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鞘氨醇激酶1-1-磷酸鞘氨醇(SphK1-S1P)信号通路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激活情况。方法观察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中SphK1-S1P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分别检测大鼠肾脏功能及病理指标。采用液质联用分析SphK1活性及S1P含量。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了SphK1的表达。结果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糖、肾重体质量比、24h尿蛋白显著升高,糖尿病大鼠肾脏系膜区肥大,细胞外基质扩展。同时,糖尿病大鼠肾脏中SphK1-S1P信号通路被激活,表现为SphK1表达和活性增加,以及S1P生成增加。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中存在SphK1-S1P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大鼠肾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22.
目的繁殖和鉴定心房钠尿肽(ANP)基因敲除小鼠。方法将引进的ANP敲除杂合子小鼠进行饲养并繁殖,提取子代小鼠尾部DNA,用PCR方法检测子代小鼠基因型。结果获得子代小鼠,基因型分别为杂合子(ANP+/-)、纯合子(ANP-/-)和野生型(ANP+/+),子代小鼠纯合率为9.09%。结论 ANP基因敲除小鼠的繁育和鉴定均获得成功,为进一步研究ANP缺失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研究鞘氨醇激酶-1(SphK1)突变是否抑制了高糖培养的系膜细胞中纤维连接蛋白(FN)的过度表达。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FN的表达。结果系膜细胞转染了SphK1突变质粒后可消除高糖诱导的FN上调效应。结论本研究结果证明了SphK1在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FN表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探讨P-选择素基因(P-selectin)缺失对小鼠生理特征的影响。方法 P-选择素敲除(PKO)小鼠和C57小鼠饲养于SPF级环境中,通过基因鉴定确定其为纯和PKO小鼠。观察PKO小鼠的活动状态、繁育状况,检测血常规,确定P-选择素敲除后对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分别于6周和18周处死小鼠,通过伊红&苏木素(HE)染色,观察P-选择素敲除后对小鼠各个脏器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 PKO小鼠与正常C57小鼠的繁育状况相似,血常规无异常,HE染色发现PKO小鼠肝、脾、肺、肾组织结构均较正常。结论 P-选择素的缺失不会对小鼠生殖繁育、血液造成影响,对重要的组织脏器也未见明显影响,为以后进一步研究P-选择素在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动物模型研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Ori)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神经内分泌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Ori处理PC3细胞,利用CCK8检测Ori的半抑制浓度IC50及对PC3细胞增殖的时间依赖性;然后用Ori和NF-κB抑制剂咖啡酸苯乙酯(CAPE)处理PC3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神经内分泌分化标志物(NSE,CgA)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Ori作用PC3细胞48 h时IC50约为15 μmol/L,且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显著.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Ori能显著抑制PC3细胞pp65、pp50和神经内分泌分化标志物NSE、CgA的表达.给予NF-κB抑制剂CAPE处理PC3细胞,抑制pp65表达时,能显著下调神经内分泌分化标志物NSE、CgA的表达.结论 Ori可以抑制PC3细胞增殖,并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抑制PC3细胞神经内分泌分化,为临床治疗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APCMin/+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小鼠模型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C57BL/6J-APCMin/+小鼠肠道腺瘤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记录APCMin/+小鼠的繁育情况,通过统计不同周龄小鼠小肠及大肠腺瘤的数目和总体积,观察其肠道腺瘤的发生、发展规律;通过病理组织学切片,观察腺瘤的病理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APCMin/+小鼠9周龄时肠道开始有腺瘤发生,24周龄时多数小鼠出现死亡.从9~24周龄,腺瘤体积持续增大,但小肠腺瘤数目不再增加.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腺瘤中β-catenin入核,启动WNT信号通路下游原癌基因cyclinD1活化.结论 APCMin/+小鼠是良好的结直肠癌前病变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分化诱导剂六亚甲基二乙酰胺 (HMBA)诱导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后 ,p2 1、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CyclinD1 表达的变化。方法 用 2mmol/LHMBA对培养的粘液表皮样癌细胞进行体外诱导 72h后 ,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分析等方法对处理与未处理细胞的p2 1、PCNA和CyclinD1 表达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HMBA处理的粘液表皮样癌细胞p2 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PCNA和CyclinD1 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1 )。结论 HMBA通过影响p2 1、PCNA和CyclinD1 的表达而发挥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对黑色素瘤肺转移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株通过尾静脉注射到心房钠尿肽敲除小鼠(ANP-/-小鼠)和C57BL/6J小鼠的体内,建立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模型建立后第21天计数转移到肺表面的结节数目,并把肺组织包埋固定、切片、HE染色后,确定肺转移结节并计数。结果 ANP敲除小鼠肺表面转移的黑色素瘤结节数明显比C57BL/6J小鼠少,差异有显著性;ANP敲除小鼠肺微转移结节数目也明显比C57BL/6J小鼠少,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ANP敲除显著抑制了黑色素瘤的肺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