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64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66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我国残胃癌研究十五年概述17218例胃癌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4年陈寿康首先报道残胃癌2例,启动了我国对残胃癌的研究。1985年张化东等综述1974~1984年文献22篇得残胃癌84例,可以认为这是我国残胃癌研究的第一阶段。笔者收集1985~1999年文献47篇(含未被张氏等收入的1983和1984年重要文献各1篇)得残胃共17 218例,其中残胃癌483例,现予综述,旨在搞清残胃癌临床特征及探讨其定义、诊断和预防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2.
本文收集1998年8月至2006年2月共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闭合性腹腔内脏器损伤49例,现结合文献分析总结此类病人的诊断及救治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观察并比较缬沙坦及苯那普利对5/6肾切除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30只,通过5/6肾切除法制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术后2周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及苯那普利组,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术后第6周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浓度,此后处死大鼠,取出肾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管间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及Ⅲ型胶原表达。结果 同模型组相比,两治疗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降低(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两治疗组肾小管间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及Ⅲ型胶原表达均较模型组下降(P均<0.01)。结论 缬沙坦及苯那普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探讨羧甲基茯苓多糖(carboxymethytl pachymaram,CMP)对人外周血源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凋亡的影响。方法: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经rh GM-CSF和IL-4诱导分化为不成熟DC。LPS诱导成熟的基础上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CMP(终浓度为10、50、100 mg/L),以不加CMP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趋化因子受体CCR7表达情况,Q-PCR检测CCR7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Akt、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经CMP处理后DC凋亡率低于对照组,而CCR7的表达高于对照组,磷酸化Akt蛋白表达亦增高,且呈剂量依赖趋势。100 mg/L CMP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 mg/L和100 mg/L CMP处理组CCR7的表达和磷酸化Akt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P能抑制成熟DC的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CCR7的表达,经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5.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价公式评价芜湖市健康体检人群慢性肾脏疾病(CKD)患病率以及CKD相关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截取40337名(男性24164名、女性16213名)的芜湖市单个健康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测量体重、身高和血压,同时检测血常规、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和尿酸及尿常规。结果采用日本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J-EPI)公式和中国改良MDRD公式(C-MDRD)公式评价芜湖市城区CKD患病率分别是3.9%和6.3%;与CKD相关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高尿酸血症、高血糖。结论采用J-EPI公式评价的CKD患病率低于采用C-MDRD公式评价的CKD患病率;年龄(≥60岁)、高尿酸血症及高血糖为影响CKD流行率的高度相关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6.
3月28日上午,市人民医院举办肿瘤中心开诊仪式,同时医用直线加速器、BSD2000热疗仪、超声聚焦刀等大型肿瘤诊疗设备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与解放军307医院全军肿瘤中心建立协作关系,市人民医院数字化医院建设全面启动。六安市市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朱德昌代表党政班子致欢迎词。介绍了肿瘤中心创建情况:市人民医院有效整合肿瘤专业人才,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培养专业人才,提升肿瘤诊疗技术水平;更新设备,配置了医用直线加速器等一批大型设备,加强肿瘤中心的硬件建设。肿瘤中心正式开诊,向社会各界推出肿瘤诊疗专家团队和大型设备。肿瘤中心现有肿瘤内科、  相似文献   
117.
目的:观察并评价激素联合静脉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对Ⅳ型及Ⅳ+Ⅴ型狼疮性肾炎(LN)的治疗作用。方法:总结我院6年来收治Ⅳ型及Ⅳ+Ⅴ型LN各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激素联合静脉CTX冲击治疗。结果:治疗后Ⅳ型LN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血沉(ESR)、血清补体C3及狼疮活动分数(SLE-DAI)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Ⅳ+Ⅴ型LN组除24h尿蛋白定量外,其他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两治疗组总有效率相似(P>0.05)。结论:激素联合静脉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对Ⅳ型LN及Ⅳ+Ⅴ型LN均有效。  相似文献   
118.
宋高潮  宋欣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0):1137-1139
<正>布洛芬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1]。但口服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胃溃疡、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药物经皮给药是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有效给药途径之一,它可以提高患部药物浓度,增强局部抗炎作用,并有利于避免其胃肠道不良反应[2,3]。凝胶剂作为新剂型,与其他经皮给药剂型相比,具有使用方便、起效快、维持时间长、稳定、作用好的特点,透皮吸收好,可较迅速地缓解局部炎症及疼痛[3]。目前尚未见到关于布洛芬经皮给药的相关研究报道,本实验以双氯芬酸凝胶剂为对照药物,观察布洛芬凝胶制剂的抗炎镇痛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9.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静脉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thrombosis,DVT)的临床价值以及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ighly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作为DVT生物学观察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先行动物实验.游离犬左后肢髂-股静脉,破坏血管内膜后注入凝血酶制作血栓模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静脉造影观察血栓再通情况及测定血液中的hsCRP.对2006年-2008年收治的急性膝关节近侧DVT患者77例行药物溶栓治疗,主要为尿激酶25万U静脉点滴,1次/d,共14 d;低分子量肝素钙针0.4 mL皮下注射,1~2次,d,共7~14 d.入院和出院4周后均进行临床体格检查、静脉造影、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高敏感性CRP(hsCRP)测定等.结果:动物实验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更早、更准确地反映血栓再通情况;DVT形成后,hsCRP升高;血栓逐步消融,管腔通畅,hsCRP同步回落,两者呈正相关.49例DVT患者疗效满意,临床表现明显消退;23例好转;5例无效.出院4周复查静脉造影示血栓部分消融者15例,其余62例病变段均未显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则发现56例原闭塞段已可见部分管腔显示.入院时hsCRP为91.90~4.16mg/L,平均为(28.91±29.4)mg/L;出院4周后为46.90~0.92 mg/L,平均为(8.13±12.7)mg/L.临床表现越严重,hsCRP越高.治疗无效者出院4周后hsCRP虽有下降,但仍居高位;1例病情最重者,入院和出院4周的hsCRP分别为91.90 mg/L和46.90 mg/L.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静脉造影更早、更准确反映DVT的实际病情,可作为指导处理DVT的可靠根据.hsCRP随DVT病情加重升高,随病情减轻而下降,可作为DVT和PTS的生物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20.
罗春苗  徐达华  高潮 《安徽医药》2009,13(9):1119-1121
内皮祖细胞EPCs(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表明EPCs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现对EPCs与高血压相互关系以及未来的前景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