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脑血管造影术的并发症有多种,目前尚未有腮腺肿大的报道。现报道2例我院脑血管造影术后腮腺肿大的病例。 1 临床资料 病例1,女,37岁,因“头痛4 d”于2008年5月28日入院。入院时查体:右侧动眼神经不全麻痹。入院后行头颅CT未见异常,即行腰椎穿刺术见有血性脑脊液流出。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和脑卒中伴发高血压的发病关系。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105例脑卒中患者(其中伴发原发性高血压76例)、106例原发性高血压(EHT)患者及64例正常人的ACE基因的缺失/插入(D/I)多态性,同时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水平。结果:脑卒中组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EHT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脑卒中伴EHT组与无伴EHT组比较,Ⅱ基因型频率明显升高,而DD基因型频率则明显降低。脑卒中伴EHT组Ⅱ基因型频率高于EHT组,而DD基因型频率远低于EHT组和正常对照组,同时脑卒中伴EHT组的平均年龄较其他组高。脑卒中组脑卒中伴EHT组Ⅱ基因型患者的AngⅡ水平均比DD基因型患者高。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Ⅱ基因型携带者可能具有卒中易感性,原因可能与其AngⅡ水平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及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 70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和 4 8例非脑梗死患者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及脑梗死组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加速度时间、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分别应用 χ2 检验、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左侧颈动脉是粥样硬化斑块的好发部位 ,且以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常见。前循环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 (P<0 .0 5 )。前循环脑硬死组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部位的同侧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梗死侧与非梗死侧的颈内动脉舒张末期流速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前循环脑梗死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病人颈内动脉舒张末期流速下降的成因及治疗上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4.
急性脑血管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测定了9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92例,均经临床及头颅CT检查确诊,发病1日~3日内入院。脑出血组57例中男36例,女21例;年龄39岁~83岁,平...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雌激素受体(ER)α基因多态性与Alzheimer病(AD)的相关性及性别因素对其关联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63例AD(AD组)及7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ER α Pvu Ⅱ、Xba Ⅰ酶切基因多态性.结果 AD组ER α等位基因x的频率、Pp、xx、Ppxx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PP、XX、PPXX型明显减少,P<0.05;Xba Ⅰ酶切基因多态性xx、Ppxx型与AD发病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OR为2.34,95% CI 1.47~4.09;OR为1.79,95%CI 1.26~3.12,P均<0.05).Pp型与AD发病无明显相关关系(OR为1.58,95%CI 1.15~2.12,P>0.05).性别因素对ERα基因多态性与AD的相关性无明显影响.结论 ER α xx或Ppxx型是AD发病的危险因素,ER α Xba Ⅰ酶切基因多态性xx型可能与中国汉族AD的发病有相关性,性别因素对其相关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可溶性选择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77例脑梗死和28例正常人可溶性E-,P-和L-选择素(sE- ,s P-和sL-选择素)血清水平,并分析它们与脑梗死部位、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合并症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sE-和sP-选择素血清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大、小面积梗死组选择素水平均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组,脑梗死合并感染者sL-选择素水平亦明显升高. 不同脑梗死部位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患者间各可溶性选择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可溶性选择素与脑梗死临床变化有较密切关系,测定它们血清水平有助于脑梗死病情变化的监测.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发病后第3天开始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BI均有提高,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康复组出院时较入院时增加更为明显(P<0.01)。结论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提高肢体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E-和P-选择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30例脑梗死患者,25例脑出血患者及28例正常人的sE-和sP-选择素血清水平。结果 急性期脑便死患者sE-和sP-选择素血清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患者及正常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sE-和sP-选择素水平分别与WBC、N%、IL-6水平呈正相关关系,sP-选择素水平还与TNF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sE-和sP-选择素血清水平增高反映脑便死急性期E-和P-选择素可能在TNF和IL-6的刺激下,参与脑梗死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39.
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由特定的转录因子转录已分化的体细胞而来,在生物学功能方面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类似。实际应用中,i PSC在细胞来源、免疫原性和医学伦理等方面面临较少的困境,从而为疾病提供更多的临床治疗策略。在治疗方面与普通干细胞相比,具有更多的优越性,但i PSC的致瘤性、诱导率低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将重点探讨i PSC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研究现状、发展制约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40.
目的比较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技术与传统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为介入技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7例,根据有无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70例)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患者均行TCD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治疗后12月的Vs、Vd值,血管内介入治疗组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血管内介入治疗组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8例(14.04%),单纯药物治疗组发生1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21.43%),两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随访期的12个月中,单纯药物治疗组和血管内介入治疗组均未发生致死事件。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中短期治疗效果要优于传统的药物治疗,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手段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