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23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保留下肢的骨盆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留下肢的骨盆肿瘤切除术王秋根,陈永裕,高建章,陈舰,孙庆斌,刘植珊骨盆原发性恶性肿瘤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患侧下胚在内的半骨盆截除术,术后病人终生残废,仍不能保证肿瘤彻底根治。我院1980~1989年对17例骨盆肿瘤采用肿瘤切除保留下肢手术,配合术...  相似文献   
82.
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56,自引:15,他引:41  
目的 探讨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32例38侧跟骨骨折,按Sandees分型,分别对15侧SandersⅡ型骨折采用C臂透视经皮穿针撬拔复位加石膏外固定、23侧SandersⅢ-Ⅳ型骨折运用切开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Y型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6~36个月。术后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估,总体优良率为81.6%。结论 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宜选用撬拔复位石膏外固定;而Sanders Ⅲ-Ⅳ型骨折需切开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83.
我院自1981年以来,共治疗较难整复的髋关节钮扣状脱位3例.其中2例为后脱位,1例为前脱位.除1例后脱位行旋转下肢加牵引手法复位成功外、余2例行手术切开复位均获良好效果.举例:男,32岁.因被倒塌之墙压伤右臀部而至致髋关节活动障碍.入院后检查见右髋屈曲,内收、内旋畸形,被动体位,右髋部轻度肿胀、压  相似文献   
84.
CT在Pilon骨折术前评估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CT对胫骨远端Pilon骨折术前评估的意义。方法总结了2000年1月~2005年6月具有完整X线片及CT随访资料的Pilon骨折52例,术前评估结合X线片和关节面CT平扫对骨折进行分型,并描绘骨折线的走行,测量骨折角,分析关节骨块的解剖特点。根据软组织条件、骨折类型、骨折线走行、骨折角、关节骨块位置设计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石膏固定5例,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固定加石膏外固定5例,微创钢板接骨术(MIPPO)技术钢板固定治疗17例,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16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9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7.2个月。CT改变了9例Rüedi-Allgwer分型,21例发现了新的骨折块。CT平扫中主要骨折线呈冠状面走行的占61.5%,呈矢状面走行的占34.6%,对这两类骨折采用了不同的入路和内固定方式。用Mazur方法评估术后功能:优30例,良13例,可8例,差1例,总优良率82.7%,Ⅲ型的优良率为57.1%,CT显示有冲床死骨的优良率仅为44.4%。结论结合CT对Pilon骨折分型更准确;Ⅲ型骨折只要软组织条件允许,应切开复位关节面骨折;依据主要骨折线的走行和骨块的位置选择切口和内固定方式;对冲床死骨需直视下复位,但此类病例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5.
痉挛性脑瘫是脑性瘫痪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既往采用的矫形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疗效均不理想。由Fasano[2]对和Peacock[3]分别创立和改进成型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的问世,为痉挛性脑瘫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途径。国内徐林[4]于1991年报告14例;我们自1995年6月以来共收治9例痉挛性脑瘫患者,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区.l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还大l:岁,最小4岁,均有早产史;其中产时窒息缺氧史例,产钳助产2例.项产1例。采用,Ash一h,BohMSmith肌张力评定标准t到:工7例,ffi.6例,Rr”五例。根据肢体受累程度…  相似文献   
86.
SPR跳跃式椎板切除术及其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SPR手术跳跃式椎板切除术临床观察表明,该术式具有疤痕增生少,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在生物力学上与多阶段椎板切除有何不同,为此我们在7具成人新鲜腰骶椎标本(L_1~S_1)上,通过脊柱三维运动测量仪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分析了SPR术的多段全椎板切除术和跳跃式椎板切除术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多节段椎板切除术,对脊柱稳定性造成明显影响,这种影响在脊柱受到水平剪切外力作用时更为明显而跳跃式椎板切除对脊柱的影响比多节段椎板切除术小,两种术式在单纯受到纯弯载荷时,对脊柱稳定性无显著差异。因此我们认为L_3、L_5椎板切除术比多阶段椎板切除术更符合人体生理解剖和生物学特征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7.
影响髋部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影响髋部骨折疗效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提高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总结1999年3月~2003年10月收治的316例髋部骨折病例。统计对疗效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影响髋部骨折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随访12~42个月,平均18.6个月。采用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的功能评分系统评估疗效,保守治疗组优良率45.8%,手术组优良率88.1%。治疗方法、年龄、手术时机、复位质量、体质状况及术后康复是影响髋部骨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治疗髋部骨折时要充分认识到这些独立因素对疗效的影响,这对减低并发症,提高髋部骨折疗效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8.
并非所有类型的脑瘫均适合于手术治疗。因此,我们应用盐酸乙哌松治疗脑瘫,并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993年12月至1997年4月共治疗脑瘫31例,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5~14岁,平均7.8岁。17例为以痉挛为主的...  相似文献   
89.
儿童轻度痉挛性脑瘫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Peacock在美国开展了脊神经根切断术(SPR)手术[1,2],90年代我国相继也开展了SPR术[3,4],目前SPR手术已逐渐成为痉挛性脑瘫治疗的主流。如何治疗轻度脑瘫以及它的适应证,国内尚未见统一的认识,我院从1993年起开展SPR手术,已治疗轻度脑瘫32例,现报告如下。材料与  相似文献   
90.
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手术内固定方法很多,但髌骨下极粉碎骨折因固定困难,既往多采用环扎缝合或髌骨下极切除术,虽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败,但环扎式钢丝固定对髌骨的血管分布存在潜在的不利影响[1-2],而髌骨部分切除破坏了髌骨的完整性,可不同程度地引起髌股关节载荷传导紊乱[3-4].我科自2006年4月至2007年4月使用一种新型的内固定物Cable-Pin系统(Zimmer公司)减张固定法治疗11例(12侧)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