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14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8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病儿男,4岁.发现右上肢体脉搏弱1年.查体:发育可,右上肢血压50/30mm Hg(1 mm Hg=0.133 kPa),左上肢血压95/60 mm Hg,右下肢血压115/75 mm Hg,左下肢血压130/70 mm Hg;心前区未闻及杂音.X线胸片示两侧肺血不对称,右侧偏多,主动脉结不宽,肺动脉段平直,心胸比率0.55.  相似文献   
52.
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急诊手术方案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课题,传统方案多采用分期手术,但其治疗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且有不少弊端。我院1994~2004年间收治的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67例,其中56例行Ⅰ期切除吻合术,无吻合口漏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现将有关治疗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2005-01/2007-08我院门诊静脉采血患者发生晕针54例,经积极处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现就其发病原因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合并室间隔缺损(VSD)及TGA型右心室双出口(Taussig-Bing)患者行动脉调转手术(ASO)后的中期生存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1-01-01至2007-12-31期间来我院行动脉调转手术并存活出院的115例TGA合并VSD及Taussig-Bin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了电话随访及院内随诊复查.结果:115例存活患者均完成了随访,随访时间1~8年(平均3.1年).其中10例患者随访过程中院外死亡(死亡率8.7%,10/115).Kaplan-Meier法分析中期生存率6个月、1年、5年、8年分别为94.8%,92.2%,89.3%,89.3%.Cox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年龄>3岁(相对危险度10.644,P=0.002)及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残存肺动脉高压(相对危险度4.864,P=0.047)是此类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TGA合并VSD及Taussig-Bing患者行动脉调转手术中期结果满意,死亡率及再手术率低.证实了手术年龄>6个月的TGA合并VSD及Taussig-Bing患者依然有手术适应证,但手术年龄>3岁者,术后1年死亡率高,故一定要做到定期随访,避免肺动脉高压危象发生.  相似文献   
55.
闫军  李亮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57-158
目的:探讨侵袭性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invasivethyroid carcinoma,DITC)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9年6月本院收治的96例DIT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5年后,96例研究对象5年后生存率为80.21%,随访10年后生存率为75.00%。结论:选择合适的术式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良好,且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术中加强麻醉管理,防止事故发生。方法:经胸椎穿刺,行硬膜外麻醉,切除胆囊。结果:抢救成功。结论:硬膜外麻下行胆囊切除可引起胆心反射致心跳骤停;而低血钾时也可致心跳骤停。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精氨酸和瘦素联合应用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对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胰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制作大鼠ANP模型,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NP组、假手术组、精氨酸组、精氨酸和瘦素组,术后6h后对各实验组采血,对各组大鼠行血清淀粉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的检测。取各组大鼠胰腺组织标本,并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精氨酸和瘦素组大鼠血清淀粉酶、TNF-α、IL-1β明显比精氨酸组降低,胰腺组织坏死程度减轻(P〈0.05)。结论精氨酸和瘦素在ANP时有相互促进作用并对胰腺组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CPB)术后引起心跳呼吸骤停(CRA)的常见原因,探讨心肺脑复苏(CPCR)的策略、方法 ,并介绍成功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复苏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中心CPB术后发生的110例CRA病例,对诱因、CPCR开始时间及主要方法、相关因素对初步复苏成功即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影响、体外循环膜肺氧合(ECMO)的比例及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组初步复苏成功率51.8%,出院率40.9%。床旁开胸29例(存活6例),其中床旁行CPB 5例(全部死亡),ECMO 12例(顺利撤机7例、出院4例)。发现引起CPB术后CRA的主要原因为低氧血症44.5%、室颤23.6%、心电-机械分离(PEA)18.2%、心跳停搏10%、其他3.6%。分析初步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体重、CRA发生时是否机械通气对ROSC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循环诱因对初步复苏的成功与否有显著影响。结论先心病患儿CPB术后发生CRA的原因及复苏过程有其自身特点。本组初步复苏成功率较高与CRA的及时发现、病因的准确判断,复苏团队的训练有素及ROSC建立后的综合处理密切相关。合理应用ECMO技术可为提高CPCR的远期成功率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9.
<正>20世纪80年代以来,超声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与传统高频电刀相比,超声刀具有热损伤小,烟雾形成少,无神经肌肉电刺激等优点[1]。我科自2010年开始用超声刀行开放性甲状腺手术89例,现将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我科用超声刀行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89例甲状腺患者为超声刀组,年龄19~75岁,平均49.1岁,男:女为1:4.3。随机另取同期  相似文献   
60.
<正>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由Frantz1959年首次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1996年正式将该病命名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发病率占胰腺肿瘤的0.2%~2.7%。患者常无任何症状,多在体检中发现。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影像表现与胰腺其他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有很多类似表现,必须靠病理检查才能确诊,因此易造成临床上对本病的认识不足。1病历摘要例1:女,25岁,主因体检发现腹部肿物7d入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