、远期椎体成形治疗脆性骨折临床疗效的作用。方法:将接受椎体成形治疗的60例脆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均进行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实验组患者额外接受系统性腰背肌锻炼,先行五点法训练,五点法完成良好者,改三点法,三点法完成良好者改一点法(飞燕式)。结果与结论:42例患者成功完成2年随访,其中对照组20例,实验组22例。实验组治疗后6个月、1年及2年的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年的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系统性腰背肌锻炼对改善椎体成形临床疗效的作用需要6个月得以体现,起效时间较长,但能够长期维持,是椎体成形后必不可少的康复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运动及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骨量和骨重建的影响,以探讨运动及激素在防治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的异同及优缺点。方法将48只5月龄雌性Spa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对照(Basal)组、假手术(Sham)组、去卵巢(Ovx)组、去卵巢+雌激素(Ovx+e)组、去卵巢+运动(Ovx+run)组及去卵巢+雌激素+运动(Ovx+run+e)组。Ovx+e和Ovx+run+e组于去卵巢术后1周开始予己烯雌酚(0.025mg/kg)每日1次皮下注射,持续12周。Ovx+run和Ovx+run+e组于去卵巢术后1周开始置于大鼠专用跑笼进行运动训练,跑速6.4m/min,每日1次,持续12周。术后13周,对所有大鼠进行股骨骨密度(BMD)及骨组织计量学指标测定。结果 Ovx+e组的BMD显著高于Ovx组(P<0.05),Ovx+run组的BMD显著高于Ovx和Ovx+e组(P值均<0.05),Ovx+run+e组的BMD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值均<0.01)。Ovx+e组的骨小梁面积百分率(%Tb.Ar)和骨小梁数量(Tb.N)显著高于Ovx组(P值均<0.05),而骨小梁分离度(Tb.Sp)显著低于Ovx组(P<0.01)。Ovx+run组的%Tb.Ar和Tb.N均显著高于Ovx组(P值均<0.05),但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值均<0.05);Tb.Sp显著低于Ovx组(P<0.01),但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值均<0.01)。Ovx+run+e组的%Tb.Ar和骨小梁厚度(Tb.Th)均显著高于各去卵巢组(P值均<0.05),Tb.N均显著高于Ovx、Ovx+run组(P值均<0.05),而Tb.Sp均显著低于Ovx、Ovx+run组(P值均<0.01)。Ovx+e组的周长百分率(%L.Pm)、骨小梁表面骨形成率(BFR/BS)、骨小梁总面积骨形成率(BFR/BV)、骨组织总面积骨形成率(BFR/TV)、骨小梁面积破骨细胞数(Oc.No)、骨小梁周长破骨细胞数(Oc.No/Pm)及骨矿化沉积率(MAR)均显著低于Ovx组(P值均<0.05)。Ovx+run组的%L.Pm、BFR/BV均显著低于Ovx组(P值均<0.01),而%L.Pm、BFR/BS、BFR/BV、BFR/TV、MAR、Oc.No和Oc.No/Pm均显著高于Ovx+e组(P值均<0.01)。Ovx+run+e组的%L.Pm、BFR/BS、BFR/BV、BFR/TV均显著高于Ovx+e组(P值均<0.01),而MAR、Oc.No、Oc.No/Pm均显著低于Ovx和Ovx+run组(P值均<0.001)。骨组织形态图见Ovx+run和Ovx+run+e组骨小梁排列较Ovx+e组整齐。结论雌激素及运动均能使去卵巢大鼠骨量增加并抑制骨重建的高转换状态,雌激素抑制骨吸收和提高骨量的作用较运动更强,而运动更促进骨矿化沉积及骨形成,两者配合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原因。[方法]收集本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的患者共157例,发生钢板断裂17例,回顾性分析钢板断裂发生的原因,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7例钢板断裂中,钢板过短2例,钢板位置不当4例,螺钉穿过骨折线3例,骨折复位不良4例,骨缺损未植骨者1例,过早负重2例,不适当的功能锻炼1例。[结论]钢板的选择和应用不当,骨折复位不良,过早负重及不恰当的功能锻炼均是导致钢板断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