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4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253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297篇
口腔科学   279篇
临床医学   1023篇
内科学   469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135篇
特种医学   201篇
外科学   329篇
综合类   1796篇
预防医学   770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703篇
  10篇
中国医学   885篇
肿瘤学   107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376篇
  2013年   337篇
  2012年   432篇
  2011年   462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398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61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991.
目的了解眼科健康体检中的常见病及病因。方法选择来我科进行健康体检的驻地单位工作人员1850例,对眼科患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为屈光不正、视疲劳以及视网膜动脉硬化,都与现代生活工作环境密切相关。结论在眼科体检中应对患者进行适时的个体化健康教育,预防和控制眼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理论在颅内动脉瘤合并脑血管痉挛(CVS)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将196例住院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的方法,并对患者治疗的致残率及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合并CVS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综合干预,是降低致残率的有效方法,并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评价参松养心胶囊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异同.方法 将129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43例.A组予以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口服治疗,B组单纯予以参松养心胶囊口服治疗,C组单纯予以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口服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3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3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A组总有效率为97.7%,B组为93.0%,C组为69.8%.A组与B组总有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均有效,A组总有效率为97.7%,B组为95.3%,C组为76.7%.A组与B组总有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3%,明显低于C组的2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无论联合,还是单用,均可有效改善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症状.2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效果优于单用参松养心胶囊或者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与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相比,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更具有安全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4.
闫京华  王新暖  魏文风 《河北医药》2013,(22):3484-3485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生殖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发展,还关乎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安定。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婚前性行为逐年增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1,2]。大学生正处在性活跃期,是一个极其容易受损伤和危险的时期。笔者通过对河北省某高校的527名女大学生的调查,试图探究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状况和影响其健康状况的因素,从而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为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搭建一个科学有效的平台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答:在肠球菌中,由于产β内酰胺酶而对氨苄西林和青霉素耐药的菌株,用常规纸片或稀释方法不能被可靠地检测出来,最好用头孢硝噻吩纸片来检测β内酰胺酶。如何准确测定肠球菌的β内酰胺酶?@闫东辉  相似文献   
996.
微创手术是现代科技和创新外科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手术,是以微小创伤手段达到外科治疗的目的.黄志强[1]认为,微创外科是一种比现行的标准外科手术具有更小的创痛、更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更准确的手术结果、更短的住院医疗时日、更好的心理效应的手术.微创外科是现代临床医学发展的趋势,是近年外科发展中的新概念,是传统外科的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价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4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服用依那普利5~10mg或依那普利5~10mg联合氢氯噻嗪25~50mg共8周,服药前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组和依那普利单药治疗组均能有效降低血压。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单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联合治疗组降压效果优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比单药治疗组降低收缩压的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肾功能、电解质均无明显变化。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症状轻微,均不需要停药治疗。结论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优于依那普利单药治疗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考察载阿霉素金磁复合微粒在外磁场的协同作用下,对小鼠肝细胞癌的靶向治疗效果。方法建立小鼠肝细胞癌动物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各组经尾缘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单纯磁微粒溶液、及含有同等剂量阿霉素的磁微粒溶液和单纯阿霉素溶液,同时,在注射磁阿霉素溶液的一组中,加外磁场固定2h。上述各组给药治疗每3天进行1次,分别于第6天和第9天测算各组肿瘤抑制率,评价其抗肿瘤效果。结果磁阿霉素加磁场组较其他各组均有明显的抑瘤效果(P=0.000),并在持续给药的情况下,对肿瘤的抑制效果不断增强,而在无外磁场的环境下,单纯阿霉素组和单纯磁阿霉素组虽有抑瘤作用,但两者抑瘤效果无差异(P0.05),单纯磁微粒组无抑瘤作用。结论通过磁导靶向给药,载阿霉素金磁复合微粒对小鼠肝细胞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望成为临床靶向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9.
患者女,43岁,42岁自然绝经,因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半年,出现外阴肿物,伴排尿困难、尿频、尿痛,伴间断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20 d,于2012年03月12日就诊于我院妇外科。入院查体:外阴发育正常,阴蒂可见一肿物,大小约2.5 cm ×1.5 cm ×1.0 cm,质韧,活动度不良,触痛(+),表面皮肤轻度破溃,阴道前壁下1/2,侧壁及后壁质硬,可见少量血性分泌物,无异味,宫颈肥大,子宫前位,宫体较大,活动度不佳,双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双侧腹股沟均可触及大小约2.5 cm ×1.5 cm淋巴结,各1枚。入院后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报告:多数细胞为退变坏死细胞,并见少量细胞团,未见明显异型细胞。胸部CT(图1)见:双肺散在大小不等结节状密度增高影,较大者约13 mm ×8 mm,纵隔内气管前腔静脉后、主动脉弓旁、支气管隆突下多发大小不等淋巴结影,较大者短径16 mm,心包内可见条状液体密度影。阴道壁活检病理学(图2a)回报: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符合小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CK(AE1/AE3)(+)、Vimentin(部分+)、LCA (-)、Ki67(阳性率50%)、TTF-1(-)、Syn(+)、CgA(-)、CD56(-)、CK5/6(少量+)、CK20(-)、p63(-)、CD99(+)。行支气管镜检查,后病理(图2b)回报:(右肺上叶)恶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p63(-)、CK5/6(个别细胞+)、CK14(-)、CD56(-)、CgA(散在+)、Syn(散在+)、CK7(-)、CK8/18(+)、TTF-1(-)、Ki67(阳性率40%)。结合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肺部CT表现,患者明确诊断为阴道癌ⅣB期、肺转移。因患者不适宜手术,转入放疗科进一步治疗,CT模拟定位(图3)见:外阴部肿物,阴道壁增厚,盆腔及双侧腹股沟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影,较大者短径约18 mm。  相似文献   
1000.
3.0T质子磁共振波谱在评价胰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3.0 T磁共振波谱(MRS)对胰腺疾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在3.0 T磁共振系统下,应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PRESS)序列,采集50例非癌受试者(包括25例正常胰腺,15例急性胰腺炎,10例慢性胰腺炎)及20例胰腺癌患者的胰腺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通过SAGE软件分析非癌组与癌组胰腺波谱中代谢物的表现,比较两组的代谢物峰显示率,计算每一组胰腺波谱中胆固醇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混合峰(Chol+Unsat)与脂肪峰(Lip)峰高的比值(Chol+Unsat/Lip),在胰腺癌与非癌胰腺的比值之间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结果胰腺1H-MRS显示的主要代谢物峰有Lip峰,Chol+Unsat峰和胆碱(Cho)峰。胰腺癌组与非癌组的Chol+Un-sat/Lip比值均数分别为0.325±0.187和0.199±0.095,两组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5,P=0.009)。经计算得出ROC曲线下面积为0.72(P=0.005)。曲线上Chol+Unsat/Lip比值的临界点取0.295时,1H-MRS诊断胰腺癌与非癌胰腺的敏感性为55%,特异性为86%,准确性为77%。结论胰腺1H-MRS中Chol+Unsat/Lip比值升高对诊断胰腺癌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