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7月~2011年10月使用PLIF手术方式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伴腰椎失稳患者75例,46例采用单节段减压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29例采用多节段减压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结果随访1~5年,平均1年8个月,根据JOA评分,优37例,良30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达89.33%,无断钉、松动或围手术期死亡。所有病例术后1年CT扫描可见骨性融合;椎间隙高度术后7d平均为(11.2±1.1)mm,末次随访为(11.0±1.1)mm。椎间高度术后7d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可提供彻底的减压效果和椎间稳定性,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2.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对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DP)、S-100β蛋白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65~93岁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均分为依达拉奉组(E组)和对照组(C组)。E组于术前30min静脉注射依达拉奉60mg(溶于100ml生理盐水,输注速度200ml/h),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前24h及术后6、24、48、72h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并采集空腹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清ADP及S-100β蛋白浓度。结果术后6~48h,E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与术前24h比较,术后6~72h两组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明显升高(P0.05),血清ADP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6~72h,E组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血清ADP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减轻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损害及降低术后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可能与上调血清AD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3.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由于其解剖特点、受伤机械及骨折类型,比较容易出现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我院1990~2000年共收治肱骨髁上骨折320例,其中有并发症者108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76例,女144例;年龄4~15岁,平均9岁。其中左侧126例,右侧194例。骨折类型:伸直型268例(83.8%),屈曲型52例(163%);尺偏型165例(51.6%),桡偏型110例(34.4%),中间型45例(14.0%)。320例中,有明显并发症者108例(33.8%),其中神经损伤者64例(桡神  相似文献   
64.
前路钢板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治疗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前路钢板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临床治疗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33例行经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或骨折椎体次全切除髂骨取骨植骨Cordman或Zephir钢板固定。结果随访12周~2年,内固定稳定,颈前植骨于12~16周骨性愈合,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固定节段稳定性维持良好。15例不全性脊髓损伤的脊髓功能均获不同程度的改善,18例脊髓完全性损伤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但是脊髓功能无恢复,Frankel分级无变化。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应用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可获得彻底减压、即刻稳定性、恢复椎间高度及颈椎的生理曲度,防止脊髓进一步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脊柱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自1999年10月 ̄2005年3月间,应用该方法治疗2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伴全瘫及不全瘫病例。男22例,女6例,年龄21岁 ̄55岁。CT检查本组病例均存在外伤性椎管狭窄。24例病人采用前路脊髓减压植骨Profile及Z-plate钢板内固定术;4例应用前路脊髓减压植骨Mossmaimi钉棒系统。选用国际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法来评价病人术前、术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前、术后CT检查对比了解脊髓减压、植骨块位置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28例中22例病人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感觉、运动评分明显恢复(P<0.05),椎体高度恢复且稳定。2例出现脑脊液漏,8天 ̄14天伤口自行愈合。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及椎管狭窄病例采用脊髓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方法,可直接去除脊髓前方的骨性压迫,符合损伤病理。植骨固定不仅恢复椎体高度,而且可获得脊柱的即刻稳定,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本组病例脊髓神经功能有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66.
目的:分析显微外科技术在周围神经修复中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40例48条神经,方法包括神经外膜缝合术,神经松解术,神经移植术。结果:经术后6个月-3年的随访,优良率达85.4%,效果良好,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无损伤技术,神经断端精确对合,无张力下缝合及选择好修复的时机是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7.
对河北省8 000名青年艾滋病相关态度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杰  王岩  王振芳  郭建恩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4):4630-4631
[目的]了解城乡青年人对相关性行为的基本态度、对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基本态度、对艾滋病防治教育的态度和对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危害性的认识。[方法]利用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对家乡青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对收回的8000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相关性行为态度模糊;对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仍有50%左右的人持排斥态度;有90%以上的人希望了解更多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由50%左右的人对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危害性认识不足。[结论]对我国青年人而言,如何更好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转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态度,规范个人行为,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已经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8.
目的 研究在直视下(非透视)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方法 选择18例因跌伤或车祸伤导致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直视下加压滑动鹅头钉钻入转子间、股骨距至股骨头,配合钢板钢丝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照片除2例对位稍差外均显示复位良好,前倾角与颈干角在正常范围,鹅头钉通过股骨距,术后早期持拐活动。结论:(F1)加压滑动鹅头钉固定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术式。(2)采用直视下直接复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汤对支气管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抗炎、止咳等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清肺化痰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中炎症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痰培养结果阳性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痰培养结果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BC、CRP、IL-10、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清肺化痰汤可促进支气管肺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缩短病程,同时有助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0.
脊髓型颈椎病的MRI表现与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MRI表现与临床价值。【方法】总结1999年7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42例,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依术前症状和MRI颈髓受压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术后临床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恢复率与术前颈髓受压程度呈显著相关性,即术前颈髓压迫程度越重,术后颈髓形态恢复越不明显,恢复差;术前颈髓压迫程度越轻,术后颈髓形态恢复越明显,恢复好。【结论】MRI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预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