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91.
罗超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4945-4947
目的 掌握万州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分(AHC)布特征和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来自国家疾病监测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疫情资料,对万州区2006~2010年AHC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6~2010年万州区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 286例,年均发病率17.04/10万,其中2010年报告病例908例,发病率59.60/10万.2006~2009年,万州区无聚集性暴发疫情,AHC发病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其年度报告发病率均在6.26/10万以内.2010年发生3起学校聚集性疫情.结论 2006~2009年万州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平稳,呈常态散发水平,未发生AHC暴发疫情,2010年发病率是前4年发病平均水平的9倍,提示需加强监测和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392.
目的探讨川白芷的乙醇提取物对痤疮的主要相关致病菌(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首先用生长抑制试验确定川白芷提取物对痤疮相关致病菌是否有抑制作用,然后通过微量液体稀释法和平板培养基分别测定川白芷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以此评价川白芷提取物对痤疮相关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川白芷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ATCC6919的MIC和MBC分别为50 mg/mL和100 mg/mL,阳性对照克林霉素的MIC和MBC为0.098μg/mL和0.195μg/mL。川白芷提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CMCC(B)26069的MIC和MBC分别为50 mg/mL和100 mg/mL,阳性对照三氯生的MIC和MBC为6.25μg/mL和12.5μg/mL。川白芷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的MIC和MBC分别为12.5 mg/mL和25 mg/mL,阳性对照红霉素的MIC和MBC为0.065μg/mL和0.195μg/mL。三组试验的抑菌环直径与川白芷提取物的浓度相关(r=1.00,P<0.01)。结论川白芷提取物在体外对痤疮相关致病菌(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抑制作用与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393.
目的:探讨MEX3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并探索其机制。方法:TCGA数据库分析MEX3A在结肠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并通过免疫组化进一步验证。采用慢病毒对结肠癌细胞中MEX3A的表达进行敲低,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能力。裸鼠皮下荷瘤后对肿瘤生长进行测量记录。Flag融合表达质粒过表达MEX3A后进行COIP实验。采用质谱进行蛋白质定性检测(Shotgun)与MEX3A互作的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后进行COIP验证,对互作蛋白表达进行挽救实验验证。结果:MEX3A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且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采用慢病毒敲减MEX3A表达后,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显著被抑制,凋亡则显著增加。细胞转移能力检测结果显示,结肠癌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被抑制。小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敲减MEX3A表达后,肿瘤在体内的生长明显被抑制。蛋白质定性检测及COIP验证结果显示,EIF2AK2、LAMB3及MSI2与MEX3A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在敲减MEX3A表达后分别过表达EIF2AK2、LAMB3及MSI2后细胞...  相似文献   
394.
目的 分析新疆某三甲医院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针对影响住院费用的关键因素采取控制措施,合理控制住院费用.方法 收集某三甲医院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子宫肌瘤手术病例381例,采用描述性分析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分布,秩和检验比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寻找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395.
目的 研究尖尾芋醇提物对荷瘤小鼠脾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背部右侧皮下接种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后,将未造模的6只小鼠作为正常组(normal),造模的3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环磷酰胺组(CTX)和低、中、高剂量的尖尾芋醇提物组(lEAC、mEAC、hEAC),每组各6只.连续给药1...  相似文献   
396.
目的:探讨皮肤T 细胞淋巴瘤相关抗原15(cutaneous T cell lymphoma associated antigen 15,CTAGE1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及其对E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等能力的影响。方法:Kaplan-Meier分析公共数据库中CTAGE15与ESCC患者预后的关系。qRT-PCR检测正常食管上皮细胞、ESCC 细胞和临床120例随访信息完整的ESCC患者肿瘤组织及邻近正常组织中CTAGE15表达,COX生存风险分析方法研究ESCC 患者的生存风险因素,多变量相关性分析 CTAGE15 表达与 ESCC 患者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 Kaplan-Meier 分析 CTAGE15对ESCC患者预后的影响。利用小干扰RNA沉默ESCC细胞中CTAGE15的表达,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公共数据库中CTAGE15表达水平与患者总生存期(P < 0.05)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期(P < 0.05)显著相关,GTAGE15 高表达患者生存期较好。qRT-PCR结果表明临床ESCC组织及ESCC细胞中CTAGE15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组织及正常食管上皮细胞,且CTAGE15表达水平与ESCC患者T分期与N分期显著相关(P < 0.05),CTAGE15高表达患者T分期、N分期较 GTAGE15低表达患者早。敲低CTAGE15后,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增强(P < 0.05)。结论:CTAGE15与ESCC 患者预后成正相关,且能够抑制ESC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等能力。  相似文献   
397.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能否延缓软骨细胞衰老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4周龄SPF级SD大鼠关节软骨,采用Ⅱ型胶原酶分步消化法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并传代。经甲苯胺蓝染色、阿利新蓝染色及Ⅱ型胶原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后,将第2代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10 ng/mL IL-1β培养组以及6.25、12.5、25.0、50.0、100.0、200.0μmol/L EGCG+10 ng/mL IL-1β共培养组,对应培养24 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观测软骨细胞活性,筛选EGCG最佳药物浓度进行下一步实验。进一步将第2代软骨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10 ng/mL IL-1β培养组(B组)、EGCG+10 ng/mL IL-1β共培养组(C组)、EGCG+10 ng/mL IL-1β+5 mmol/L 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组(D组),对应培养后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衰老程度,单丹磺酰尸胺法检测细胞自噬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软骨细胞衰老相关基因[Ⅱ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3(m...  相似文献   
398.
任琳子  杨淑  罗超  马妮娜  车奕宏 《海南医学》2023,(20):2911-2915
目的 比较两种起搏方式对单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心功能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就诊于汉中市中心医院的92例S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起搏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低位房间隔组49例(采用低位房间隔起搏)和右心耳组43例(采用右心耳起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舒张早期和心室舒张末期时的血流流速比值(E/A)、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和心电图表现(P波时限、P波离散度、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术后心脏不良事件(房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LVEF、E/A较术前均明显升高,LAVI较术前明显降低,且低位房间隔组的LVEF、E/A分别为(50.28±5.39)%、1.20±0.15,明显高于同时间右心耳组的(47.16±4.21)%、1.12±0.17,低位房间隔组的LAVI为(32.27±2.28) mL/L2,明显低于同时间右心耳组的(34.01±2.54) m L/L2  相似文献   
399.
目的:评价血小板/总胆红素(PLT/TBIL)与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Ⅱ(Euro SCOREⅡ)评分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CI术治疗的9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ACCE分为MACCE组和非MACCE组。比较两组术前PLT/TBIL与Euro SCOREⅡ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LT/TBIL与Euro SCOREⅡ评分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MACCE的预测效能。结果:94例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共43例(45.74%)患者发生MACCE。MACCE组和非MACCE组患者罪犯血管、病变血管支数、植入支架数、支架总长度、支架直径和球囊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ACCE组术前TBIL水平低于非MACCE组,PLT/TBIL和Euro SCOREⅡ评分高于非MACCE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术前PLT/TBIL预测PCI术后发生MAC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3,敏感度为62.80%,特异度为...  相似文献   
400.
<正>痔是肛肠科的常见疾病之一,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 PPH)治疗临床效果确切。但术后易发生吻合口出血及狭窄等并发症。针对PPH术后吻合口狭窄这一难题,笔者请教杨向东教授,结合大量的临床资料,对PPH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技巧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肛肠界各位同仁提供参考及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