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中药制剂是医院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担负着医疗、保健、科研的特殊需要,在弥补中药商品制剂不足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近几年来,医院自制中药制剂发展很快,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也成为新药开发的摇蓝。笔者认为在医院特别是中小医院,中药制剂普遍存在着一定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分析在肢体发育不同时段综合多基因相互作用条件下最终导致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发生的原因。方法77只大白鼠从怀孕第10天起,将维甲酸石蜡油混悬液经胃管单次注入,建立CCF动物模型;应用光镜、电镜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胎鼠后肢芽(后肢)、胸腰段脊髓。结果动物模型的CCF发病率为61.8%,距骨发育停滞,距骨、跟骨间重叠不良和跟骨内翻,后肢芽及脊髓前角细胞均有凋亡现象。结论CCF在胚胎发育期即有畸形,且程度随生长发育而逐步加重,后肢芽及脊髓前角细胞在胚胎早期即出现凋亡现象。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经颈椎后路行全椎板切除减压、颈椎弓根螺钉三维钉棒系统重建治疗伴或不伴颈椎后凸畸形的多节段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7例伴或不伴颈椎后凸畸形的多节段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行后路颈椎全椎板切除减压、小关节植骨融合、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重建。根据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时颈椎的标准侧位X光片、颈椎CT,以ASIA评分评估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骨性融合。术后3个月ASI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提高。由于解剖的因素,应用颈椎弓根螺钉重建在术中较易损伤椎动脉。结论一期行颈椎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重建颈椎序列是治疗伴或不伴颈椎后凸畸形的多节段急性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4.
肌萎缩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引起的神经损害一般是感觉与运动同时受累。但有一种特殊型颈椎病,它没有明显的感觉障碍,也不伴疼痛,主要症状只是肩胛带肌肉萎缩无力。1952年Brain曾有报告,1965年Keegan将此现象称之为运动分离丧失(dissociatedmotorloss),认为是骨棘选择性压迫颈神经前根所致。其后有人将此病命名为Keegan型颈椎病。然而也有很多报告认为受累部位并不仅仅是在前根。关于此病的定义各报告者也不一致。发病率为22%~10%[1]。1 发病机制1965年Keegan、1975年大田宽根据解剖所见,提出发病机制是选择性颈神…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建立一套稳定的评分系统,提供客观的观察指标来确认胚胎早期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进行序列胚胎研究.方法 60只Wistar大白鼠,体重220~250 g,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组.从怀孕第10天起,将维甲酸玉米油混悬液经胃管单次注入,以建立马蹄内翻足动物模型,分别在受孕第13、14、15、16、17、18天取出胎鼠的后肢芽并经过一系列处理.应用评分系统对胎鼠进行评分.结果 经评分系统得出的动物模型CCF发病率为80.9%,经评分系统矫正后的CCF发病率较既往报道高.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软骨分化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应用评分系统可以有效地筛选出CCF,可以对筛选出的CCF胚胎在关键的研究时间窗口进行系列研究,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CCF研究难以深入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66.
67.
68.
目的阐明后循环梗死常见临床症状、体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61例资料。结果患者常见的症状头晕(54.1%)、偏侧肢体无力(45.9%)、恶心及呕吐(39.3%)和言语不清(31.1%);少见症状为视物成双(4.9%)、抽搐(4.9%)及记忆障碍(4.9%)。常见的体征为单侧或双侧肢体运动障碍(45.9%)、共济失调(29.5%)、交叉性瘫痪(3.3%)和眼球活动障碍(4.9%)。在所调查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72.1%)、高脂血症(63.9%)、糖尿病(36.1%)、既往卒中史(31.2%)及心脏病(27.9%)。结论后循环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常见的症状为头晕、偏侧肢体无力、恶心及呕吐、言语不清,常见体征为肢体运动障碍,高血压为后循环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特征性临床表现及体征有助于后循环梗死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69.
1 教学医院后勤保障现状 国家对药品的一次次降价,医疗单位以药养医的现状受到很大的冲击,加之医疗单位人员工资的大幅调高、各种开支大幅度增加、财政对卫生医疗单位事业经费投入的逐年减少直至为零,致使医疗单位出现经济生存危机,迫使医院把主要精力、人力、财力放在能创造效益明显的医疗、医技建设上,以期能直接参与医疗市场竞争而求生存、求发展.现在很多医院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后勤人员普遍存在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等现象,特别是后勤人员专业技术性不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减弱,一些传统工作的优势失去,管理好这些正式职工成为医院包袱.  相似文献   
70.
一套式固定法在鼻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一套式固定法在鼻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鼻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胶布法固定鼻饲管道,观察组采用一套式固定法固定鼻饲管道。比较两组患者鼻饲管脱出率、皮肤过敏发生率及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鼻饲管脱出率、皮肤过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一套式固定法固定鼻饲管道,可以减少鼻饲管脱出及皮肤过敏的发生率,增加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