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HBV再感染的原因及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81例HBV相关性肝病,移植前后给予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 人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HBV再感染,其中9例为拉米夫定 阿德夫韦 HBIg,观察临床表现、血清HBV标志物、HBV DNA及肝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指标。结果用拉米夫定 HBIg预防的272例中,有7例再感染,血清HBsAg、HBeAb和HBcAb阳性,肝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HBsAg表达,其中2例血清HBV DNA阳性,4例经治疗后HBsAg又转阴。用拉米夫定 阿德夫韦 HBIg预防的9例中,血清学和肝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无HBsAg表达。结论拉米夫定 HBIg或拉米夫定 阿德夫韦 HBIg联合应用,可以有效预防HBV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后HBV的再感染。  相似文献   
52.
重型肝炎占病毒性肝炎的0.1%~0.5%,病人病情重,发展快,病死率在50%~70%,晚期可超过90%.肝移植术的发展为重型肝炎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有相当数量的重型肝炎合并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疾病的病人因等不到供肝而死亡.最近半年多我们就有13例重型肝炎病人因等不到供肝而死亡.如何让更多的重型肝炎病人能够等到供肝,以及提高重型肝炎病人肝移植中长期成活率,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近1年中我们对39例重型肝炎病人进行肝移植术,死亡3例,成功率达到92.3%.现提供几点建议供同道们探讨.   ……  相似文献   
53.
目的 通过高档抗生素的疗效成本比分析及不良反应观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50例感染病人分成三组,前瞻性比较亚胺培南组、三代头孢组使用药组病人的儿、成本、细菌清除率和真菌病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在疗效、细菌清除率和真菌病的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判别。混合用药组的观察药物费用和费用高于亚胺培南组和三代头孢组。结论 亚胺培南和三代头孢具有相似的疗铲成本比,应尽量避免三代头孢和亚胺同先后应用在同一个感染病人。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抢救肾移植术后间质性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 16例综合 ICU(GICU)内肾移植术后因间质性肺炎合并 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与比较机械通气后缺氧改善情况等 ,了解和判断机械通气治疗的价值及影响抢救成功率的主要环节。结果 :16例患者中 ,15例应用了机械通气与不同水平的呼气末正压〔 PEEP,4~ 15 cm H2 O(1cm H2 O=0 .0 98k Pa)〕治疗 ,1例未用机械通气治疗 ;机械通气治疗〔1~ 87d,平均 (15 .4± 2 1.1) d〕与生存时间〔1~ 194 5 d,平均 (15 4 .4± 4 97.1) d〕不等 ;仅 1例痊愈 (6 .7% ) ,14例死亡 (93.3% )。死亡原因分析提示 ,在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中 ,病程短(≤ 3d)的患者 (3例 ) ,导致死亡的直接因素为非呼吸因素 (循环和中枢神经 ) ;未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例 )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为缺氧。分析 1例抢救成功病例的主要经验在于及时应用机械通气并纠正了缺氧 ,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了时间。结论 :机械通气抢救肾移植术后间质性肺炎合并 ARDS的主要价值在于纠正缺氧 ,病原学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困难可能是抢救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5.
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七例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5 1例肝移植的临床资料 ,总结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体会。结果 5 1例患者中 ,有 9例术前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Cr≥ 132 μmol/L或BUN≥ 18μmol/L) ;其中 7例患者在术后 1周内并发了急性肾功能衰竭 ,术后选择了将赛尼哌加入常规的免疫抑制剂方案中作为免疫诱导 ,同时积极应用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改善肾脏灌注 ;6例肾功能在 3~ 6d内得到纠正 ,1例患者经上述治疗效果欠佳 ,采用了无肝素血液透析 ,术后第 11天肾功能亦得到恢复。结论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诱发因素众多 ;术后注意免疫抑制剂的个体化应用 ,积极改善肾脏灌注 ,必要时选择血液透析治疗 ,多数患者的肾功能能够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对肝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其对5-氟尿嘧啶(5-Fu)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FK506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FK506、5-Fu及联合FK506和5-Fu对SMMC-772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FK506(10、100、1000μg/L)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但作用24h后各组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Fu(50、75、100、200mg/L)作用24h后,其诱导细胞凋亡率呈浓度依赖关系,分别为13.2%、15.3%、21.7%和35.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5-Fu用药浓度的增加,S期细胞比例和细胞增殖指数也增加;FK506预处理增强了5-Fu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的作用,24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7.6%、32.0%和39.0%。结论FK506能够显著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并能增强该细胞系对5-Fu的敏感性,这一作用可能与FK506和5-Fu协同诱导凋亡和G0/G1期停滞有关。  相似文献   
57.
CD4+T细胞ATP含量与肝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CD4+T细胞ATP含量与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的关系.方法 以2009年2月至2009年10月在本院行肝移植术的77例病人为研究对象.肝移植病人术前以及术后1、2、4周各采集1份全血标本,发生AR当日和激素冲击治疗后1周各采集1份全血标本.每次均送检1~2份健康志愿者全血标本作为对照.用ImmuKnowTM免疫细胞功能测定试剂盒检测样本中CD4+T细胞ATP值.结果 AR组病人ATP值在术后第1周达到高峰,显著高于同期非排斥组.术后第1周的高ATP值对诊断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AR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AR组病人排斥当日的ATP值与排斥活动指数(RAI)呈显著正相关,经激素冲击治疗1周后,AR均达到逆转,ATP值明显降低.结论 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CD4+T细胞ATP值动态变化与移植肝急性排斥反应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诊断和预防围手术期AR发生以及抗排斥治疗效果的无创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细胞免疫功能监测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真菌感染防治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所施行的679例尸体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受者术后均采用他克莫司(Tac)+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根据真菌感染防治方案不同将679例分为3组,A组:常规经验防治,共394例,所有受者术后常规使用氟康唑2周;B组:结合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防治,共151例,术后1周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106/L,CD4+细胞/CD8+细胞比值<1.0的受者,维持血Tac浓度在较低水平,给予氟康唑口服2周;C组:根据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CD4+细胞/CD8+细胞比值和CD4+ T淋巴细胞ATP值进行个体化防治,共134例.分析各组真菌感染发生率、病死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真菌感染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结果 A、B、C组真菌感染发生率依次下降,分别为28.9%、21.2 %和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分别为16.7%、12.5%和3.8%,虽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依次下降,分别为28.4%、17.2%和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真菌感染病例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为(147±43)×106/L)计数<100×106/L的受者病死率高达50.0%,计数为(100~200)×106/L者的病死率为2.4%(1/41),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ATP值间无线性相关关系,真菌感染病例的ATP值为(117±61)μg/L.结论 根据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和CD4+T淋巴细胞ATP值量化评估肝移植受者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个体化免疫调节,制定个体化真菌感染防治方案,是减少肝移植术后早期真菌感染,降低真菌感染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安全性的作用。方法对290例心血管病患者(非健康组)及100例无心血管病的患者(健康组)在拔牙过程中全程心电监护,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拔牙过程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无论患者是否伴有心血管疾病,在麻醉中及拔牙中,血压显著升高(P<0.01),心率显著加快(P<0.01),但血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在拔牙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变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降低和出现心律失常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并且非健康组术中一过性ST-T改变较多,而健康组术中未出现ST-T改变。结论心血管病患者在心电监护下接受拔牙手术能够明显提高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0.
对经多重多聚酶链反应(多重PCR)检测的在49例肺鳞癌中发现的7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阳性肿瘤组织又进行了生物素标记HPVDNA探针的原位杂交检测。结果5例呈杂交阳性,其中HPV11型阳性3例,HPV16型阳性1例,1例为HPV11和16型混合阳性。原位杂交显示HPVDNA大多位于凹空样肿瘤细胞的核内。分子生物学和肿瘤组织学研究表明HPV感染可能与部分肺鳞癌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