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 (EPBD)后进行胆管结石内镜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实施EPBD 42例 ,应用气囊将十二指肠乳头开口扩张至 8mm ,直接用取石网篮取石 ,当结石较大时先行机械碎石网碎石后再取石。术后鼻胆管引流 ,并造影复查。结果  41例成功完成EPBD ,3 8例单次内镜治疗清除结石 ,3例行两次十二指肠镜下取石治疗 ,其中 1例再次内镜治疗时改为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后取石。 9例附加机械碎石术。 41例中无出血、穿孔、重症胆管炎或重症胰腺炎发生 ,无术后胆管明显积气 ;10例出现高淀粉酶血症 ,72h内恢复。结论 EPBD后取石具有与EST后取石相近的成功率 ,出血风险低 ,胰腺炎发生率并不高 ,机械碎石比例较EST术后为高。主要适用于直径小于 10mm的肝外胆管结石 ,但对较大结石也可应用。  相似文献   
4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结石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介绍腹腔镜手术中胆囊管结石的处理经验。方法 完整解剖出胆囊管后,通过挤捏法排尽胆囊管内结石。结果 468例LC中,44例存在胆囊管结石(9.4%)。1例中转,43例在LC术中清除胆囊管结石。31例行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1例行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术后随访3—12月无胆囊切除综合征表现。结论 挤捏法可以有效的清除LC术中胆囊管结石。  相似文献   
44.
治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1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早期胃镜检查及内镜下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06~2016年间胃手术后早期行内镜下检查吻合口286例病人资料以及术后吻合口出血29例病人的处理方法和结果。结果胃手术后早期行内镜检查吻合口的286例病人中,3例无法到达吻合口,其余均行常规检查,所有病人住院期间无再发出血、穿孔等情况。收治的29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中,7例病人出血后先行保守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再行内镜下止血;22例病人并发出血后直接行内镜下止血。最终28例病人经过内镜下治疗成功止血,均无再发出血;1例病人止血失败行介入栓塞止血。结论胃手术后早期行内镜检查不增加吻合口出血、穿孔等风险。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早期行内镜下止血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再手术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EST)取石术后消化道出血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行EST取石术的病例520例,其中术后消化道出血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中,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后出血6例,胆道黏膜损伤出血1例,肠道黏膜损伤出血1例.出血病例中,术前合并肝...  相似文献   
47.
48.
胆囊结石可引起胆绞痛、急性胆囊炎等并发症,因此,需要积极治疗。在临床工作中,患者经常会询问医生这样的问题:能不能在取石的同时,保留胆囊呢?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初步探讨运用腹腔镜技术对血友病患者实施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2月至12月收治的5例血友病患者,在应用血浆FⅧ:C/FⅨ:C制剂情况下行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情况.观察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和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监测凝血功能(FⅧ:C/FⅨ:C、APTT)、黄疸程度、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手术用时60~120min,平均80min.出血量平均约100ml,均无中转开腹,术后1~2d通气、2~3d进食,均无腹腔出血、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2例肝功能损害和黄疸病例在术后肝功能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黄疸逐渐消褪.5例术后7~12d出院,平均9d.4例血友病甲患者手术前后1d FⅧ:C维持在100%左右,继续使用替代制剂后维持在60%左右.1例血友病乙患者手术前后1d FⅨ:C维持在50%左右.5例患者APTT术前64.7~145.1s,平均91.2s,运用替代制剂后大幅缩短,其中4例保持在正常范围左右.结论 对于血友病患者,经过周密的围手术期准备,维持FⅧ:C/FⅨ:C在理想水平,实施腹腔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究参芪清热颗粒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的疗效.[方法]将193例AL患者分为治疗组106例,对照组87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国际标准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生脉注射液逆转耐药并中药分阶段干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初治患者有效率81.43%,与对照组初治有效率74.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患者有效率69.44%,与对照组难治有效率38.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最低值及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2.0×109/L的持续时间及感染时间比对照组缩短(P<0.05);血制品的输注亦比对照组减少(P<0.05),心脏副作用减轻.[结论]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制剂联合生脉、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AL,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