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6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9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269篇
内科学   24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20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00篇
综合类   278篇
预防医学   45篇
药学   45篇
  1篇
中国医学   27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渴 望     
很喜欢一本叫《北方的河》的小说,作者张承志,这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畅销书,但它在我的床头已经放了十几年,闲下来就想翻一翻(图1)。  相似文献   
102.
生命的语言     
2000年6月26日,美国首都华盛顿中心区的白宫内异常忙碌,工作人员仔细调试着视频系统……当地时间上午10:00,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来到会议大厅,通过卫星与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共同宣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基因组草图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103.
记得有一次女儿问我什么地方的人最聪明,我脱口而出:"犹太人,女儿不满的反驳我:"错,是中国人."我没有和女儿争论.其实我自己也没有认真考察过这个问题,可能是犹太人很多的思维理念给我留下了太深印象的缘故,才让我对这个民族充满了好奇.……  相似文献   
104.
<正> 在众多的细胞器中,过氧化体是发现较晚的细胞器,对过氧化体的研究和了解远不及对其它细胞器的认识,以致教科书上对之提及甚少。曾有一个时期,过氧化体被认为是生物进化中逐渐退化的细胞器,其生理功能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70年  相似文献   
105.
脑出血的诊断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脑出血指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脑实质。按照病因把脑出血分为外伤性脑出血和自发性脑出血.一般说的脑出血是指自发性脑出血。脑出血占全部脑血管病的10%~20%,但其临床表现凶险.死亡率高,预后差。1脑出血的临床表现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依据出血部住、出血量、发病年龄等多方面的因素,病人常突然起病,表现为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头痛、呕吐、抽搐和大小便失禁。不同部位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表1总结了常见部位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农!脑出血的临床表现2判断有无出也典型脑出血的临床诊断并不困难.病人常为中老年起病.发病突然.出现…  相似文献   
106.
急性脑梗死的欧洲治疗指南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脑血管病治疗的规范化是全世界的共同问题,制定治疗指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最新颁布的,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欧洲急性脑梗死治疗指南,制定了急性脑梗死的一般治疗,特殊治疗、急怀并发症治疗以及颅内压增高的治疗原则,这对于指导临床工作以及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治疗指南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椎间盘突出后自然重吸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间盘髓核的自然吸收(herniated nucleus pulposus spontaneous absorption)是指在没有化学融核和外科等方法干预的情况下,突出之髓核自发吸收缩小或消失的现象。因此,有学者认为椎间盘突出症在某种程度上属于自限性或自愈性疾病。但是,其自然吸收的机制以及在此过程中对周围脊髓、神经根、血管、软组织等产生的化学性、免疫性和机械性等刺激或压迫的机制还有待于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8.
阿尔茨海默病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突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办人家族性及散发性AD患者中21号染色体APP基因16、17一子的突变情况。方法:对3例家族性AD、26例散发AD,行静脉取务、酚、氯仿抽提法,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APP基因16外显子及其5‘端84个及3’端86个bp的内含子部分,17外显子及其5端114个及3‘端69个bp的内含子部分,经玻璃粉末吸附法纯化靶片段后,对全部AD患者,每例样本分别含与不含甘油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BMSC)向内皮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无菌条件下获取BMSC,实验组以400ng/ml重组人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为诱导剂,进行体外诱导分化;对照组用1640培养液培养。8d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特异性内皮细胞标志物鉴定。结果分化后的细胞在光镜下具有内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实验组诱导后的细胞为内皮细胞。结论BMSC在高浓度rhGM-CSF作用下,可以分化为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10.
背景:嗅鞘细胞是介于星形胶质细胞和许旺细胞之间的一类特殊的胶质细胞,具有切实有效的促进神经再生修复的作用,但其相关机制还没确定。目的:观察嗅球成鞘细胞移植对脊髓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功能形态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以及嗅鞘细胞移植后脊髓慢性压迫损伤动物脊髓功能的修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动物实验,细胞学观察,于2005—11/2007—03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完成。材料:新生SD雄性大鼠采用酶消化法培养原代大鼠嗅鞘细胞,并将其制成细胞悬液。雄性3月龄SD大鼠以螺钉持续性压迫大鼠C4脊髓建立脊髓慢性压迫动物模型。方法:造模后大鼠分为模型组、嗅鞘细胞组、DMEM/Ham’s F-12培养液组、正常组,每组12只。嗅鞘细胞组在距离脊髓压迫区域上下0.5mm处选4点注射,按1μL/点脊髓内注射10^9L^-1嗅鞘细胞,注入速度为1μL/min。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脊髓形态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T—PCR的方法检测脊髓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以改良的Gale联合行为评分法对脊髓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嗅鞘细胞移植能部分改善大鼠脊髓灰质神经细胞的凋亡程度,延缓白质神经纤维的减少,促进髓鞘的修复与再生。与模型组、DMEM/Ham’s F-12培养液组比较,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后脊髓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DMEM/Ham’s F-12培养液组比较,嗅鞘细胞移植能较大程度的改善大鼠脊髓功能(P〈0.05)。结论:嗅鞘移植能够部分改善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的病理形态,促进脊髓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减轻脊髓慢性压迫后的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