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联合自体肋骨的复合骨移植应用于脊柱侧凸矫形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对2002年3月~2006年3月收治的112例脊柱侧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植骨方法的不同分为异体骨组(同种异体骨联合自体肋骨)和单纯自体骨组(自体髂骨联合自体肋骨)。所有病例均行一期后路矫形植骨内固定。术后连续随访1.5~5.5年。结果异体骨组患者需要留置引流管的时间以及体温、白细胞、血沉恢复正常的时间均较单纯自体骨组长,2组愈合率均满意,且均无感染、无延迟愈合、无假关节形成或术后失代偿。结论在脊柱侧凸矫形术中,复合植骨是替代自体骨移植的理想方法,可以避免自体髂骨取骨带来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术前标准化疗不足两周以上的渗出期颈、胸椎结核并发不全截瘫的手术治疗的方法与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41例渗出期颈、胸椎结核合并脓肿形成伴不全瘫痪的病人.在术前标准化疗不足两周的情况下,为防治进一步的神经损害,行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严格强化四联抗痨化疗两周后继续标准抗痨化疗9~15个月,开始3个月采用标准四联化疗,以后改为三联化疗.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情况采用ASIA神经功能评分评价,对其病灶愈合、植骨融合情况以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获(18.32±5.67)个月随访.经x线、CT或MRI检查,病灶无残留,后凸角度矫正满意,颈椎获得了平均(22.20±5.79)°的后凸角矫正,胸椎获得了平均(21.45±5.20)°的后凸角矫正,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无明显丢失;病灶复发1例,但原植骨已经愈合,内固定稳定,经再手术清创后治愈.所有患者ASIA神经功能评分最终随访均得到明显好转,和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无断钉、棒及内固定松动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渗出期颈胸椎结核,合并不全瘫痪时,术前标准化疗不足2~3周的情况下,行前路病灶清除、神经减压,同时自体骨植骨+内固定术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
背景:壳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活性,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药物缓释系统中。 目的:制备人同种异体骨载异烟肼-壳聚糖微球,并分析其体内释药性能。 方法: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异烟肼-壳聚糖微球,进行体外45 d的药物释放实验。将单独装载异烟肼的异体骨块(对照组)和装载异烟肼-壳聚糖微球的异体骨块(实验组)分别植入家兔两侧髂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体内释放情况。 结果与结论:异烟肼-壳聚糖微球外观呈圆形、表面光滑、分散良好;平均粒径(3.33±0.9) μm,载药率(16.25±1.24)%。体外药物释放实验显示无突释现象,24 h释放20%左右,45 d释放76%,释放曲线较平缓,释放稳定;数学模型拟合符合Ritger-Peppas模型。实验组异烟肼浓度在前28 d内缓慢升高,其后缓慢下降,持续56 d以上,浓度38.50~155.75 µg/g;对照组异烟肼浓度在1周左右达高峰,为1982.5 µg/g,21 d后骨块周围药物不能测到。说明异烟肼-壳聚糖缓释微球在体内外均可以缓慢平稳释放异烟肼,且持续时间长。提示人同种异体骨载异烟肼-壳聚糖缓释微球复合体可以作为骨结核病灶清除后的一种置入材料,在提供机械支持的同时进行长时间的局部化疗。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索大量同种异体骨应用于多节段脊柱融合后小剂量短疗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效果。方法对2004年5月~2007年1月间收治的106例行多节段脊柱融合的脊柱侧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术后是否应用激素分为两组,激素组:68例,其中男19例,女49例。融合节段7~12个节段(平均9.0个节段)。术后小剂量应用激素5~7d;非激素组:38例,其中男11例,女27例,融合节段6~12个节段(平均9.0个节段);术后不应用激素。所有病例均为后路矫形植骨TSRH系统内固定。比较术后2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血沉、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激素组术后体温、外周血白细胞、血沉和切口深部引流量较非激素组迅速下降,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切口红肿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脊柱侧凸多节段脊柱融合术后,小剂量短疗程应用激素可以使患者迅速地安全渡过同种异体骨移植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ERβ基因多态现象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采集102名AIS患者和100名健康对照组外周静脉血,记录女性AIS患者的身高、月经初潮年龄、侧弯类型、Cobb角和Risser征.通过对ERβ基因的检测分析,比较ERβ多态基因型在AIS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判断ERβ基因多态现象与AIS易感性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结果 ERβ基因外显子-458T>C变异和984G>A变异所产生的纯合子和杂合子变异基因型在AIS病人和女性病人中发生的频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并且,变异等位基因在AIS病人中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女性AIS患者中较对照组明显(P<0.05);另外,在女性AIS病人中,ERβ基因外显子"OK"第268位CC基因型和第5号外显子第32位从基因型在Cobb角≥30°的女性病人中发生的频率较Cobb角<30°者显著增高(P<0.05);而且,这两种基因型在身高≥160 cm的女性病人中的发生率较身高<160 cm者也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ERβ基因多态性与IAS易感性有关,尤其是女性.表明ERβ基因外显子"OK"和第5号外显子多态基因型和(或)A等住基因可能是AIS发病的风险因子.另外,ERβ基因外显子"OK"和第5号外显子多态现象与女性AIS患者侧弯的程度和身高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中长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1999-2004年间因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一次入院手术的患者100例,调查记录其术前、术中、院内术后、随访时刻的观察项目,按疗效分组,运用logistic回顾筛选风险因子。【结果】大部分椎间盘组织摘除、随访时刻的JOA评分为良好疗效的保护因素。【结论】①术中腰椎间盘组织的摘除范围将影响术后中长期疗效,大部分椎间盘组织摘除是良好疗效最强的保护因素。②当随访时点JOA评分≥25分时,可提示患者术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7.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蟾酥中主要蟾毒配基类化合物抗恶性肿瘤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筛选出蟾酥主要抗恶性肿瘤活性成分,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中获得对应成分的预测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恶性肿瘤的全部靶点。将药物与疾病的主要靶点通过韦恩图取交集以获得共同靶点(即蟾酥抗恶性肿瘤的关键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关键靶点的蛋白-蛋白互相作用(PPI)网络,根据度值获得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生物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3.7软件对核心靶点与存在靶点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及可视化。结果 筛选出活性成分8个(蟾毒灵、蟾毒它灵、华蟾毒它灵、华蟾酥毒基、远华蟾蜍精、日蟾蜍他灵、酯蟾毒配基、沙蟾毒精)及恶性肿瘤相关靶点500个,取交集后获得关键靶点41个。构建PPI网络并获得10个核心靶点(cyclin D1、AKT1、PIK3CA、MAPK1、EGFR、JAK2、 MDM2、AR、MAPK8、MTOR)。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关键靶点可能主要在核质、细胞...  相似文献   
28.
背景:壳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活性,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药物缓释系统中。目的:制备人同种异体骨载异烟肼-壳聚糖微球,并分析其体内释药性能。方法: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异烟肼-壳聚糖微球,进行体外45d的药物释放实验。将单独装载异烟肼的异体骨块(对照组)和装载异烟肼-壳聚糖微球的异体骨块(实验组)分别植入家兔两侧髂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体内释放情况。结果与结论:异烟肼-壳聚糖微球外观呈圆形、表面光滑、分散良好;平均粒径(3.33±0.9)μm,载药率(16.25±1.24)%。体外药物释放实验显示无突释现象,24h释放20%左右,45d释放76%,释放曲线较平缓,释放稳定;数学模型拟合符合Ritger-Peppas模型。实验组异烟肼浓度在前28d内缓慢升高,其后缓慢下降,持续56d以上,浓度38.50~155.75μg/g;对照组异烟肼浓度在1周左右达高峰,为1982.5μg/g,21d后骨块周围药物不能测到。说明异烟肼-壳聚糖缓释微球在体内外均可以缓慢平稳释放异烟肼,且持续时间长。提示人同种异体骨载异烟肼-壳聚糖缓释微球复合体可以作为骨结核病灶清除后的一种置入材料,在提供机械支持的同时进行长时间的局部化疗。  相似文献   
29.
目的::构建人和鼠共打靶特异性 ERβ基因沉默慢病毒载体。方法:检索人和小鼠 ERβ基因转录本及其序列,应用 SiRNA Target Finder 软件设计人和小鼠共打靶 ERβ基因沉默 siRNA 和阴性对照siRNA,合成发夹状双链 shRNA,与线性化质粒 PLL3.7连接构建为重组质粒(ERβ-shRNA-PLL3.7和阴性对照质粒 ER-N-shRNA-PLL3.7),经鉴定后,转染人成骨肉瘤细胞 MG63和小鼠成骨细胞株MC3T3-E1,经 Realtime-PCR 和 western blot 法检测重组质粒对目的基因沉默效果。应用 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经测序证明重组质粒中含有目的 shRNA 序列。分别转染小鼠成骨细胞株 MC3T3-E1和人成骨肉瘤细胞 MG63细胞后,无论 Realtime-PCR 检测 ERβ基因表达,还是western blot 法检测蛋白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或阴性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成功构建了人和小鼠共同高效打靶的 ERβ基因沉默慢病毒载体质粒,并包装成假病毒颗粒,为利用小鼠作为动物模型研究人基因功能或开发基因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骨折技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规律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KOA)的近期效果。方法将226例KOA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116例关节镜辅助下关节有限清理后,于软骨损伤处进行“微骨折”钻孔达软骨下骨,让富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骨髓和血小板的血液布满关节软骨缺损处,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B组110例手术方法同A组,但术后不行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随访2年以上,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NR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NRS评分和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均获得明显改善。 A组术后1个月即获得明显疗效,并且随着治疗继续改善,术后2年时稍有下降。而B组于术后6个月达到最佳效果后开始逐渐下降,术后2年时效果反复。各时间点A组效果均优于B组。结论微骨折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轻中度KOA可以获得满意的近期效果,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