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4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3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31.
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总结61例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经验。结果 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死亡率为4.9%(3/61),并发症发生率为18%(11/61)。获随访的47例胰腺癌病人,术后生存5~36个月,平均18个月。有9例血管受侵病人术后存活超过24个月,1例已生存42个月至今,无肿瘤复发。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不增加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病人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32.
目的探讨青少年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3月~2001年3月手术治疗的7例青少年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少年患者大多存在先天性胰胆管发育异常(胰腺分裂1例,胰胆管合流异常1例,胆总管囊肿2例)。主要症状为反复上腹痛。B超、CT、ERCP和超声内镜(EUS)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其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7.1%(4/7)、71.4%(5/7)、100%(5/5)和100%(4/4)。7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行胰头部分切除、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术(Frey's)1例,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术3例(其中Partington's术式2例,Puestow's术式1例),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1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PPHR)2例。术后近期腹痛均缓解。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9年,平均4.7年。1例于术后8个月症状复发,再次手术行胰尾切除,症状缓解。多数患者疗效满意。结论青少年慢性胰腺炎的病因不同于成人慢性胰腺炎,手术时机的掌握和手术方法的选择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进程的控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33.
目的 检测胰腺癌组织三结构域蛋白14(TRIM14)的表达,分析TRIM14表达水平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胰腺外科行手术切除且病理确诊的胰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共17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TRIM14蛋白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癌组织TRIM14、磷酸化p65(P-p65)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癌组织NF-κB靶基因Bcl-xl、CCND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 mRNA表达。分析TRIM14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TRIM14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关系;分析TRIM14表达水平与NF-κB信号通路活化的内在联系。结果 胰腺癌组织TRIM14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86.93%(153/176)比27.27%(48/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IM14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的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0、0.000、0.021),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无明显相关性。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RIMI14蛋白的表达水平为影响胰腺癌患者无瘤生存期(RR=1.706,95%CI 1.237~2.429,P=0.029)和总生存期(RR=1.806,95%CI 1.984~2.831,P=0.029)的独立危险因素。胰腺癌组织TRIM14与P-p65的表达变化高度相关(r=0.86,P<0.01),与Bcl-xl、CCND1、VEGF-C mRNA的表达水平也高度相关(r值分别为0.85、0.91、0.92,P值均<0.01)。结论 TRIM14在胰腺癌组织高表达,是判断胰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TRIM14可能通过激活NF-κB通路参与胰腺癌发生及恶性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234.
目的总结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的外科治疗经验,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 992年3月~2002年5月手术治疗的138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胰瘘3例,吻合口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术后97.8%的患者腹痛明显减轻.124例(89.9%)获1~9年随访,平均随访4.9年,13例症状复发,复发率为10.5%.新发糖尿病7例,脂肪泻5例,死亡5例,其中死于CP并发症2例.结论手术可以延缓慢性胰腺炎的自然进程,而适当的术式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35.
目的 探讨PD后发生胃排空延迟(DGE)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收治的385例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35例,女性150例。根据国际胰腺外科学组对DGE的定义,将患者分为临床相关胃排空延迟组(CR-DGE组)和非临床相关胃排空延迟组(非CR-DGE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PD患者术后发生CR-DGE的危险因素。结果 385例患者中78例(20.3%)术后发生DGE,其中CR-DGE组35例(9.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体重指数(BMI,OR=1.117,95%CI 1.006~1.240,P=0.038)、术前血清白蛋白(OR=0.902,95%CI 0.832~0.977,P=0.012)、主胰管直径≤3 mm(OR=2.397,95%CI 1.016~5.653,P=0.046)、胰腺质软(OR=2.834,95%CI 1.093~7.350,P=0.032)以及术后发生临床相关胰瘘(OR=4.498,95%CI 1.768~11.441,P=0.002)是PD术后并发CR-DG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较高的BMI、较低的术前血清白蛋白、主胰管直径≤3 mm、胰腺质软、术后发生胰瘘是PD患者术后发生CR-DGE的危险因素,早期应予以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236.
目的探讨青少年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3月~ 2001年3月手术治疗的7例青少年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少年患者大多存在先天性胰胆管发育异常(胰腺分裂1例,胰胆管合流异常1例,胆总管囊肿2例).主要症状为反复上腹痛.B超、CT、ERCP和超声内镜(EUS)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其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7.1%(4/7)、71.4%(5/7)、100%(5/5)和100%(4/4).7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行胰头部分切除、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术(Frey's)1例,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术3例(其中Partington's术式2例,Puestow's术式1例),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1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 + 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DPPHR)2例.术后近期腹痛均缓解.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 ~ 9年,平均4.7年.1例于术后8个月症状复发,再次手术行胰尾切除,症状缓解.多数患者疗效满意.结论青少年慢性胰腺炎的病因不同于成人慢性胰腺炎,手术时机的掌握和手术方法的选择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进程的控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37.
目的研究胰腺肿瘤不同手术方式对病人糖代谢内环境稳态和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胰腺外科2009-2010年手术治疗的120例胰腺肿瘤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胰腺癌76例,胰腺良性肿瘤44例。6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6例胰体尾切除术。全部病人术前及术后第1、3、5、7、30天测定血浆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浓度。结果胰腺部分切除导致了病人胰岛素释放的减少,无论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还是胰体尾切除术,病人术后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较术前降低了40%左右(P<0.05)。不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腺癌病人术后空腹血糖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胰腺癌合并糖尿病病人更加显著;而行胰体尾切除的良性胰腺肿瘤病人术后空腹血糖明显恶化(P<0.05)。结论不同术式对胰腺肿瘤病人糖代谢呈现不同的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以改善胰腺癌病人血糖水平,特别是胰腺癌合并糖尿病病人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38.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化教学成为现代教育模式研究的热点,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分析网络化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影像医学的教学质量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39.
腋下恶性肿瘤大多为软组织或转移性肿瘤,部分中晚期肿瘤也可能会侵犯腋下重要血管,给手术彻底切除造成很大的困难.对于这部分肿瘤患者,或放弃手术治疗,增加放、化疗的治疗剂量;或接受截肢手术.前者要承受大剂量放、化疗带来的痛苦,后者则要承受截肢带来的巨大心理创伤.近年来,血管外科技术日臻成熟,可以通过实施受侵血管切除及重建,实现肿瘤的彻底切除,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我们通过研究和实践发现,腋静脉-颈静脉转流是解决恶性肿瘤侵犯腋下重要血管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手术方式.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2例恶性肿瘤侵及腋静脉患者行腋静脉-颈静脉转流治疗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40.
肝细胞腺瘤(HA)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本文报告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肝细胞腺瘤(HA),并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如下。1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2005年12月~2006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腺瘤(HA)4例,均为男性,年龄33~52岁,平均42.5岁。4例患者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和CA19-9(糖链抗原)均无增高表现。使用Siemens Sonata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采用体线圈。扫描序列:平扫横断位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序列,(FL2D)T1WI加脂肪抑制(FS)和单次激发半傅立叶采集快速自旋回波序列(HASTE)T2WI;冠状位采用真正稳态下的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