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创伤急救与治疗模式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劲谋 《中华创伤杂志》2004,20(12):707-708
创伤已成为当今人类一大公害。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已于本世纪初突破10万大关。据WHO预测,2020年全球因道路交通事故而致死的人数,将约为234万人。严峻的现实,对创伤急救和治疗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纵览我国主要城市创伤急救治疗现状,并结合2003年底随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专家代表团对台湾创伤救治现状的考察,就此问题进行回顾和讨论。  相似文献   
32.
创伤患者髂内动脉断血术6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骨盆及盆底创伤大出血髂内动脉结扎或造影栓塞65例的体会。考虑合并有腹腔脏器伤采用髂内动脉结扎术,反之采用栓塞术是对骨盆及盆底创伤大出血有效的治疗手段。不提倡先栓塞后剖腹术。  相似文献   
33.
艾涛  胡平  高劲谋  赵山红  向江侠 《重庆医学》2015,(11):1507-1509
目的:探讨紧急剖胸术(ET)在胸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指征和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经ET救治的35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5例,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2~65分,平均31.63分。穿透伤23例,钝性伤12例。入院时休克28例(80.00%)。失血量1000~5000mL,平均2400mL,其中22例失血量大于3000mL。急诊室ET6例,手术室ET29例。入院至手术时间均小于30min。死亡12例(34.29%),死亡组平均ISS评分48.26分,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脏压塞及失血性休克。存活23例(65.71%),穿透伤和钝性伤存活率分别为78.26%(18/23)和41.67%(5/12),存活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9.13%(9/23)。结论严重胸部创伤所致大出血、通气障碍和心脏压塞是ET的重要指征;胸部高危部位穿透伤应积极行剖胸探查;对于符合ET指征者,迅速剖胸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34.
对腹部创伤应尽量减少非计划性再手术,以提高腹部创伤手术的质量.我科1988年1月-2005年10月手术治疗腹部创伤患者2 361例,其中52例(2.2%)接受非计划再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胸、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急诊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腹伤为主的多发伤常有大出血和通气障碍,且休克发生率和病死率高,又易被其他部位伤掩盖,这给早期诊治带来一定困难。笔者结合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收治的2002例胸或(和)腹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6.
普迪思线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普迪思(polydloxanone suture, PDS)可吸收线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 方法以WDW305型电子万能试验机施行PDS 0-0线和PDS 1-0线的拉力试验.本组患者60例,随机选择30例髌骨骨折为PDS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组,另30例为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对照组.直视下解剖复位,巾钳固定.治疗组用直径1.5 mm的克氏针,在骨折远近端或与折线垂直的两侧各横行侧位髌骨前后径中心或稍偏后钻两孔,分别穿入两道PDS 0-0线或PDS 1-0线,近端的内侧头线和远端的外侧头线、近端的外侧头线和远端的内侧头线分别在髌骨骨折前缘作交叉张力带打结固定,另在近端的内侧头线和远端的内侧头线、近端的外侧头线和远端的外侧头线作髌骨骨折内缘、外缘压力带打结固定.对照组用直径2.0 mm的克氏针及1.0 mm的钢丝同法施行"8" 字张力带固定. 结果通过拉力试验, PDS 0-0线单股的最大拉力为71.50 N , PDS 1-0线单股的最大拉力为97.48 N,测试中达到最大拉力时,其长度为原长度的3倍.两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个月,未发生骨折断端再移位.PDS线治疗组,优21例,良6例,可3例;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对照组;优19例,良7例,可4例.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2, P>0.05) . 结论 PDS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和蠕变,能克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所致的针尾触痛、刺破皮肤等并发症及其Ⅱ期手术的缺点, 而且经济便宜,有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1987年10月~2002年6月,我院收治的多发伤中十二指肠破裂26例,现就诊治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正确的处理和恰当的术式是救治多发伤十二指肠破裂成功的关键。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17例,女9例,年龄14~16岁,其中20~50岁18例,钝性伤18例,穿透伤8例。休克11例。1.2诊断、损伤原因及伤情:病例的严重多发伤诊断标准是以脑、胸、腹、脊柱、骨盆、四肢、颌面、软组织8部位中,2个部位以上或腹腔2个脏器以上均须治疗的损伤为多发伤。严重多发伤指至少1处损伤有致残或致残威胁且Iss评分>16犤1犦。交通事故伤12例,坠落伤7例,挤压伤5例,刀刺伤1例,撞击…  相似文献   
38.
严重多发伤中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在严重多发伤中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治。方法 回顾分析严重多发伤中十二指肠破裂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及术中确诊21例,误诊和漏诊5例。行破裂的十二指肠一期修补6例,胃切除,胃肠吻合9例,修补加空肠造瘘4例,修补加十二指肠憩室化3例,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4例。本组治愈19例(73.1%),死亡7例(26.9%),结论 正确处理和恰当的术式是救治严重多发伤十二指肠破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39.
多发伤合并肋骨骨折6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平  高劲谋  韦功滨  王建柏 《重庆医学》2007,36(22):2264-2265,2268
目的 探讨多发伤合并肋骨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8年来收治的687例多发伤合并肋骨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本组胸腔闭式引流327例;纵隔引流、减压6例;气管切开42例;剖腹探查66例;肝、脾、肾及髂内动脉造影栓塞6例;剖胸探查13例;胸骨、肋骨内固定12例;肋骨牵引36例;脊柱手术16例;骨盆内固定6例;锁骨和四肢骨折内固定98例,开颅手术28例.死亡24例(3.49%),10例死于急性失血性休克,9例死于严重肺挫伤、肺部感染或ARDS,5例死于脑伤.结论 急诊期抓紧创伤急救的"黄金时间"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围手术期预防和治疗肺挫伤、肺部感染和(或)ARDS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0.
合并严重多发伤的脊柱脊髓损伤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并严重多发伤的脊柱脊髓损伤 ,整体伤情严重 ,治疗困难且预后较差 ,是严重创伤治疗的一个难题[1] 。回顾我院1990年 1月~ 1998年 12月治疗此类损伤 6 2例 ,对有关救治问题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2例中男 47例 ,女 15例。年龄 16~6 7岁 ,平均 34 9岁。受伤至入院时间 2 0min~ 12d ,平均16 2h。致伤因素 :高处坠落 30例 ,交通事故 2 2例 ,重物砸伤 7例 ,其他 3例。脊柱损伤 :胸腰椎 (T11~L2 ) 32例 ,颈椎 (C3~C7) 19例 ,胸椎 (T1~T10 ) 7例 ,腰骶椎 (L3~S1) 4例。按Denis骨折分型[2 ] :Ⅳ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