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86篇
  免费   11293篇
  国内免费   3046篇
耳鼻咽喉   482篇
儿科学   945篇
妇产科学   473篇
基础医学   5117篇
口腔科学   941篇
临床医学   12479篇
内科学   7235篇
皮肤病学   756篇
神经病学   1988篇
特种医学   32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0篇
外科学   6700篇
综合类   26782篇
预防医学   13319篇
眼科学   875篇
药学   10435篇
  68篇
中国医学   10771篇
肿瘤学   4958篇
  2024年   447篇
  2023年   2317篇
  2022年   2633篇
  2021年   2364篇
  2020年   2833篇
  2019年   2920篇
  2018年   2608篇
  2017年   1220篇
  2016年   2236篇
  2015年   2534篇
  2014年   4621篇
  2013年   3480篇
  2012年   4341篇
  2011年   4415篇
  2010年   4180篇
  2009年   4140篇
  2008年   4049篇
  2007年   4327篇
  2006年   4023篇
  2005年   4054篇
  2004年   3863篇
  2003年   3442篇
  2002年   2798篇
  2001年   3005篇
  2000年   3540篇
  1999年   3171篇
  1998年   2846篇
  1997年   2848篇
  1996年   2677篇
  1995年   2474篇
  1994年   2205篇
  1993年   1637篇
  1992年   1520篇
  1991年   1418篇
  1990年   1256篇
  1989年   1082篇
  1988年   553篇
  1987年   528篇
  1986年   490篇
  1985年   440篇
  1984年   346篇
  1983年   375篇
  1982年   358篇
  1981年   239篇
  1980年   177篇
  1979年   135篇
  1978年   72篇
  1976年   37篇
  1965年   43篇
  1963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61.
目的:利用整合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EZH2(enhancer of zeste 2 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 subunit)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肿瘤基因组计划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中下载乳腺癌与正常乳腺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一步利用Ualcan数据库和人类蛋白质图谱(The 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数据分析EZH2基因在乳腺癌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EZH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并筛选其共表达基因;对EZH2及其共表达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以明确EZH2的共表达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和相关通路;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无远处转移生存期及后进展生存期与EZH2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EZH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而EZH2的甲基化程度在乳腺癌组织与正常乳腺组织中则差异不明显。同时,EZH2的表达水平与年龄、乳腺癌分期及乳腺癌分子分型等因素密切相关。EZH2及其共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了核碱基的调节、细胞周期调控、染色体分离、DNA复制、DNA修复等生物学过程,并参与了细胞周期、DNA 复制、M/G1期转化、M期、有丝分裂前中期、ATM通路等生物学通路。此外,EZH2基因表达水平高的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无远处转移生存期及后进展生存期均明显低于EZH2基因低表达的患者。结论:EZH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同时,EZH2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ZH2在乳腺癌诊断、靶向治疗及预后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2.
刘洲  王剑  张晓丹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8):1190-1193
探讨青春期学生体力活动与体脂肪指标的相关性,为改善国内青少年超重肥胖现象以及为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天津市实验中学、天津市四十一中学、天津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招募366名初中生,采用ActiGraPh-GT3X加速度计采集7d日常体力活动数据,采用InBody 52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身体成分,采用Pearson偏相关分析体力活动水平与体脂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男、女生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身高比、脂肪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生体脂百分比低于女生(t=-4.73,P<0.01);不同性别学生轻体力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LPA)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中等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 physical activity,MPA)、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高强度体力活动(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VPA)时间均高于女生,久坐时间低于女生(t值分别为2.64,3.23,4.24,-2.85,P值均<0.01);男、女生超重组和肥胖组LPA,MPA,MVPA,VPA时间均低于正常组,但久坐时间高于正常组(F值分别为14.63,15.54,P值均<0.05).男、女生腰围身高比、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与久坐时间均呈正相关,与LPA,MPA,MVPA时间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男生体脂百分比低于女生且体力活动水平更高,正常体重青少年比超重、肥胖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更高.长期坚持一定的体力活动并适当减少久坐时间,对于青少年有效控制体重、预防慢性疾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埋线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NK细胞及CD8~+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口服,日1次,每次1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侧足三里穴位埋线治疗,每周1次,共24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2周、第24周测定NK细胞及CD8~+淋巴细胞水平,统计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12周时,治疗组NK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比较,治疗组NK细胞和CD8~+淋巴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对照组转阴率为16.67%,治疗组转阴率为20.00%,两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时,对照组转阴率为36.67%,治疗组转阴率为50.00%,两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埋线可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NK细胞水平,降低CD8~+淋巴细胞水平,提高HBV-DNA转阴率。  相似文献   
64.
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接收到的含氯消毒剂质量状况,便于加强市场监管。方法 通过理化分析和现场查看方式,对疫情防控期间收检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和包装标识规范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析含氯消毒剂产品样品48份,以产品标示含量为依据,有效氯含量平均合格率为68.8%。固体制剂产品有效氯含量合格率为88.9%,液体制剂产品有效氯含量合格率为64.1%。市场监督抽检样品有效氯含量合格率为73.1%,委托检验样品有效氯合格率为63.6%。结论 云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合格率偏低,外包装标识欠规范,提示应加强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比较应用尿激酶及肝素钠对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及促进血管新生的效果。方法将行断指再植术的189例患者(312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尿激酶组(99例,168指)和肝素钠组(90例,144指)。比较两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断指再植成活率、血液流变指标、凝血功能情况以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差异。结果血管危象发生率尿激酶组低于肝素钠组(26. 8%vs 38. 2%),断指再植成活率尿激酶组高于肝素钠组(89. 3%vs 80. 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给药5 d后,全血高切黏度、中切黏度及低切黏度尿激酶组均低于肝素钠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及凝血时间尿激酶组均长于肝素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给药3 d时,尿激酶组b FGF及VEGF水平达到最高值,且高于肝素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相对肝素钠,断指再植术后给予尿激酶更能减少血管危象发生,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延长血液凝固时间,增加b FGF及VEGF水平,从而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社会办医疗美容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医师对《医疗美容管理办法》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与现场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在上海市黄浦区开展医疗美容科目的所有社会办医疗机构(共计38家)进行全覆盖现场调查,并对其中的管理人员41人、相关医师3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8家社会办医疗美容机构中,美容外科和美容皮肤科的开展率较高,分别为96.8%和97.2%,而美容牙科开展率为52.4%,美容中医科开展率最低(25.0%).管理人员关于非主诊医师可在主诊医师指导下工作的知晓率仅68.3%.关于美容外科、皮肤科、中医科、牙科主诊医师应具备的工作年限,管理人员答对率为90.2%,医师答对率为72.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社会办医疗美容机构中的二级科目设置需进一步优化,以减少资源空置.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师的法律培训,改变经营模式,制定明确的准入与退出机制,从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利用UPLC-LTQ-Orbitrap-MS技术对刺果番荔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 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和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2μL,在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经Reaxys数据库检索番荔枝属类化合物信息,通过质谱信息比对各化合物的m/z值、保留时间、质谱特征碎片等,并结合文献数据对鉴定的化合物进行验证。结果根据各化合物的特征裂解规律,从刺果番荔枝叶中共鉴定出45个化合物,包括16个生物碱类,14个番荔枝内酯类,7个黄酮类和8个其他类化合物,其中以番荔枝内酯类和生物碱类成分居多,与文献报道番荔枝内酯与生物碱类化合物是发挥抗癌的主要活性成分一致。结论利用UPLC-LTQ-Orbitrap-MS技术对刺果番荔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准确的定性分析,为刺果番荔枝叶的提取分离与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 deacetylase 1,HDAC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dependent kinase 1,CDK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普外科进行手术切除的51例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非肿瘤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组织中HDAC1和CDK1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DAC1和CDK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析肿瘤组织中HDAC1和CDK1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函数分析HDAC1和CDK1不同表达情况与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HDAC1和CDK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非肿瘤组织(P<0.05);肿瘤组织中HDAC1表达水平与CDK1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2);肿瘤组织中HDAC1表达与患者肿瘤直径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CDK1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DAC1、CDK1阳性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均低于其相应阴性表达患者(P<0.05),HDAC1和CDK1共阳性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低于HDAC1和(或)CDK1阴性患者(P<0.05)。结论:HDAC1和CDK1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且两者呈正相关,推测两者在促进结肠癌进展中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