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02篇
综合类   40篇
药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41.
目的 探讨活性氧在芬太尼后处理和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63只,8周龄,体重250 ~ 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7组(n=9):假手术组(S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组)、芬太尼后处理组(F组)、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组(R组)、活性氧清除剂N-(2-巯基丙酰基)-甘氨酸(MPG)组(M组)、MPG+芬太尼后处理组(MF组)和MPG+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组(MR组).除S组外,其余6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8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缺血前5 min至再灌注15 min M组、MF组和MR组静脉输注MPG 5 mg/kg,其他4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心肌缺血15 min时,F组和M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30 μg/kg;R组和MR组结扎大鼠双后肢造成缺血10 min.心肌再灌注180 min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浓度,然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采用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体积.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6组血清cTnI浓度和心肌梗死体积均升高(P<0.05);与I/R组比较,M组血清cTnI浓度和心肌梗死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和R组血清cTnI浓度和心肌梗死体积降低(P< 0.05);MF组和F组血清cTnI浓度和心肌梗死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MR组血清cTnI浓度和心肌梗死体积高于R组(P>0.05).结论 活性氧参与了肢体远隔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而未参与芬太尼后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AcomparativestudyofpharmacokineticsandpharmacodynamicsofvecuroniuminchildrenandadultsXueFushan薛富善,LiuQinghua刘青华,ZouQin邹勤andLu...  相似文献   
43.
小儿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44.
硬膜外麻醉与止痛对术后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从实验和临床两方面就硬膜外麻醉与止痛对特定生理系统术后发病率的影响进行综述,重点讨论了循环系统,凝血,肺功能,消化系统,应激反应,免疫功能,认识能力及体温调节诸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ARDS的定义,预后,发病机理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6.
性别对维库溴铵药效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7.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全静脉复合麻醉对小儿气管刺激耐受性的影响王晓玲,安刚,薛富善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具有心血管稳定、苏醒快等优点,一般常与肌肉松弛药联合应用于各种手术。本研究观察该复合液在患儿自主呼吸时呛咳反射的抑制作用。临床资料与方法20例小儿,年龄2~...  相似文献   
48.
49.
自1995年6月以来,共对30例在急性中度血液稀释全麻下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成年患者,于手术中及术后定时测定血电解质浓度,并记录输液量、尿量,旨在探索此类患者围手术期水、电解质代谢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评价迷走神经电刺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50~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2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迷走神经电刺激后处理组(POES组).I/R组和POES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和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组仅穿线.POES组在心肌缺血15 min时对右侧迷走神经干实施电刺激30 min,电刺激参数:波宽2ms,频率10 Hz,电流强度随大鼠HR进行调整,以保持HR较刺激前降低10%.于缺血前(基础状态)、缺血1、10 min和再灌注30、60、120 min时记录HR和MAP,计算HR和MAP的乘积(RPP).各组随机取10只大鼠,于再灌注120 min时,采集颈动脉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TnI、CK-MB、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IL-1、IL-6和IL-10的浓度;颈动脉采血后,采用伊文蓝和TTC双重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体积.再灌注120 min时,各组随机处死10只大鼠,取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心肌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TNF-α、HMGB1、ICAM-1、IL-1、IL-6和IL-10的含量.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缺血10 min和再灌注30 min时HR增快,缺血1min时MAP和RPP降低,心肌梗死体积、血清cTnI、CK-MB、TNF-α、HMGB1、ICAM-1、IL-1和IL-6的浓度、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心肌组织TNF-α、HMGB1、ICAM-1、IL-1、IL-6和IL-10的含量升高;POES组缺血10 min时HR增快,血清TNF-α浓度降低,心肌梗死体积、血清cTnI、CK-MB、ICAM-1和IL-10的浓度、缺血区心肌组织ICAM-1、IL-1、IL-6和IL- 10的含量、非缺血区心肌组织HMGB1、ICAM-1、IL-1、IL-6和IL-10的含量升高(P<0.05);与I/R组比较,POES组HR、MAP和R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体积、血清cTnI、CK-MB、TNF-α、HMGB1、ICAM-1、IL-1和IL-6的浓度、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心肌组织TNF-α、HMGB1、ICAM-1、IL-1和IL-6的含量降低,IL- 10含量升高(P<0.05).结论 迷走神经电刺激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抑制局部和全身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