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Slit-Robo信号对口腔癌Tb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lit-Robo信号对人舌鳞状上皮癌细胞系Tb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Robo1受体胞外区单克隆抗体R5作用于Tb细胞,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DNA梯状电泳和Hochest-PI活细胞吸收分析法检测Tb细胞凋亡的发生和凋亡率,并通过Western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fas和fasL的表达。结果在R5单克隆抗体作用下,Tb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凋亡率增高(61·3%);fas和fasL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吸光度值分别为2022±243·989和2577±261·222。结论Slit-Robo信号可能抑制口腔癌Tb细胞的凋亡,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fas-fasL蛋白的表达调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Slit蛋白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40例人口腔鳞状细胞癌、18例上皮单纯增生、20例上皮异常增生、20例原位癌及19例正常口腔黏膜标本Slit、VEGF的表达和MVD。结果:口腔鳞癌组中有34例Slit表达阳性,与正常黏膜组及癌前病变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19例正常口腔黏膜仅有1例表达为弱阳性,与原位癌组及上皮异常增生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VEGF的表达趋势与Slit蛋白一致,Slit蛋白和VEGF表达均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口腔鳞癌癌变过程中Slit蛋白阳性表达与其恶性程度呈正相关,Slit在口腔鳞癌中有促血管形成的作用,并可能对口腔鳞癌的发展过程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54.
王丽京 《中外医疗》2008,27(26):98-98
医疗物品的配送是为了方便临床,服务一线,管理是为了保障医疗物品的及时供应,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虎杖苷的抗肝纤维化药理作用。方法: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人肝星状细胞株(LX-2)诱导肝纤维化细胞模型,采用虎杖苷(20μM)进行干预。Western blot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虎杖苷能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LX-2细胞α-SMA的表达。结论:虎杖苷具有显著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有望成为新型的抗肝纤维化药物。  相似文献   
56.
鸡胚早期发育过程中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胚作为一种经典的胚胎生物学模型很久以来用于研究发育过程中重要基因的功能,这主要因为它具有在胚胎早期类似人胚胎、实验周期短、易于进行体外显微手术操作和成本经济等其他模式动物不具有的特点。本文对鸡胚早期(原肠胚期)发育情况进行介绍,并重点阐述鸡胚早期发育过程中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2在鸡胚神经管和脊髓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变化。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lit2蛋白在鸡胚原肠期(HH6-HH10)神经管和第3d-17d(E3-E17期)脊髓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 Slit2蛋白在鸡胚神经管和脊髓不同发育时期均有阳性表达,在脊髓中线结构区呈优势表达,在第9d(E9期)脊髓中线底板处表达最明显,第11d后Slit2蛋白阳性表达逐渐减弱并呈散在分布。结论 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2在鸡胚各发育时期神经管和脊髓的阳性表达呈动态变化。Slit2蛋白在脊髓发育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建立并确证可以检测1-磷酸鞘氨醇(S1P)快速、灵敏、特异的LC-MS/MS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C17-S1P作为内参,甲醇一步法进行蛋白沉淀,随后进行正相电喷雾离子化LC-MS/MS分析。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95∶5,v/v),流速0.2mL/min,每个样品的分析时间为4min。细胞经TNF-α处理后S1P含量显著增加;而经DMS处理后S1P含量显著下降。结果 S1P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1~10ng/mL。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89。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灵敏,特异性地同时检测生物样品中S1P的含量。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分化诱导剂六亚甲基二乙酰胺(HMBA)诱导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后,CyclinDi和E2F表达的变化.方法2mmol/HMBA对培养的粘液表皮样癌细胞进行体外诱导72h后,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等方法对处理与未处理细胞的CyclinDi和E2F表达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HMBA处理的粘液表皮样癌细胞CyclinDi和E2F表达,明显低于未处理组(P<0.01).结论HMBA通过影响CyclinDi、E2F的表达而发挥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0.
Slit-Robo信号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中的表达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Slit蛋白和其受体Robo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肿瘤嗜神经侵袭中的意义。方法:对34例SACC进行组织分型、嗜神经性分组,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SACC中Slit/Robo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有嗜神经现象、临床复发的SACC病例中Slit/Robo的表达较无嗜神经现象、临床无复发的病例显著升高(P〈0.05)。结论:Slit/Robo在不同分组SACC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Slit/Robo与SACC的嗜神经性、临床复发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