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背景:近年来中药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研究在国内处于起步阶段,尚未见到补骨脂素在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中应用的研究报道。 目的:通过真空复合方法制备出补骨脂素抗菌双相陶瓷骨,检测材料的理化性能、抗菌性和细胞相容性。 方法:将猪椎骨经复合焦磷酸钠两次低温煅烧制备双相陶瓷骨,将双相陶瓷骨置于壳聚糖/补骨脂素复合溶液中,制备补骨脂素抗菌双相陶瓷骨。扫描电镜观察补骨脂素抗菌双相陶瓷骨的表面形貌,并检测其抗压强度;采用微生物法检测补骨脂素抗菌双相陶瓷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将补骨脂素抗菌双相陶瓷骨与小鼠成骨细胞MC3T3-El共培养4,8 d,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附着与增殖。 结果与结论:补骨脂素抗菌双相陶瓷骨具有天然的孔隙结构,骨小梁、小梁间隙和骨内管腔系统同时存在,抗压强度为(4.69±0.50) MPa,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明显;小鼠成骨细胞MC3T3-El可在补骨脂素抗菌双相陶瓷骨上很好的附着,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功能并快速增殖,说明补骨脂素抗菌双相陶瓷骨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2.
自Rmtscher发明髓内钉以来 ,髓内钉已成为目前治疗胫骨折的首选方法。但对于胫骨开放性骨折 ,目前仍存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架固定两种重要方法[1,2 ] 。我院 2 0 0 0年 7月— 2 0 0 2年 12月应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 5 2例 ,应用外固定架 4 6例 ,现就其临床疗效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98例 ,男 71例 ,女 2 7例 ,年龄 2 3~ 73岁 ,平均 37岁。致伤原因 :交通伤 72例 ,坠落伤 18例 ,摔伤 2例 ,砸伤 6例 ,均为胫骨开放性骨折。1.2 Gustilo分型[3 ]  Ⅰ型 16例 ,Ⅱ型 4 1例 ,Ⅲa型 31例 ,Ⅲ…  相似文献   
43.
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脊髓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elotic myelopathe,CSM)是指由于颈椎小关节及椎间盘退变导致的颈脊髓受压或 (和 )脊髓血供障碍并引起与之相关的脊髓功能障碍的脊髓病。人们对此病认识的加深是从 195 2年 Brain报道的大样本脊椎病并将其区分为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脊椎病开始的。因脊髓受损易于致瘫而更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病多发于 5 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是中老年人致瘫的主要疾病之一。本病发病隐匿 ,不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晚期则发生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 ,而致肢体功能障碍。为对其进行防治及早期诊断及治疗 ,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十分重…  相似文献   
44.
1998年9月-2007年12月,我们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84例,其中20岁以下青少年4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新鲜胸腰椎爆裂骨折42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进行CR和CT检查,并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比较植骨后椎体高度的恢复度和Cobb'角的纠正度.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椎体高度和Cobb'角均纠正良好.随访观察平均时间14.5个月,未出现神经血管并发症,且椎体高度和Cobb'角维持满意,CT显示椎体内植骨融合良好.结论 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新鲜胸腰椎爆裂骨折对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和Cobb'角具有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慢性骨髓炎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从1999年5月-2009年5月,采用手术、放疗、抗生素抑制及中药等综合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骨髓炎84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3例,年龄42~82岁,平均62岁。结果研究组84例均获1~6年随访,平均随访51个月,其中临床治愈72例,3个月~3年内复发12例,5年治愈率达85.71%。结论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糖尿病并发慢性骨髓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7.
颈髓损伤所致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除了颈髓损伤本身给患者造成伤残外,多种并发症的存在不但影响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有时甚至可以危及生命。低钠血症是颈髓损伤患者早期常见的但往往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1] ,我们对1997年1月~2 0 0 3年6月住院治疗的颈髓损伤患者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颈髓损伤患者低钠血症的病因、治疗及预防措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颈髓损伤患者10 7例,除外颅脑及其它部位的损伤,排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纳入本文研究的单纯性颈髓损伤合并低钠血症的患者6 9例。其中男5 6例,女…  相似文献   
48.
1 病历报告患者男 ,33岁。主因被重物砸伤腰部伴双下肢感觉、运动受限、大小便失禁 1周而于 2 0 0 1年 10月 19日收入院。入院后查体 :L4~ 5水平局部软组织肿胀 ,L4~ 5棘旁 ,棘间压痛( ) ,左下肢肌力 2级 ,右下肢肌力 1级 ,双下肢肌张力正常 ,双下肢自L2 神经根支配以下皮肤感觉迟钝 ,双侧膝腱反射( ) ,跟腱反射未引出 ,鞍区皮肤感觉迟钝 ,双侧巴彬斯基征未引出。辅助检查 :X线片 :L4双侧小关节脱位伴腰L4椎体Ⅱ度滑脱。入院后对患者积极完善术前检查 ,并于 2 0 0 0年10月 31日在全麻下行L4椎体Ⅱ度滑脱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 ,钢…  相似文献   
49.
“补阳还五汤”对周围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探索中药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2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切除双侧坐骨神经中段的一部分,神经断端间距6mm。用硅胶管桥接神经的两断端,术后实验组动物连续灌服“补阳还五汤”4周,对照组动物常规饲养。结果显示,术后4、16周,实验组再生神经冲动传导潜速率比对照组明显快,同期再生神经内血管面积的图像分析,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超微结构发现,实验组再生轴害内有较多的线粒体。提示“补阳还五  相似文献   
50.
为探索中药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2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切除双侧坐骨神经中段的一部分,神经断端间距6mm。用硅胶管桥接神经的两断端,术后实验组动物连续灌服“补阳还五汤”4周,对照组动物常规饲养。结果显示,术后4、16周,实验组再生神经冲动传导潜速率比对照组明显快(P<0.01),同期再生神经内血管面积的图像分析,实验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实验组再生轴突内有较多的线粒体。提示“补阳还五汤”通过改善再生神经血液循环,调节能量代谢,可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