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6篇
中国医学   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桂皮醛对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关节镜术中取KOA患者验证滑膜组织用I型胶原酶消化后进行原代培养,取传代3~5代的滑膜成纤维细胞进行不同浓度桂皮醛药物干预。应用四唑盐(MTT)法检测KOA滑膜细胞的增殖水平。结果:中高浓度桂皮醛作用24、48和72h,能明显抑制人KOA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P0.05),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结论:中高浓度桂皮醛能明显抑制KOA炎性滑膜细胞的增殖活性而较低浓度桂皮醛能促进KOA炎性滑膜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2.
目的:比较局部封闭联合小针刀和洛芬待因片口服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膝关节鹅足滑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单侧膝关节鹅足滑囊炎患者85例,男27例,女58例;年龄38 ~81岁,中位数58岁;左侧34例,右侧51例;病程5d至8年,中位数11个月.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局部封闭联合小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洛芬待因片口服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为治疗后1周,对照组为治疗1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对2组患者患膝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并对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患膝压痛、自发痛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166±1.010)分,(3.019±1.069)分,t=0.402,P=0.553;(2.834±0.122)分,(2.791±0.139)分,t=0.523,P=0.326];治疗后2组患者患膝疼痛均有所缓解,且观察组疼痛缓解更明显,压痛和自发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0.938±0.171)分,(1.990±0.630)分,t=2.256,P=0.012;(0.806±0.220)分,(1.381±0.343)分;t=1.652,P =0.036];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膝部滑囊炎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观察组治愈16例、好转24例、未愈5例,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21例、未愈11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131,P=0.033).结论:局部封闭联合小针刀治疗膝关节鹅足滑囊炎,可有效减轻患膝肿胀、缓解疼痛,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疗效优于洛芬待因片口服联合中药热敷.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低频超声促透通络止痛汤对膝关节炎(KOA)动物模型兔血清、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3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模型组、超声促透中药组、超声促透盐水组各9只。将膝关节腔内注射1.6%木瓜蛋白酶溶液制备KOA的动物模型。经病理学切片证实造模成功后,后2组予干预治疗3周。在治疗结束后1周抽取血清、关节液,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分别测定血清、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并处死所有动物,取滑膜、关节软骨,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Mankin’s组织学评分。结果 Mankin’s评分显示试验组的滑膜组织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软骨细胞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的滑膜组织、软骨细胞组织学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组相比,骨关节炎模型组血清、关节液内细胞因子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关节液内4种炎性因子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呈显著减低(P<0.05),而血清中含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频超声促透通络止痛汤治疗实验性兔KOA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缓滑膜细胞的炎症反应,抑制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的生成,从而减轻膝关节局部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4.
肢体肿胀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必有的体征,严重的肿胀可以导致伤口坏死、不愈合、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并发症.因此,尽快消除手术后的肢体肿胀,对促进骨折愈合和减少并发症均有重要意义.我们采用自拟中药消肿汤治疗本病,取得了与甘露醇同样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联合针刀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北京市隆福医院骨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老年肩袖损伤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纳入研究组(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联合针刀)与对照组(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技术),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经相应治疗后的洛杉矶加州大学关节功能评分(UCLA评分)、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SE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包括、外展、内收、上举、后伸、前屈度、肩袖撕裂再发生率。[结果]研究组ASES评分、UCLA评分、Constant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活动度优于治疗前。[结论]肩关节镜下单排缝合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术后给予针刀治疗,可有有效缓解患者术后关节活动障碍及疼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6.
股骨颈骨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庆甫 《中国骨伤》1992,5(1):38-40
近年不少学者对股骨颈骨折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关节镜手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相应的内科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再予以关节镜手术外科介入治疗,术后指导功能锻炼,术后随访3~12个月,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统计2组中治愈患者的治愈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关节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改善明显。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愈患者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关节镜手术介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疗效可靠、治愈时间短的优势,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先将92例肩周炎患者通过经肌间沟径路进行臂丛神经阻滞,然后依次采用仰卧上举扳法、仰卧斜上扳法及侧卧背伸推扳法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周采用杨树萱制定的肩关节活动评分标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及疼痛情况.结果: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第2周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增加(t=-50.349,P=0.000),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明显减少(t=24.145,p=0.000).结论: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治疗肩周炎,能有效减轻患肩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对90例膝骨性关节炎、150膝X线正、侧、轴位片的分析,探讨反映本病病理变化的影像学特征,讨论了本病的病理变化的X线表现和测量方法;提出了本病新的分类方法和依据,并简述了分类方法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