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复方蛇龙胶囊对膜性肾病大鼠的肾保护和抗炎的作用,以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将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采用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复制膜性肾病大鼠模型,剔除不符合条件的大鼠后,将造模成功大鼠按照阳性药物组(雷公藤多苷片)、复方蛇龙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375、0.75、1.5 g·kg-1)对应剂量给药干预8周,期间检测尿蛋白变化,给药结束后进行肾功能以及炎症相关指标检测,检测24 h尿蛋白(24 h U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酐(Cr)、尿素氮(BUN)、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总胆固醇(TC)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的变化;留取肾脏组织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病理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脏组织中p38 MAPK及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 UP显著升高(P<0.01),血清Cr、BUN、TC、IL-6、IL-8、TNF-α明显升高(P<0.05,P<0.01),血清Alb、TP水平明显下降(P<0.05,P<0.01),外周血中CD4+/CD8+结果显著升高(P<0.01),大鼠肾脏病理组织基底膜上皮侧可见免疫复合物沉积以及足突融合,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肾脏组织中p38 MAPK及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24 h UP在6周开始出现明显下降(P<0.05,P<0.01),血清Cr、BUN、TC、IL-6、IL-8、TNF-α明显降低(P<0.05,P<0.01),血清Alb、TP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外周血中CD4+/CD8+结果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大鼠肾脏病理损伤有所改善;肾脏组织中p38 MAPK及p-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结论 复方蛇龙胶囊能够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表达从而减轻炎症因子的表达,减少蛋白尿,延缓肾损伤,从而起到保护肾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观察纳米微泡通过肿瘤血管内皮间隙实现被动靶向的可行性.方法 20只SKOV3细胞皮下种植荷瘤裸鼠分为A组(超声显像组10只)及B组(冰冻切片组10只,再分为B1组及B2组).制备DiI标记的纳米微泡及微米微泡并调整至相同浓度.A组:各裸鼠先后经尾静脉注射相同浓度微米微泡及纳米微泡(35μl/只,间隔1.5h),分别进行超声显像观察.B组;B1组及B2组各裸鼠分别注射相同浓度微米微泡及纳米微泡(约10μl/只),1.5h后对裸鼠进行心脏灌注后切取肿瘤组织及肌肉组织进行冰冻切片、Hoechst核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微泡在两组织中的滞留情况.结果 超声显示:纳米微泡组达峰时间及消退时间均长于微米微泡组,而峰值强度低于微米微泡组.冰冻切片观察;纳米微泡组肿瘤细胞周围见明显红色荧光聚集,微米微泡组肿瘤、肌肉组织中及纳米微泡组肌肉组织中均未见明显红色荧光.结论 纳米级脂质微泡可通过肿瘤血管内皮间隙,即实现了肿瘤被动靶向.  相似文献   
83.
3 尚未充分证实或可干预的潜在危险因素3.1 偏头痛在年轻女性中,偏头痛与卒中的相关性最为一致,尤其是那些有先兆性偏头痛的女性.14项研究(11项病例对照研究和3项队列研究)的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总体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atio,RR) 2.16;95%可信区间 (confidence interval,CI) 1.89~2.48.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丙帕他莫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后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tSAH后头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丙帕他莫组于患者头痛时将盐酸丙帕他莫1g稀释后静脉滴注,罗通定组肌注罗通定注射液60mg。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于给药前及给药后10、20、30min及1、2、3h时行疼痛评估,比较两组疼痛缓解的起效时间和效果。结果丙帕他莫组在治疗后10min即有镇痛作用,而罗通定组到治疗后20min才有镇痛作用,丙帕他莫组镇痛起效较罗通定组快(P〈0.05)。丙帕他莫组有效率86.3%(69/80例)高于罗通定组68.8%(55/8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帕他莫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头痛起效快,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 利用meta分析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CRC)及癌前病变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中、英文文献,提取与ESD治疗早期CRC及癌前病变术后迟发性出血相关指标的病例数据,通过计算OR值及95%CI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35篇原始研究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5个指标与术后出血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分别为高血压合并症(P=0.036,OR=1.43)、肿瘤位置(直肠vs.结肠:P<0.001,OR=3.40)、肿瘤大小(≥4cm vs.<4cm:P=0.035,OR=3.27)、病理分型(P=0.010,OR=1.59)以及纤维化(P<0.001,OR=3.56).结论 合并高血压病史以及体积较大、病理较恶性且伴有严重黏膜纤维化的直肠肿瘤可能是ESD治疗早期CRC及癌前病变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显著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7.
BRAF基因,位于染色体7q34编码一个67 000~99 000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其产物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途径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国内外的研究者先后发现并揭示出BRAF基因变异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的关系.随着探索的深入,部分学者以BRAF基因作为治疗靶向进行研究,并初步取得成果.对BRAF基因及其突变的研究可能在未来恶性黑素瘤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产生临床价值,为恶性黑素瘤的治疗开辟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8.
BRAF基因,位于染色体7q34编码一个67 000~99 000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其产物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途径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国内外的研究者先后发现并揭示出BRAF基因变异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的关系.随着探索的深入,部分学者以BRAF基因作为治疗靶向进行研究,并初步取得成果.对BRAF基因及其突变的研究可能在未来恶性黑素瘤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产生临床价值,为恶性黑素瘤的治疗开辟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SWE)对病毒性肝炎与非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效能,为2D-SWE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D-SWE应用于2011年4月至2013年1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73例病毒性肝炎与60例非病毒性肝炎患者,以肝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比较病毒性肝炎与非病毒性肝炎不同纤维化程度肝杨氏模量值及其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2D-SWE诊断肝纤维化的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下面积。结果病毒性肝炎患者S0~1期、S2~3、S4期肝脏杨氏模量值分别为6.1(4.8~6.6)、10.3(7.6~14.0)和24.7(17.4~32.1)k Pa;非病毒性肝炎患者S0~1期、S2~3、S4期肝脏杨氏模量值分别为7.4(6.0~8.4)、10.7(8.0~13.5)、26.8(16.5~31.7)k Pa。病毒性肝炎与非病毒性肝炎患者S0~1期肝脏杨氏模量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5,P=0.001),而S2~3期和S4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40、-0.06,P=0.686、0.956)。病毒性肝炎与非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杨氏模量值与纤维化病理分期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0.864和0.705(P=0.000,0.0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2,P=0.015)。2D-SWE诊断病毒性肝炎与非病毒性肝炎患者显著肝纤维化(S≥2)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4和0.8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P=0.014);诊断肝硬化(S=4)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0和0.9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02,P=0.616)。结论 2D-SWE诊断病毒性肝炎与非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效能在无/轻度纤维化阶段存在差异,在显著/严重纤维化和肝硬化阶段,两者诊断效能相当。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正畸治疗中自体牙移植的临床效果,并探讨移植牙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7例17颗牙齿异位或埋伏阻生的病例,先行正畸治疗以拓展出合适间隙,局麻下进行自体牙移植,术后固定,移植术后4周行根管治疗并正畸加力,精细调整咬合关系后拆除固定矫治器。结果:经1~3年的随访,17颗移植牙均未发现牙根吸收、松动、疼痛和根骨粘连等并发症。结论:自体牙移植的临床效果满意。对于异位或埋伏阻生牙的正畸治疗,联合自体牙移植术能快速纠正个别牙错位,缩短正畸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