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血管外科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适应我们外科发展趋势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临床实习教学同样是在不停的摸索中以求探索出一种适合现代血管外科学发展方向的教学方法,这一直是教师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现代外科的发展要求在临床教学中把握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指导实习生把书本知识应用到临床实际工作中,既能适应临床工作的需求,也能符合现代化外科的发展潮流。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病例为先导,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既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能力,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在血管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开展的PBL教学模式效果良好,值得在今后的血管外科临床教学工作中作进一步尝试及推广。  相似文献   
2.
医院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因为公立医院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体制过死、机制不活、产权不清、责权不明。过去那种行政隶属,独资经营的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并成为公有制医院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的障碍,阻碍了区域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多元化融资机制的培育和发展,医院运行机制改革难以深化,并且使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受限,使公立医院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难以取得竞争优势。因此,医院产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陈定法  陈世远 《吉林医学》2006,27(11):1413-1413
自2003年 ̄2005年我院对不同关节部复杂骨折7例,结合骨折部位、伤情进行合理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1例,男15例,女1例。其中股骨髁部骨折60例,闭合骨折13例,开放骨折3例,粉碎型骨折14例,单纯内、外髁骨折2例。股骨粗隆下粉碎骨折6例,含粗隆间1例,股骨颈基底部骨折2例;胫骨平台骨折14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粉碎型4例,外髁8例,内髁2例;髌骨骨折11例,横行6例,下极2例,粉碎3例;肘关节骨折11例,肱骨髁粉碎骨折4例,肱骨内、外髁骨折5例,尺骨鹰嘴骨折2例;踝关节骨折脱位13例,Pott氏骨折脱位11例,三踝骨折脱位2例(其中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44例腔内治疗的IVC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1例患者左髂静脉完全闭塞,放弃腔内治疗,技术成功率99.6%(243/244)。243例患者中94例行单纯球囊扩张,149例行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175例合并下肢静脉曲张者行二期手术治疗。224例随访3~27个月,期间患者静脉曲张无复发,左下肢肿胀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总有效率达100%;63例皮肤色素沉着得到不同程度减退,30例静脉性溃疡患者得到愈合或缓解。单纯球囊扩张患者与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患者的左下肢肿胀完全缓解率、溃疡完全愈合率、髂静脉再狭窄或血栓形成率在术后6个月时均无统计学差异(96.0%vs.99.0%、84.6%vs.100.0%、5.3%vs.2.0%,均P0.05),但术后12、24个月时,后者均明显优于前者(70.0%vs.96.0%、61.5%vs.94.1%、12.8%vs.2.0%;60.9%vs.94.8%、53.8%vs.94.1%、23.5%vs.2.1%,均P0.05)。结论:腔内治疗IVCS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联合支架植入的中期疗效优于单纯球囊扩张。选择合适的支架类型、支架直径、支架长度;精确合理地定位支架;规律足量的抗凝治疗,对于保证远期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个性化的杂交手术方式在复杂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6年7月-2018年9月26例复杂性多节段LEASO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45~88(66.4±10.8)岁。采用个性化腔内联合开放手术的杂交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术前、术后踝肱指数(ABI)、间歇性跛行距离及一期通畅率等情况。结果 26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下肢缺血症状改善。出院时:术后患肢ABI升至 0.89±0.14,明显高于手术前的0.41±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51,P<0.05);间歇性跛行距离(523±56)m,明显长于手术前的(132±46)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2,P<0.05)。26例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术后6个月一期通畅率为92.30%(24/26),患肢保肢率为100%(26/26),患者生存率100%(26/26);术后12个月一期通畅率为76.92%(20/26),保肢率为92.30%(24/26),患者生存率为100%(26/26)。结论 对于累及多节段的复杂性LEASO,采用个性化的杂交手术方式是安全有效的,患者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6.
陈世远  祝锋  邱少雷 《吉林医学》2008,29(5):359-359
胫腓骨骨折是四肢创伤中最常见的一种骨折,随着生产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交通事业的发展,各种机械交通事故发生率逐年增高,此种骨折日趋复杂,即开放、粉碎、多段骨折,同时合并软组织严重挫伤的越来越多,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伤口感染,形成骨髓炎、骨折不愈合、邻近关节功能减退或丧失等并发症。如何处理此种骨折。很值得探讨。我院自1997年-2006年用单侧骨外固定架治疗新鲜胫腓骨骨折124例,效果甚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静脉成像(CTV)在布加综合征(B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5月—2021年11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和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BCS患者136例。其中男78例、女58例,年龄24~82岁。患者均经CTV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下腔静脉、肝静脉及侧支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分析。观察项目:(1)观察BCS患者的CTV影像学表现;(2)比较CTV与DSA在评估和诊断阻塞血管及BCS合并血栓、肝癌等的差异。结果 (1)BCS患者的CTV影像学表现:肝硬化,脾肿大,腹水,尾状叶明显增大,增强早期见尾状叶及肝左叶中央部分迅速强化,呈斑片状不均匀强化(中心扇样强化),延迟强化密度趋于均匀,并可见侧枝循环形成。(2)CTV与DSA在诊断肝静脉节段性阻塞、肝静脉膜性阻塞、肝静脉广泛性阻塞、下腔静脉节段性阻塞、下腔静脉膜性阻塞、下腔静脉膜性带孔阻塞及肝静脉和下腔静脉阻塞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3、0.00、0.00、0.44、0.13、0.25、0.80,P值均>0.05)。CTV诊断BCS合并肝癌(5例)优于DSA(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46)。两者诊断BCS合并血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5,P=0.118)。结论 CTV可准确显示BCS患者的血管病变,具有与DSA相当的准确性,而且对合并肝癌的诊断优于DSA,可为BCS的术前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8.
介入联合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介入技术联合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初步经验。方法对65例左下肢DVT患者采取腔静脉滤器植入、股静脉切开取栓、髂静脉球囊扩张内置支架以及暂时性动静脉瘘等方法治疗。结果术中发现左髂静脉均有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随访1—48个月,肢体肿胀完全消退52例(80.00%),肢体肿胀消退2/3以上7例(10.76%),肢体肿胀消退1/3以上4例(6.15%),肢体肿胀略有减轻3例(4.62%),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介入治疗联合手术取栓治疗Cockett综合征并发DVT疗效确切、安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杂交手术在治疗累及弓部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1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确诊为累及弓部的TBAD患者。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32~81(59.7±12.9)岁。患者均采用外科转流术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BCS)468 例成功经验.方法 对468 例BCS 患者行下腔静脉(IVC)或经皮肝穿肝静脉(HV)造影,确定病变部位、类型,再用导丝硬头或破膜针穿通阻塞部位、球囊扩张、内置支架.结果 本组468 例,破膜扩张成功437 例,其中IVC422 例(并发IVC 急性血栓形成5 例),HV 15 例,放置IVC 支架352 例,HV 支架2 例,无一例发生肺栓塞.术后肝昏迷1 例,急性心功能不全21 例.359 例获随访6耀126 个月,复发21 例,行再次介入治疗成功.结论 介入治疗BCS 微创、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为首选治疗方法;IVC 病变为厚膜(>3mm)、刀削状偏心形厚膜和膈肌上下的IVC 错位者经颈、股静脉双路多角度可以破膜成功;并发IVC 急性血栓形成时也应首先考虑介入治疗;HV 膜性梗阻者经颈经肝联合入路介入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